APP下载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相关研究*

2012-09-04

菏泽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性别差异学习策略英语专业

刘 静

(菏泽学院外国语系,山东 菏泽 274015)

1.研究背景

作为语言学习个体差异因素中最具能动性的因素之一,学习策略在语言技能的提升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面对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迷茫和动机衰退等现象,教师不仅要做好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担当起学习策略培训者的角色。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研究者对语言学习策略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提出了语言学习策略的多种定义、分类和影响因素以及如何进行策略训练等,但大多集中于外语学习的普遍领域,特殊领域的研究还不够系统。[2]众所周知,习得充足的词汇量是提高语言技能的关键,也是最主要的障碍,因此对于大多数外语学习者来说,词汇学习策略训练应该是重中之重。

2.研究目的与方法

为了解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使用现状,探讨其是否存在性别差异并提出相应的策略训练计划,以便让学生建立适合自己的词汇习得策略体系,从而最终实现提高语言学习能力的目的,本调查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某省属大学非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中得到69名调查对象。其中男生42人,女生27人。

本研究采用的研究工具为调查问卷,由两部分组成:个人简况和中文版的词汇学习策略量表。量表是Schmitt(1997)设计,内含46道题目,从属于四个维度,即社交策略(指学习者选择与其他学习者或本族语者互动的方式;包括题 6,12,13,18,19,21,23,25)、记忆策略(指对语言输入加工存储的方法;包括题5,16,24,26,30,31,33,35,37,38,40,41,46)、认知策略(指对学习材料进行分析、转换、综合的方法;包括题 2,3,9,20,22,27,28,29,32,34)和元认知策略(指利用认知过程的知识,包括计划、监控、评估,去控制语言学习的途径;包括题 1,4,8,10,11,14,15,17,39,7)。[3]调查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选择1(完全不符合我的情况)得1分,选择2(通常不符合我的情况)得2分,选择3(有时符合我的情况)得3分,选择4(通常符合我的情况)得4分,选择5(完全符合我的情况)得5分。在正式实施调查问卷前首先进行了前测,Cronbachα达.87,说明此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较高,适合进行调查研究。

调查开始前,对参与调查的英语教师进行了严格培训,并统一指导语。问卷调查由英语教师于2011年11月第二周在各自的英语课上进行,时间为20分钟。有关教师在调查完成后立即填写调查时间、地点、发放及回收份数等,问卷回收率为100%。在剔除了回答不完整或有明显应答定势的问卷后,共得到有效问卷62份。随后将所有数据输入计算机,用SPSS(11.5)对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

3.结果和讨论

(1)词汇学习策略使用情况

为了了解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词汇策略使用情况,笔者首先对问卷数据进行了基本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

首先,从策略总体来看,调查问卷的总分在理论上介于46到230之间。由表1可以看出,所有被试的问卷调查总分最高为170分,最低为76分,平均分121.6,标准差为19.03,这说明大学生对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频率总体水平较低,且个体差异性较大。

其次,就各个维度而言,被试者对社交策略的使用频率较低(表2中也有明显体现),而对记忆策略和认知策略的使用却较为频繁。这说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词汇学习过程中很少与他人(包括同学、老师和父母等)进行知识的交流和探讨,且群体合作意识较差;相比之下他们更擅长进行各种词汇练习、信息的接收与传达、分析与归纳、组织和整理,并在词汇间通过运用影像和声音等手段建立内在连接并有系统地复习和运用相关语言点等。

表1 词汇学习策略量表各维度描述性统计结果

表2 使用频率最高和最低的前五项词汇学习策略描述性统计结果

另外,笔者还将被试者使用频率最高和最低的五项具体词汇学习策略进行了归纳和整理。首先,如表2所示,被试使用频率较高的五项策略有四项从属于认知策略,且最高的一项来自于记忆策略。通过对具体题项的分析可以看出,学习者还是遵从着传统的语言学习方法,即死记硬背,这就说明了为什么大多数学生在词汇学习中很容易就出现厌烦急躁的情绪和事倍功半的结果。因此,要实现学习兴趣的提高,其中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实现学习策略上的调整和改善。众所周知,语言知识纷繁复杂,死记硬背是一个必要的基础阶段,但也并不是无规律可循的。为了保证持续的信心和新鲜的兴趣,就必须习得“捷径策略”(如词根记忆、联想记忆等),让词汇学习过程变得更加轻松愉快。其次,在被试使用频率较低的五项策略中,有四项从属于社交策略,这说明缺乏语言学习的合作意识可能是制约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有效性提升的重要原因。大学英语教育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监控能力的提高,但是群体合作的优越之处也是不容小视的,如可以加强学习者之间的竞争意识和实现优势互补等。因此,在词汇学习这个较为枯燥无趣的过程中,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相结合是最佳的学习方式。

(2)词汇学习策略使用的性别差异

笔者通过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词汇学习策略使用的性别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词汇学习策略使用的性别差异

首先就量表总体和各个维度来看,虽然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就平均分而言,女生的得分均比男生高。这说明与男生相比,在词汇学习过程中,女生对学习策略的探索和尝试更加积极主动且对各种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更加频繁。

其次就量表的各个题项来看,男生和女生仅在题3(阅读中,从上下文中猜测单词的意思,t=-.875,p=.042<0.05)和题 25(请教父母和同学单词的中文意思,t= -1.244,p=.047 <0.05)两个题项上存在显著的性别的差异。在大学英语教程中多次强调单词猜测在阅读训练中的重要性,而女生将学习转化为实践的意识和能力较男生强。此外,研究结果还表明当在词汇学习中遇到阻碍时,女生更倾向于向他人寻求帮助,在合作中实现自身的提升和发展。

(3)词汇学习策略训练

对于学习策略的训练任务,教师应该担任起主要的角色。从90年代中期开始,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试验后,广大研究者逐步认识到策略培训不应是权宜之计,而应成为外语教学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4]比较理想的做法是,将策略培训与外语教学融为一体,具体表现为教师可以在语言教授的过程中对各种有效的学习策略进行现场示范操作,并指导学生进行模仿和操练。需要强调的是策略训练的目的不在于掌握策略的本身,而在于提高学习者在实际的语言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积极使用语言学习策略的意识和主动性,锻炼和培养他们自我监控和自我调控的能力。

具体谈到词汇学习策略训练方面,英语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激发学生对词汇学习新鲜且持久的热情和动力,意识到学习策略对其提高词汇学习效率的不可或缺性;其次,指导学生做准确切实的自我评价,选择适合自己且行之有效的词汇学习策略;然后,向学生详细具体地分析说明某种策略(如联想记忆法、构词法等)的具体实施步骤和相关实例;再次,给学生提供机会反复练习该学习策略直至熟练掌握;最后,也是容易被忽略但相当重要的一步,要求学习者根据使用某种或某些学习策略后自身语言能力的变化评价策略的有效性,使学习者明确策略为什么有用,为什么使用策略比不使用策略更有效,以激发学习者自觉使用策略的积极性。

4.结语

词汇学习策略是语言学习者提高语言技能的重要手段,也是改善词汇学习本身枯燥乏味特点、激发并保持学习动机热情的有效法宝。虽然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证方面,大量研究者已经在此领域取得了累累硕果,但是广大语言教师将学习策略的培训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的意识还不够强。因此,在语言教学特别是中高级阶段,教师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更应传授学习方法,将学习策略的教学和使用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指导和帮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使用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从而实现语言学习能力在根本意义上的提高。

[1]Bialystok,E.The Role of Conscious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Proficiency[J].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81,65(1):24-25.

[2]刘霞光.二语语言学习策略研究述评[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93-97.

[3]刘电芝,黄希庭.学习策略研究概述[J].教育研究,2002,(2):45 -49.

[4]黄建华.英语学习策略训练[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7):54 -57.

猜你喜欢

性别差异学习策略英语专业
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
性别差异对TWA的影响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45岁以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的性别差异
基于微博的移动学习策略研究
幂的运算对学习策略及生活方式的启示
自主学习策略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专业泛读课教学探究
关于性别差异研究的几个理论判断
英语专业研究式学习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