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游泳选项课分层次教学实验研究

2012-08-17郭鸿鸣

关键词:蛙泳实验班学习动机

郭鸿鸣

高等教育的改革创新是高校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应当表现其自身的办学的特色,实现课程设置的弹性化,终身学习的多样化。2002年8月,教育部颁布了新的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从课程性质、课程目标的设立及课程结构、教学方法的选择等都进行了明确的阐明。其颁布实施的根本宗旨就是各高校应当根据教育的总体要求及各校实际情况,面向全体学生开始各种类型的体育课程,可以打破原有的班级设置,根据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的需要进行体育课程的改革。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为莆田学院体育教育2009级学生游泳选项课蛙泳教学分层次教学(表1)。

研究方法分别为:(1)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方面的专著和论文,特别是分层次教学理论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尤其是在游泳课教学中的应用方面的研究,从中归纳总结出分层次教学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先进经验。(2)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17.0对实验和调查问卷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检测,对分层次教学方法应用的教学效果进行显著性意义进行研究。(3)问卷调查法。为调查学生体育学习的学习动机,引用专家设计的关于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问卷,通过对实验前后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进行学习动机水平进行问卷调查,实验前后各发放调查问卷50份,回收问卷50份,有效问卷50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4)教学实验法。本研究从莆田学院体育教育2009级学生游泳选项课班级中随机抽取了50名学生为实验对象,并且随机分成了实验班和对照班两个班级。在实验班进行了分层次教学,对照班实现了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在实验前,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在基本情况、学习动机及游泳技能水平进行了测试统计,无显著差异性,符合实验的设计要求。

表1 实验对象情况一览表

实验时间为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每个班授课36学时,每课时90分钟。实验内容是普通高校游泳选项课教学大纲规定的游泳技能教学内容。

二、结果与分析

(一)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测试结果与对比

1.学生基本情况指标差异性检验。由表2可知,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在年龄、身高及体重等基本情况方面无论是从平均数还是显著差异性方面,都没有显著差异性,说明符合实验设计的基本要求。

表2 学生基本情况指标差异性检验

2.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限定时间技能水平差异性检验。如表3所示,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在技能水平方面的差异性,完成0-19m蛙泳的人数实验班占76%,对照班占72%;完成20-35m蛙泳的人数对照班占16%,实验班占12%;完成(36-49)米蛙泳的人数和完成50m以上蛙泳的人数占的百分比相同。

表3 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限定时间技能水平差异性检验(2′30〞)

3.实验前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成绩差异性检验。实验前学生的学习动机如表4所示,平均成绩分别为80.36和80.56,并且T检验P大于0.05,没有显著差异性。

表4 实验前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成绩差异性检验

(二)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测试结果与分析

1.实验后两个班学生蛙泳技能水平测试结果对比。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在技能水平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完成(0-19)米蛙泳的人数实验班占4%,对照班占20%;完成 (20-35)米蛙泳的人数对照班占36%,实验班占12%;完成(36-49)米蛙泳的人数,实验班占60%,对照班占36%;完成 50米以上蛙泳的人数,实验班占24%,对照班占8%。由此可见,教学方法的差别,学生游泳技能方面也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

表5 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蛙泳技能水平差异性检验(2′30〞)

2.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测试结果对比。如表6实验结果所示,2分钟游泳的距离对比p<0.05,说明虽然实验后实验班、对照班都已经掌握了蛙泳,但是在单位时间内的游泳距离上对比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游蛙泳技术测评得分对比p<0.05,同样也表明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在蛙泳的技术掌握上具有显著差异性;蛙泳考试取得的成绩对比 p<0.01,显示实验后实验班、对照班的教学效果有显著差异性。

表6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测试结果对比

3.实验后两个班级学生学习动机水平测试对比。通过表7结果分析,实验后两个班学生学习动机水平检验p<0.01;表明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学习动机水平有显著差异性。由此可见,分层次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表7 实验后两个班级学生学习动机水平测试成绩对比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游泳课选项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法能够较好的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比如体现在测试成绩的及格率和优秀率等方面。

普通高校学生生游泳选项课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明显的高于传统体育教学的对照班。

通过实验可知,分层教学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游泳的技能水平,而且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游泳学习的动机,两者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同步性。

(二)建议

高校体育课教学分层教学法的运用,需要体育教师对所授课班级学生的体育技能水平和身体素质有较好的掌握,才能适用分层教学法。

分层教学法应用要求体育教师应当在课前有充分的准备,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课前应当花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备课,制定切实可行的分层教学计划,准备好分层教学所需要的体育器材设备。

分层教学法要求体育教师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深入钻研体育教材,并且要根据各班级的实际的体育水平,制定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制定切实可行的体育教学目标,才能充分调动学生体育学习动机。

[1]马连鹏.普通高校游泳课教学现状调查与改革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3(48).

[2]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9.

[3]陈小敏,迟爱光.我国游泳教学方法的变革与创新[J].体育师友,2003(5).

[4]马秀梅.高校游泳教学改革思考[J].游泳,2006(39).

猜你喜欢

蛙泳实验班学习动机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行知实验班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核心力量训练在少儿蛙泳训练中的应用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