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2012-08-15吴晓军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2年6期
关键词:胃痛肝气螺杆菌

吴晓军

(广西崇左市人民医院 崇左532200)

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40例,临床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我院消化内科2011年4月~2012年5月慢性胃炎患者76例,诊断符合《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试行方案)[1]。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19~76岁,病程2~16年,幽门螺杆菌(HP)感染32例;观察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12~74岁,病程3~18年,幽门螺杆菌感染34例。两组病例中有长期烟酒及服药史者28例,慢性浅表性胃炎5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6例,胆汁反流10例,贫血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胃镜检查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用西医治疗,使用PPI加克林霉素再加阿莫西林治疗,即口服奥美拉唑每次20 mg,每天2次,早晚餐前30 min;口服克林霉素每次500 mg,12 h 1次;口服阿莫西林每次1 000 mg,首次服用前应询问病人有无青霉素过敏史,青霉素皮试呈阳性者禁用,以免引起过敏反应,每天2次。观察组在上述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通过中医辨证,将慢性胃炎分为肝气犯胃、肝胃郁热、瘀血停滞、胃阴亏虚、脾胃虚寒,分别使用柴胡疏肝散、丹栀逍遥散、失笑散合丹参饮、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黄芪建中汤进行加减治疗,水煎,每日1剂,早晚2次温服。两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

1.3 疗效标准[2]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胃镜检查提示胃黏膜活动性炎症消失,幽门螺杆菌转为阴性,慢性炎症好转。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胃镜检查提示胃黏膜活动性炎症基本消失,幽门螺杆菌转为阴性,慢性炎症好转。有效:主要症状明显减轻,炎症有所减轻,胃镜检查提示胃黏膜病变范围缩小1/2以上,幽门螺杆菌阳性由强转弱或转阴。无效:患者症状及胃镜检查无改善或反而加重,幽门螺杆菌仍阳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软件分析,所有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40例中,治愈12例,显效18例,有效7例,无效3例,有效率92.5%;对照组36例中,治愈6例,显效13例,有效8例,无效9例,有效率75.0%。两组比较,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慢性胃炎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可局限为胃的一部分(常见为胃窦部或胃体),也可弥漫整个胃部。本病发病率很高,为临床常见多发病,病程迁延反复,可表现为进餐后上腹饱胀不适、无规律性上腹隐痛、嗳气、泛酸、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消化不良的症状[3]。现代研究发现慢性胃炎的发生与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有很大关系[4]。少数病例伴恶性贫血,少部分可发展为癌,对人们健康影响很大。

慢性胃炎属中医“胃痛”、“痞满”范畴。胃为五脏六腑之大源,主受纳腐熟水谷,由于感受外邪、内伤饮食、情志失调、劳倦过度等皆能引起胃受纳腐熟之功能失常,胃失和降而发生疼痛。肝与胃是木乘土的关系,若忧思恼怒,气郁伤肝,肝气横逆,势必克脾犯胃,肝气久郁化火伤阴,又能导致瘀血内结。脾胃互为表里,一脏一腑,脾阳不足,则寒自内生,胃失温养,而成虚寒胃痛;脾润不及,或胃燥太过,致胃失濡养,而成阴虚胃痛;阳虚寒化,则血行不畅而成瘀。胃痛的病因虽有种种不同,但其发病机理确有共同之处,即所谓的“不通则痛”。

近年临床实践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具有良好疗效。治疗上除西医抑酸、抗HP、保护胃黏膜、防癌变等治疗外,我们主张同时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其发病主要与肝脾有关,疏肝理气、健脾和胃是治疗胃痛的关键[5]。因此以理气和胃止痛为治疗原则,根据患者不同症状分为肝气犯胃、肝胃郁热、瘀血停滞、胃阴亏虚、脾胃虚寒五型,分别使用柴胡疏肝散、丹栀逍遥散、失笑散合丹参饮、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黄芪建中汤进行加减治疗。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减少疾病复发,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1]周建中.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试行方案)[J].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5):318-319

[2]张万岱,陈治水,危北海.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2):173

[3]冯建江,陈武.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80例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1,11(2):18-19

[4]刘文忠.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J].中华消化杂志,2000,20 (3):199-201

[5]甘雨,郭雪.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临床观察[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0,31(3):75-76

猜你喜欢

胃痛肝气螺杆菌
逍遥散加减治疗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
春季养肝食何“味”
五灵脂蒲黄散止胃痛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突然胃痛不用慌 按压至阳来帮忙
68例肝气郁结型慢性胆囊炎腹腔镜术后中医护理的分析研究
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浅谈藏医盐敷治疗胃痛的护理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气犯胃型胃脘痛的疗效观察
5种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