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主义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实践

2012-08-15婕,姚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中心大学

冯 婕,姚 刚

(武汉科技大学,湖北 武汉 430081)

建构主义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实践

冯 婕,姚 刚

(武汉科技大学,湖北 武汉 430081)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使学生接触英语资源的途径更加多元化,这为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也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受到挑战。基于对建构主义理论的认识,并以其为指导方针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构建英语自主学习环境并改变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自主学习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知识是个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与人们对事物的理解和认知及个体的先前经验有关;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情景及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发生在个体内部的意义建构过程而获得的;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被建构的不仅包括能够改变个体先前认识的结构性知识,而且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的零碎体验[1]。总之,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简单灌输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理念,是对传统的“以教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的挑战。

二、反思“以教为中心”的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教材编写,教学方法以及考试方法的不断改革中,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对高素质英语人才的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大学英语教育和英语人才提出了新的以实际应用为导向的要求,而大学英语教学显然对这种时代要求的反映稍嫌滞后,致使近年来社会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诟病异议颇多,因此,我们不得不进行反思。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是以教为中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支配整个英语学习的过程。教师是学习动力的来源,是各种知识的来源,是正误标准的来源。可以说,没有教师的帮助,学生英语学习的过程将会异常艰难。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我国以前的教育资源较为匮乏,各种英语教材及学习资料短缺,学生有困惑时或者想进行超前一点的学习时只能向老师求助。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教师进行填鸭式教学自然不足为奇,也难怪学生甘愿做一个被填充的容器,实在是没有选择中的选择。

这种情况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而发生了变化。对外交往的增加使社会越来越注重英语人才的综合应用能力,要求英语人才不仅可以进行书面工作,更能胜任面对面的沟通;不仅可以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更需要进行深入的专业沟通。这些看似理所当然可以完成的任务,在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填鸭式大学英语课堂上,要求学生做到这些是不太现实的。原因很简单:(1)注重书面表达的学习,严重缺乏口头实践。我们一直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和实践出真知,但在英语学习上,大学教师并没有有效地重视口语实践在英语学习中的主导作用。学生只是一味地被输入语法规则及语言符号,没有充分实践,消化和认知这些符号的机会,学生不是把英语当成一种语言工具在学习,这是英语学习的最大误区,它忽略了英语学习中最基本的言语交际功能,使英语学习处于一种盲目状态。(2)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以教为主使学生学习缺乏主观能动性。缺乏主观能动性的学习容易导致学生对教师的帮助产生依赖性——无形中夸大了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弱化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潜能发挥。

总之,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差与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直接关系,要真正提高大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就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有利于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新模式。高校应该尽力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英语学习资源,设置针对具有不同英语知识层次和技能水平的学生的考核体系。教师则应改变传统的知识输出者角色,重新进行角色定位,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帮助学生学习,帮助学生认知自我和学习水平并制定相应学习计划上来。

三、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契机

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络和局域网络技术的日趋完善,为高校建立以英语自主学习为目的的局域学习资源网络提供了可能,包括我校在内的很多学校都已基本建立了英语自主学习中心。通过局域学习网络的建设,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接触到各式各样的英语学习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需求和兴趣特点,选择自己需要的英语学习资源,制定个性化的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和学习策略。学生的学习效果最终由教师利用相应的测试系统进行考核。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局域网络向值班的指导教师请教,指导教师可以通过局域网络跟学生进行时时点对点的交流,并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给出评价和建议。

我校英语自主学习中心的建立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大契机,它使打破旧有的教学模式成为可能。英语自主学习中心为学生提供海量的英语学习资源,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自主学习中心的交互式学习平台使学生与计算机进行高仿真语音交流,增加了学生实践英语的机会;地道的英语原声材料为学生提供标准的示范模板;生动的原声视频故事让学生真切领略英语在现实生活不同场景中的语用效果;活泼的英语娱乐资源和有趣的异域文化故事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综合上述,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中心必会点燃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传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为我校推广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学习模式提供了基础条件,必将带来我校大学英语整体水平质的飞跃。

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模式并不是随着英语自主学习中心的建立就自然而然实现的,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才能从质上真正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转变,从而使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整体提高。

(一)转换教师角色

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中心的建立及运行将逐渐解放传统的英语教师作为课堂知识传播者的角色,使其逐步向知识评价者和学习监管者转变。自主学习中心具有强大的资源优势,对于目的明确的学习者无疑是非常有益的。但是如果学生不清楚自己的学习阶段,盲目选择学习资源——过于简单或者过于复杂,就会影响其学习效果和积极性。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填鸭者角色,向学生学习的评价者,监管者和协助者角色转变。

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必须去接近学生,了解学生,针对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自主学习策略,为不同水平的学生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进行不同的跟进管理,因材施教。具体而言,教师在开学之初就应做好调查研究,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并做好记录,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出合适的学习任务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大学英语一般是小班教学,教师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学生进行层级分类,将其划分成不同水平的学习小组。然后针对不同小组的特点,设计不同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任务。比如,有些学生发音问题突出,可以建议他们重点学习音标,进行定量的发音练习;有些学生语法不好,可以推荐一些简明语法材料,要求其进行系统补习;有些学生因为性格内向羞怯,怕被讥笑而不敢开口,则需多加鼓励,培养信心,并适度增加他们的课堂表现机会。随后,在接下来的一个乃至几个学期里,对每个学生进行有区别的跟进管理和有针对性的激励和监督。

(二)完善课程评价机制

改变传统的一考定音的考核模式,建立更适合激励学生勤奋努力的形成性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客观综合的评估。不仅要肯定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肯定学生的努力过程,肯定学生的学习态度。也就是说,学生只要表现出足够的努力过程,包括良好的出勤,课堂表现,在英语自主学习中心足够的学习机时,就应给予学生足够的评价分数,即使他们的期末绝对成绩并不理想,也应对他们付出的努力给予足够的承认,让他们相信自己的付出可以带来改善,并得到教师的关注。一定要避免用统一的横向评价标准衡量所有学生,抹煞后进学生付出的努力,打击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和自我提高的积极性。总之,要想尽一切办法保护和维持学生英语学习的动力和兴趣,不断为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的成就感,激励学生向新的层次和方向努力。

(三)提高教师相关技能

要切实做到上面所说的并不容易,这要求教师一方面有观察学生,分析学生的能力。教师需要真正的把学生当成自己服务的主人,细心深入到学生当中,关心理解学生,才能够准确找出他们的优缺点,发现他们学习上的问题[2]。另一方面,教师需要有为学生开出恰当处方的能力。教师要扩充和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能够有针对性地为每个学生开出合适的药方,做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再者,提高管理学生的能力,这种管理包括教师在课堂内外对学生的管理能力。在课堂上,教师要扮演多种不同角色,既要呈现知识,更要帮助学生认知知识,适当减轻学生的认知负担。在课堂外,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他们可以怎么做来改善自己目前的状况,并且应该给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足够的感情支持,让他们知道他们有希望和别人学的一样好,他们完全可以通过努力实现自我突破。总之,教师要灵活运用相关技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

五、结束语

在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下,基于英语自主学习中心新型学习媒介与课堂传统学习媒介的相互配合,相得益彰。这种新复合型的教与学的方式不仅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更是用来创造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英语知识的工具;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学生与教材接触和互动的场所;是创新式英语教学的理想环境。当然,这种新的英语学习媒介在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学习目标管理,学习过程控制,学习效果评估,局域网络信息安全和稳定控制,中心自主学习与传统课堂学习任务分配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改进,不断进行完善。

[1] 范琳,张其云.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英语教学改革的契合[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4).

[2] 卢家楣. 情感教学心理学原理的实践应用[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Constructivist Theory in the Practice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FENG Jie,YAO Ga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popularity of computer networks makes the ways of students’ exposure to English resources more diversified. This provides an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y for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nd a challenge to the traditional teacher-centered education philosophy and teaching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structivist theory, using its guideline to carry out the university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to build autonomous English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to change the traditional English teaching mode.

constructivism;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mode; autonomous learning

G642.0

A

1008-7427(2012)04-0123-02

2012-03-06

作者系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中心大学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留白”是个大学问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