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2012-08-15任智勇

关键词:入党青年教师党组织

任智勇

(华侨大学,厦门361021)

关于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任智勇

(华侨大学,厦门361021)

分析指出高校青年教师的党员发展工作已成为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的薄弱环节。研究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对策

高校扩招后,伴随着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教师队伍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青年教师(指45周岁以下的教师)逐渐成为教师队伍的主体。如何吸收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加入中国共产党,是高校各级党组织面临的一个新课题。近几年来,一些高校对做好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做过不少探索和实践,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为全面查摆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厘清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课题组在华侨大学作了全面深入的调研。从调研结果来看,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已成为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的薄弱环节,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和关注。

课题组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问卷调查采用自编的《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调查问卷一(党外人士用))》和《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调查问卷二(中共党员用》,对厦门大学和华侨大学两所高校的文、法、理、工、哲、商六大学科相关院系的500名非党员青年教师与200名党员青年教师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一》481份,回收率为96.2%;回收有效《问卷二》184份,回收率为92%。此外,课题组还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对某些问题通过电话访谈、登门拜访等形式对教工党支部书记、青年教工党员进行了更深入细致的调查。

一、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青年教师入党热情不高。从调查结果来看,明确表示“想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仅占13.78%,没有入党意愿的则占33.64%,而52.58%的人选择的是“不确定”。在对“您递交过入党申请书吗?”的调查中,高达50.24%的人选择的是“从未写过入党申请书”,表示“读书时递交过”的人占35.67%,而“最近两年递交过”的人仅占4.43%。调查结果显示,有37%的党员同志表示其所在的党支部两年来没有1人提出入党申请。

2.高校党组织对青年教师培养力度不够。在对“您所在的党支部对入党申请人安排了培养联系人吗?”的调查中,选择“安排了培养联系人,并时常与入党申请人交流谈话”的仅占13.1%,选择“安排了培养联系人,但没起到什么作用”的占了24.6%,而高达56.4%的党员表示“根本就没安排培养联系人”,另外5.9%的同志表示“不太清楚”。对已申请入党的青年教师不加以培养教育,而是等其“自然成熟”,将使得入党申请人感受不到党组织的关心和温暖,从而降低对党组织的向往度。

3.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数量过少。在对“您所在的党支部两年来发展党员情况如何”的调查中,选择发展了5名以上党员的仅占8.7%,选择发展了2—5名党员的占22.6%,选择仅发展了1名党员和没有发展1名党员的则分别为38.9%和29.8%。笔者从华侨大学党员发展统计数据了解到,该校近四年发展的青年教师党员数分别为11、18、16、18人,分别占当年党员发展总数的1.12%、1.48%、1.01%、0.89%。青年教师发展党员数量过少一方面使得教工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失去了一项重要内容,使支部的组织建设缺乏动力;另一方面也对教工党支部的更新换代、支部的活力和凝聚力造成不利影响[1]。

(二)原因分析

1.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利益被充分肯定和承认,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人们的主体意识,但是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又会诱发功利主义、个人主义、实用主义和拜金主义等消极思想,从而使青年教师的价值观念受到影响,导致部分青年教师政治观念淡化,过分关注个人利益,崇尚实惠,敬业精神不强,缺乏责任感、使命感和奉献意识。

2.高校普遍存在“重业务,轻政治”的倾向[2]。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影响青年教师入党的原因,半数以上(占63.14%)的回答是“入党得不到实惠”。课题组分析认为,目前高校现行的各项制度如干部、人事、教学、科研等制度都存在重视业务素质而忽视思想政治素质的情况。在人事制度上,各高校都将工资待遇提高、职称晋升等直接与科研课题的级别高低、论文是否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教学工作量多少等量化考核指标挂钩,是不是党员、政治思想状况等指标往往不予考虑或考虑较少。在遴选研究生导师、申请课题项目、分配住房、选拔各级领导、选派进修等一些青年教师关心的热点问题上,也是有非常明确的业务要求,但是没有严格的政治条件,即使有也是一些空洞的标准,人人都可以对号入座。制度设计上的缺陷使得青年教师感到是否入党对自己的发展没有任何影响,入党没有用,得不到实惠。

3.各级党组织重视不够,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吸引力不强。“学校对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重视程度”的调查显示,认为“非常重视”的仅占12.7%,认为“口头上重视,行动上不重视”的占32.6%,有高达54.7%的人认为学校对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是“完全忽视”。在影响青年教师入党的原因调查中,高达74.6%的回答是“基层党组织的吸引力不强,作用发挥极为有限”。课题组认为,目前高校党组织把党建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学生身上,将高校发展党员工作等同于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对在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的重要性、紧迫感认识不足,没有投入必要的时间和精力。教工党支部缺乏战斗力和吸引力则直接挫伤了青年教师的入党积极性。通过深入访谈,课题组了解到,很多教工党支部缺乏必要的指导,工作方式陈旧,组织生活枯燥单一,开展支部活动少。有的党支部没人愿意当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最后只能由年龄较轻、党务工作经验缺乏的同志来担任;有的党支部书记对党员发展流程等业务知识一无所知;有的党支部几年来从不开展活动,甚至收党费都很困难。

4.党内腐败现象的影响以及身边党员先进性不明显。在影响青年教师入党的原因调查中,选择“党风不正,腐败严重”和“身边党员形象不佳”的分别占到62.9%和61.8%。这说明,目前党内腐败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党在群众中的威望,削弱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直接损害了我党的形象。再加上身边有些教师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差,看见有利可图的事情就做,没有利益的事情就躲得远远的,从而降低了部分教师对党组织的向往程度。

5.现实生活压力的影响。在影响青年教师入党的原因调查中,43.7%的人的回答是“生活工作压力大,顾不上政治追求”。课题组认为,由于社会和高校对青年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踏上新的工作岗位不久,在角色的转换、环境的熟悉、工作的适应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教学科研任务繁重,再加上收入低、住房小、生活负担重,所有这些压力使他们暂时没有精力去考虑政治上的追求。

6.统战工作力度大,吸引力强。通过访谈,课题组了解到民主党派对青年教师特别是高学历的青年教师有很大的吸引力。近几年来统战工作在高校受到重视,民主党派成员在高校逐渐增多,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受到尊重,不少人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再加入民主党派手续简单,而且活动丰富,活动经费足,形式多样,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分青年教师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3]。

7.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通过登门拜访等方式,课题组了解到青年教师不愿意入党的另一种原因是因为经常出国或在国外待的时间比较长,受国外自由散漫的生活方式的影响,不愿意受约束。有的教师还担心入党会给他们的出国进修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二、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的对策

1.充分认识做好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的重要意义。青年教师是新知识、新观念的代表,对社会、对青年学生有着较大的影响,吸收优秀青年教师入党有利于增强党在高校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做好在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的工作,既是发展我国高教事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内在要求,又是进一步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也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推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4]。

2.以师德教育作为突破口,大力抓好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部分青年教师身上出现了一些消极思想,如理想信念淡漠、奉献精神缺乏、纪律意识不强、拜金主义盛行。对此,高校各级党组织要采取各种方式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增强他们的敬业意识和奉献精神,从而焕发他们对政治的热情和对理想的追求。

3.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努力提高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感召力。首先,要创新党支部设置,把教工党支部建在学科上,建在科研团队上。这种党支部设置有利于深入细致地掌握青年教师的思想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激发其入党热情;有利于对青年教师入党积极分子在具体的教学科研工作中的考察培养;有利于将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渗透到学科、科研中心工作中去。其次,要加强党支部委员会的建设。要选拔那些政治意识强、思想觉悟高、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且乐于从事党务工作的同志做支部工作,上级党组织要加强对教工党支部支委的培训力度。再次,要健全党内各项制度,定期开好党员组织生活会。要合理设计好组织生活会的主题,创新活动方式,深入开展交流和谈心活动,充分发扬民主。最后,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做好宣传工作。支部要不断加强对党员的党性教育,加深同群众的联系,时常为周边师生做好事、做实事。对于表现优秀的党员,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大对他们事迹的宣传,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吸引更多的同志加入到党组织中来。

4.制定发展计划,建立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责任制。学校党委及其职能部门应加强对新形势下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的宏观研究和具体指导,每2—3年应制定一次发展党员工作规划,对全校青年教师党建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基层党支部应根据学校总体要求制定年度发展计划,将培养责任落实到人,学校党委将发展计划完成情况列入基层党组织目标管理考核指标之一,没有发展计划、没有工作措施、没有切实进展的不能评为优秀。院系党组织可以建立党总支委员联络人制度,每位委员分头联系若干名青年骨干教师。按照“政治上引导,业务上支持,生活上关心”的思路,主动了解青年教师的愿望和想法,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深层次的思想认识问题和实际困难,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思想政治觉悟,不断增强他们对党组织的信任与向往[5]。

5.突出重点,抓好“三高”人才培养。高学历、高学位、高职称的“三高”人才,是青年教师中业务上的拔尖人才,也是青年教师比较信服的对象,在校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如果吸收他们入党,就会对其他青年教师产生积极的影响,带动他们的入党热情。所以,党支部要把发展“三高”人才入党作为青年教师党建的重点,对他们重点培养,使他们在政治上尽快成熟起来,早日加入党组织。

6.正确处理好党员发展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做到又好又快,好字当先。做好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既要高度重视,又不能盲目追求数量,忽视质量。对于那些经过多次争取但仍然没有入党愿望的青年教师,绝不可强拉其入党;对于那些党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不够,党校未结业的青年教师,也不可发展入党;不能为了加快发展速度,而缩短培养考察期,简化必要的入党手续;不能故意回避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表现考察,简单以教学效果和科研成绩替代政治表现;不能忽视对入党动机的考察,对那些科研能力很强但入党动机不纯的青年教师,坚决不予发展。

7.充分发挥政策导向的作用,逐步改变“重业务,轻政治”的倾向。高校应该逐步完善一系列教学、科研、干部、人事等制度,在有关职称评定、住房分配、评优评奖、学术带头人遴选、干部选拔等关系青年教师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将思想政治素质要求作为首要条件,并对其进行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界定。只有这样,青年教师追求政治进步的内在欲望才会大大增强,加入党组织的积极性才会被激发。

8.真正关心青年教师的工作生活状态。青年教师在整个教师群体中是困难最多的群体,党组织应该关心他们的实际需求和现实利益,及时解决或协助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关注他们的职业发展和精神追求,把思想政治教育与青年教师的全面和谐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只有这样,党组织的温暖才能送到青年教师的心中,青年教师才会对党组织产生由衷的热爱。

[1] 施元湘,沈国权.高校中青年教师党建中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9):71.

[2] 潘志军,王宗平,王海燕.论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党史文苑,2009(7):44-46.

[3] 胡滨.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4):271.

[4] 乔泽静.必须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20.

[5] 陈运琴.做好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的思考[J].孝感学院学报,2007(2):100-102.

Investigation and thoughts about work of developing CPC members among young teachers in universities

REN Zhi-yong
(Huaqiao University,Xiamen 361021,China)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work of developing CPC members among young teachers in universities has become a weak link in party construction in new era.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ir causes in work of developing CPC members among young teachers in universities are analyzed by using the method of combining questionnaires with interviews,and the corresponding tackling measures are presented.

universities;young teachers;developing CPC members;tackling measures

book=8,ebook=189

D267

A

1009-8976(2012)03-0028-03

2012-05-0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编号: 11HJY14);2011年度华侨大学教育管理研究课题(项目编号:11HJY14)

任智勇(1979—),男(汉),湖北监利,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高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猜你喜欢

入党青年教师党组织
清华党组织公开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憨娃入党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