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意义及途径

2012-08-15张道健

对外经贸 2012年11期
关键词:能源经济发展

张道健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天津300071)

一、低碳经济产生的背景及内涵

英国政府在2003年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涵盖了所有国家都关注的经济发展问题,相当于重新包装了环境保护问题,将环保牌打成经济牌。在这个议题中,用“气候变化”取代了“地球变暖”,淡化了一直争议很大的温室效应理论。在全球能源资源价格飙升,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将环保问题提升至低碳经济问题,更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低碳经济的涵义涉及到经济的方方面面,几乎所有人类活动都会有碳排放(包括呼吸),比环境污染等问题覆盖面更为广泛,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势在必行的经济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是以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区别于过去以高消耗、高增长、单纯追求GDP高速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

2009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峰会中提出我国将降低碳排放总量,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温家宝总理在当年11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到2020年我国单位GDP的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 ~45%。

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质目标,就是在保证对整体经济发展影响极小的情况下,降低单位 GDP能耗,进而减少总体能源的消耗。在高碳经济发展模式下,能源商通过经济循环获取暴利,并通过各个环节传导,最终由消费者来负担能源消耗的代价。反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从终端的消费者开始,减少能源消耗或者购买使用节能产品,通过减少商业、制造业能耗,提高经济效率、能源使用效率,最终反传导到能源商,削减能源商暴利,使消费品尤其是节能产品回到利润合理的价格区间。对于国家而言,则可以减少总体能源消耗,降低我国对国外能源的依存度,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

通过了解低碳经济的背景和本质含义,不难发现低碳经济其实是大国间对能源资源博弈的产物,而我国刚刚加入这场博弈。最近几年,我国各大能源企业的国际交易受阻,国际油价频繁波动导致我国若干航空公司产生巨亏,针对铁矿石产业的谈判屡遭失败,以及我国屡次收购海外资源失败,都使我们清晰地认识到发展能源经济的重要性。我国被视为经济发展迅速但却高能耗的大国,处境十分尴尬。而我们不但没有美国在全球大肆夺取能源的实力,也没有日本和欧盟制定低碳经济规则的影响力,与此同时我们仍然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需要大量能源消耗的阶段。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深远影响,欧洲财政吃紧,美国在能源问题上不得不收紧海外扩张策略,更注重构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我国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之后通过投放四万亿元刺激经济,率先走出了泥潭。尽管金融危机重创了我国出口贸易,但也为我国加快经济转型提供了良机。2010年以来,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就是调结构、促发展、保稳定。如果能够顺利完成经济结构优化转型,从量变发展到质的飞跃,我国将从世界工厂发展成为真正的世界经济的引擎。

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

目前,气候变化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发展低碳经济已被纳入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目标为建立一个节能、生态友好型社会。这就需要从我国的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两方面着手发展低碳经济。目前,我国煤炭资源丰富,油、气资源条件不足,这使得煤炭这一高碳能源仍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我国能源领域的主要资源。对于如何将类似煤炭资源等高能耗、低附加值且技术水平低的产业转化为低碳(高技术、低能耗、高附加值)资源产业,中央就此提出了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目标,包含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等,这几大行业均与低碳经济有关。发展低碳经济,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可以有效降低一次性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在制造业方面,利用我国成熟的制造经验,发展低碳市场的潜力也是无限的,积极开发国内市场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机遇;全面发展低碳产业,将新能源应用到减少工业电力碳排放比重,再到发展低碳服务、碳金融等,传导到我国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首先,发展低碳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是重要途径之一。我国需要推行发展低碳经济的一揽子政策,将能源政策、节能和减排政策整合起来,目前我国在这方面已做了很多工作,2006年我国确立了可再生能源未来规划目标,新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将逐步提升。经过政府和公众的努力,我国期待在未来几十年内达到全球最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路上,我国正朝着这一目标努力。

调整出高效低碳的产业结构,全面合理地发展可再生资源,提升其在总能源中的比重。新建基础设施可以大量采用先进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国家发改委已经颁布相关条例,例如,新建火电站必须采用超临界和超超临界发电机组等;控制高耗能工业发展,减少和控制高耗能产品出口;普及和规范高效节能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低碳农业,提高森林覆盖率和管理水平;引导公众反思、摒弃习以为常的高能耗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减少能源浪费和污染排放,从而充分挖掘服务业和消费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

其次,通过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合理发展低碳经济,重点扶持中西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中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人口稀少,发展低碳经济给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机遇。中西部的清洁能源,包括丰富的风能、水能,还可以利用广阔的土地建立太阳能、风能电厂,改变传统资源开发和利用模式。开发西部丰富的能源,为东部输送能源的同时,低碳环保更减少了对地区环境的影响,最终给西部经济带来超越以往高能耗、高污染等落后发展模式的巨大经济收益。另外,通过立法、政策导向、价格调节以及金融服务支持,改善区域能源利用结构,保证国家能源安全,高度重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使区域经济结构不断得到优化。

四、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已经迫在眉睫。在未来国际经济发展中,发展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也是重要的经济发展模式。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提出,我们应当逐渐过渡到低碳经济模式,提倡低碳的生活方式。各国通过《京都议定书》达成基本共识,所有国家都有应对气候变化和减排温室气体的义务和责任,而发达国家应肩负起更重大的责任。很多发达国家也表示愿意在完成自己减排目标的基础上,支持和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这一系列的共同决议,将会在全世界范围内带来贸易条件、国际市场、国际技术竞争格局的变化。欧盟已经明确把低碳经济作为未来发展方向。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期,构造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对各个行业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Z].2008.

[2]Stern N.Stern.Review on 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3]付允.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14-19.

[4]OECD.Indieators to Measure Decoupling of Environmental Pressure from Economic Growth[R].Summary Report,2002.

[5]朱守先.城市低碳发展水平及潜力比较分析[J].开放导报,2009(8):10 -13.

[6]郭万达,郑宇.低碳经济:未来四十年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开放导报,2009(8):5-9.

[7]潘家华,庄贵阳,陈迎.英国气候变化政策:通过激励机制促进低碳发展[N].中国环境报,2006-01-27.

[8]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Energy WhitePaper:Our Energy Future-Create a Low Carbon Economy[M].London:TSO,2003.

[9]吕学都,刘德顺.清洁发展机制在中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0]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8(3):79.

猜你喜欢

能源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