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金融企业纳税筹划的探讨

2012-08-15中国工商银行湖北省分行营业部龚慧君

财政监督 2012年26期
关键词:税法筹划税负

中国工商银行湖北省分行营业部 龚慧君

对金融企业纳税筹划的探讨

中国工商银行湖北省分行营业部 龚慧君

本文主要围绕“金融企业的纳税筹划”这一中心进行分析,对金融企业的纳税筹划中涉及的土地增值税项目进行筹划。首先给出了纳税筹划的含义,其次给出了纳税筹划的基本方法,最后分析了做好金融企业的纳税筹划的策略。

金融企业 纳税筹划

在现行税法的限制和约束下,金融企业应该怎样立足于战略高度科学、有效安排自身的经营活动、并规范利用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呢?这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研究表明:深入研究和分析土地增值税税法政策,并进行深入合理的数据测算,能够从中找出最佳节税点,并减少企业的税负,以此来提升企业的盈利额,这是现阶段笔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进一步研究金融企业税收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一、纳税筹划的含义

纳税筹划是伴随着西方经济活动的频繁而诞生的产物,追根溯源要起源于西方经济学,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时候这个概念才逐渐传入了我国,逐渐影响到各行各业的纳税活动中来,从字面理解,纳税筹划就是对纳税的一个筹划过程,对于更深一步的理解在国际上暂时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不过,我国将纳税筹划从广义方面来理解为纳税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企业)科学、有效地选择纳税人的特权与税法给予的一切优惠政策,并严格选择税法规定的该为与不该为的项目。企业进行经营、投资、筹资等环节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决策,以便能够更加有效地降低税负,从税收筹划字面上的意思来讲,仅仅是严格控制缴纳税额方面的行为,只是单方面的控税行为。

二、纳税筹划的基本方法

(一)免税法。免税法主要是指通过科学、规范的筹划,使得其纳税人角色转变为免税人角色,能让纳税人免除部分税额而从事的一系列活动,让征税对象演变成为免税对象而减轻税负的一种纳税筹划方法,纳税筹划方案就技术方面讲没有较大的复杂性,这是由于它根本不需要利用数理、统计、财务管理等专业知识来开展纳税筹划工作,不过其使用范围普遍较为狭隘,究其原因,免税对象大都为特定行业中满足特定条件的相关业务,缺乏普遍性。另外,免税法的风险性较高。在我国,如果某个企业或者公司要运用免税法,那么企业将会被归纳到利润不高的行列里面去,而且这种公司进行投资的风险比较高,让很多投资者不愿意再入股这种采用免税法的企业。这类型企业在享受免税待遇的过程中,自身还面临着较高的投资经营风险。同时,我国高新技术在享受免税优惠的同时,也拥有了较高的风险性,也可能会因为技术更新速度问题而导致最终经营出现问题,这样,公司或者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了。

(二)减税法。减税法是通过降低应缴纳的税额而采取的一种直接节税筹划方法。“简单易行”是减税法最大的优点,不过同样由于减税法的政策不是针对小型商人,而是针对一些企业或者公司财务的纳税情况,所以它不能够被视为常用方法而让其使用率偏高,不同的方法要在不同的场合和情节下才能发挥作用,减税法也是只能在特定的法律范围内才能发挥效力。

(三)扣除法。扣除法是指通过使纳税的扣除额不断增多而使税负不断减少,或者是不断的调整扣除额在每个应税期的分布而实施的一种纳税筹划方案,扣除法这一方法在运用过程中操作较为复杂,由于国家税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不同的情形进行不同的扣除规定。另外,扣除法的范围较为广泛,不会仅仅局限于某一个特定的环节和内容,税法中的每一项规范内容对每个有义务和权利纳税的中国公民都具有效力,由此可见,扣除法拥有相当大的使用范围,扣除法不仅可以满足应税基数绝对额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降低,而且能够利用提高本期可扣除的金额,让扣除法延期纳税的效应得到充分发挥。

(四)税率差异法。税率差异法是指通过税率的差异来降低税收的手段,采用比例税率的税种往往不是单调的,而是多品种化的,在进行筹划结束后,最佳税负点就可以简单快捷地被寻找出来。不过针对累进税率这一方面的税种,就能够利用预防使用税率的不断提高来稳定或者减少税负。税率差异法的实施计算过程极不容易,不过由于税率的广泛差异,以至于它在现阶段的适用范围是相当广的。

(五)抵免法。抵免法是运用增加税收免额来减少税负的一种手段。因为税收抵免政策条款较为广泛,所以其适用范围不容易受到限制,进行纳税筹划的方案也较为简单。应尽可能地保证抵免项目最多化,并以此来达到减少应缴纳税额的目的。

(六)延期纳税法。延期纳税法主要是指让纳税人推迟缴纳税收而获得更多利润的纳税筹划方法。此类方法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未能够真正达到减少税额的目的,也只是一种用来延缓纳税获取资金的时间价值。与税法的其他内容一样,计算也是相当不容易,需要估算当、后二期的纳税额,以至于计算相当繁杂,而且影响的各方面因素较多,而它的适用范围却非常广泛。

(七)退税法。退税法通常是指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情况下,让税务征收机构退还给纳税人过去已经缴纳税款而用于节税的一种纳税筹划手法。例如,在我国,对于外商投资企业的外资投资者而言,当他们投资后取得了相应的利润,在利用这些利润进行再投资使其能够提升注册资本,或者是作为资本投资来创设另外的外商投资企业,这种企业从创设之日起经营期超过10年的,投资者就可以依照税法内容提出减税申请,税务机关对这一申请进行处理之后,将退还给已经缴纳的企业税款。我们可以看出这种方法是针对某种使用对象而采取的一种特定的纳税行为,那么这种方法是不能够被广泛采用的。

三、做好金融企业纳税筹划的策略

(一)自觉维护税法的原则。金融企业的纳税人在展开纳税筹划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了解税法的相关条款,并在税法的规定下办事,维护税法自身具备的严肃性,禁止纳税人的刻意或者是疏忽而将纳税筹划归纳到偷税、逃税的行列中。这样不仅会给征税机关带来不方便,而且对公司的利益和声誉也有一定的影响,另外在征收税款的同时,金融企业内部工作人员与税务机关的客观认定出现差异时,还应该凭借着自己的判断力,将税法规定作为准绳,征纳双方都不能够将偷税、漏税的界限混淆,为部分企业偷税、漏税提供条件,纵容了企业的偷税行为。

(二)做好纳税起征点控制工作。在《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中明确规定,纳税人建造普通转准住宅来通过销售的方式获取利润,其增值额未达到扣除项目金额的30%时,企业刻意不缴纳土地增值税。当土地增值税高于扣除项目金额的20%时,就应该按照税法的规定缴纳增值税。依据这一原则,如何控制好增值额所占扣除项目的比例就尤为重要,起征点控制得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纳税人合理规避一定的纳税支出。

(三)合理控制好利息支出。在我国现行的土地增值税的制度中,充分计列利息费用及其他费用支出过程显示,金融企业中作为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商业银行中同期贷款利息范围内的实额扣除,按照其他金融企业各种费用所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和房地产开发成本之和(以下简称“合计数”)的5%计算进行扣除,即允许扣除的金融企业费用:利息+(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成本金额)×5%以内;二是不能按转让金融企业项目计算分摊利息支出或不能提供金融机构证明的,可按上述“合计数”的10%计算,即扣除包括利息在内的全部费用支出即允许扣除的房地产开发费用:(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成本金额)×10%以内。

(四)收入分散需及时有效。这主要是针对土地增值税实施税率而要求的行为,因为土地增值税运用的是以增值税为条件的超额累进税率,然后增值税是纳税人转让房地产所获得的利润与项目金额之间的差额,所以通过分散收入降低增值税,产生的节税作用相当显著。

(五)合作开发。合作开发是指金融企业与另一方或多方共同合作进行金融活动的经济行为。一般来说,合作开发有多种形式“共同投资”和“合营开发”。具有差异性的合作方式涉税情况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现行土地增值税临时税法对于具有差异性的合作开发方式存在的优惠性也较大,如“一方出地,一方出资金,建成后分房自用的,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建成后转让的,应征收土地增值税”。由此可见,针对合作开发的纳税筹划思路就务必要有效、科学地利用土地增值相关优惠策略,来达到合理节税的目的。

1.侯君邦.2011.金融企业纳税筹划策略.中国乡镇企业会计,6。

2.李春梅.2011.营业税纳税筹划问题研究.财经界(学术版),6。

3.聂培超.2002.浅谈营业税的纳税筹划.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4。

4.张俊.2009.浅谈施工企业纳税筹划.现代经济信息,24。

龚慧君,1972年10月出生;预备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中国工商银行湖北省分行营业部财务会计部经理,总会计师、税务会计师。

猜你喜欢

税法筹划税负
税法中的实质解释规则
“营改增”条件下建筑企业如何降低税负
一天的难处一天担当
对我国《环境保护税法(征求意见稿)》优惠政策的思考
VBA在薪酬个税筹划上的应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答记者问
税收筹划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探讨
邓海波:涉猎广泛的税法巨匠
一天的难处一天担当
交通运输类快递业营改增税负比较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