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2012-08-15张业平

关键词:理论课政治教学模式

张业平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精神,在认真总结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现状基础上,结合本校学生实际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构建实施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模式,开设了德能修养互动课程,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促进学风建设。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模式及其运行方式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模式释义

首先,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互动教学中能充分体现。思想政治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师要确立以学为重心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教师要设计教学目的、内容、方法和掌控教学进程;三是教师要根据教学反馈和影响教学的各种变量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手段,其目的在于帮助知其理,信其道,践其行,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价值准则和个性品质。总之,教学的设计、运行和调整应由教师掌控,只有这样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体现学生的双重身份,学生既是受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主体,他们既可以听教师授课,又可以参与互动教学的设计和实施;二是体现在学生与教师角色的变化。学生充当教师角色,教师充当一名指导者、激励者、辅助者和协调者,让学生主持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动教学环节,比如,教师拟定一个主题演讲题目,由学生策划主题演讲活动,还要组织同学撰写演讲稿、审定演讲者、安排演讲时间地点和顺序、选派主持人、评委、评分办法、教师点评等主题演讲全过程的实施。

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导演角色和学生的演员角色能充分体现。互动教学以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为前提,摒弃了教师单纯地教学生单纯地学的教学方式,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相互配合,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氛围。互动教学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改变原有的角色,从居高临下说教者成为与学生平等对话的探讨者和互动教学中的咨询者与指导者,学生要改变将同学仅仅当学习伙伴的传统思维,还要把同学当老师,不仅要向老师学习还要向同学学习。

(二)互动教学的运行方式

其一,穿插式互动教学。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随时采取提问、讨论、对话等方式开展的互动教学,也还有教师布置学生以主题演讲、论辩、调研等方式开展课外的互动教学。

其二,独立环节的互动教学。安排专门的互动教师时间围绕专题开展的互动教学。这种互动教学往往是同一个任课教师在教学的同一时段进行。比如,重庆科技学院根据本科学生特点和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需要在本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总学时中划出1/4到1/3的时间由各门思想政治理论任课教师制定计划并开展互动教学。

其三,课程化的互动教学。即不同教师在不同时段以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互动课程开展互动教学。比如,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两门课程的内容的需要,在第1-3学期专门开设了3个学分的思想政治理论互动课程——《德能修养》,选派辅导员、党团干部等专职学生工作者担任《德能修养》课,指导学生围绕互动教学专题开展演讲、论辩、朗诵、情景剧和各种竞赛活动。

二、构建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模式的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模式根据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目的、内容和学生的兴趣设计的教学方式,打破过去学生所讨厌的“一言堂”、“满堂灌”的状况,学生参与、平等探讨、生动活波的互动教学方式对学生在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给予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受尊重和提高自己能力的需要给予了充分的考虑,这有利于驱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德能修养互动教学的开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围绕思想政治理论的专题结合学生的兴趣开展了演讲、论辩、素质拓展训练游戏等活动,学生的认知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有的学生逐渐不在公众场合讲话改变了自卑心理,提高了表达能力。

(二)有利于营造师生情感交流的氛围

师生双向交流的互动教学,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逐渐消除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逆反心理。在互动教学中,老师与学生就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展开平等地讨论,同学各抒己见,老师传道解惑,师生思想上相互碰撞和心灵的互相沟通既增进了对问题的认识,又深化了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增强了彼此的信任和情谊。“我与父母一个约定”,“感恩老师”、“感恩祖国”等情境剧和诗歌的创作与表演,营造了师生情感交流的良好氛围。

(三)有利于自主学习风气的形成

思想政治理论互动式教学要安排学生大量的自主学习的内容。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德能修养互动教学中,教师布置学生自主学习的任务,如品读经典故事、观看经典影片、研读经典文章和著作,搞社会调查撰写调研报告等,学生为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互联网上查找大量的学习资料,撰写心得体会,到学校、企业、社区和农村调查研究,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和思考社会问题,自主学习风气逐步形成。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原则和实施举措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原则

坚持正确的导向与生动活波的教育形式相结合原则。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们思想性教育性很强的课程,其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必须坚持正确的导向,即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引导学生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爱国成才跟党走。互动教学内容不能偏离教材,必须引导学生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但在教学形式和方法上一定要针对学生特点,坚持生动多样性,让学生乐于参加,易于接受。正确的导向与生动活波的教育形式两者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本末倒置。

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原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党的思想卫士,在思想政治理论互动式教学中始终要把握正确的方向,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掌控教学进程和态势,充分发挥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互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同时,要遵循教育规律,高度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只有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两个作用相结合原则,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才能可控可行产生积极效果。

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与培养学生的能力相结合的原则。互动教学内容要紧紧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其教学形式要选择培养学生能力的形式,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

坚持三级运行与联动育人相结合原则。所谓三级运行就是建立校级、二级院系、班级三级运行机制。首先是建立三级教学机构,即学校建立思想政治理论教研室、二级院系建立思想政治理论教研组、班级选派任课教师并组织班级助课小组。其次,明确三级教学组织的职责和教学任务。互动教学主要以活动方式进行,通过教学计划明确校级、二级院系、班级的活动内容、形式和时间安排。互动教学按照教学计划有序进行。所谓联动育人指的是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教学科研部、学工部、团委、各系党政学团齐抓共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学生骨干联动育人,彻底改变各自为阵分力育人的格局。坚持三级运行与联动育人相结合原则,思想政治理论互动教学的畅通运行具有可靠保障。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举措

合理分配教学学时。我们要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和产教结合的实际确定思想政治理论课讲授式教学和互动教学的学时比例。严格按照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建设标准》的要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学分48学时,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32学时,以学生为主的互动教学16学时。《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学分64学时,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32学时,以学生为主的互动教学32学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各2个学分的授课式教学,分别在第一、二学期进行,主要讲授两门的重点难点。

开设思想政治理论互动课程—德能修养。我院以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引导学生知行合一为着力点,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结合起来,在2011级学生中全面开设了思想政治理论互动课程—《德能修养》。其具体举措为:

1.开设《德能修养》互动必修课程。即在大一的第一、二学期和大二的第一学期,每学期1个学分,共计3个学分。

2.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的9个专题与5个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安排教学计划。根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门内容拟订的9个互动教学专题是:(1)大学生活适应;(2)爱国主义弘扬;(3)职业生涯规划;(4)道德品质优化;(5)法纪素质培养;(6)共同富裕追求;(7)民主政治关注;(8)先进文化传承;(9)和谐社会创建。五个能力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每个学期围绕3个专题采取演讲、论辩、朗诵、征文、团体训练、调研交流等各种活动方式,进行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动交流,各班助课小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规定的专题结合班级学生的特点进行活动的策划,并组织同学按活动要求实施。从活动的策划到宣传动员同学参与以及活动的开展、总结、考核的全过程,给学生搭建了实践锻炼的平台。每个活动都要求每个学生围绕主题查资料,写发言稿、登台表演,班级还组织有老师和同学组成的评委对参与活动的情况进行点评、评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学习交流,能促进学生思想更加睿智,自学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和与人沟通合作能力更加增强。

3.明确三级教学机构的职责。(1)校级: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教学科研部负责《德能修养》课程大纲、教材及实施方案制定,组织相关专家讲座,与学工部、团委联合举办校级相关比赛。由学工部牵头、会、汇同教务处和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教学科研部对二级院系《德能修养》教学进行检查、指导、评估,以保证各项工作有序开展。(2)系级:各二级院系思想政治实践教研组负责《德能修养》教学的实施,负责组织系级演讲、辩论、朗诵、主题交流和比赛等评奖活动,负责对指导教师的考核及课时费发放等。(3)班级:各班思想政治实践课教师兼任《德能修养》教学,组织学生听取相关讲座、指导学生撰写稿件、组织学生举办班级比赛,负责考核确定学生《德能修养》成绩等级。

4.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考核。(1)学生《德能修养》成绩考核。这既要进行定量考核,即参加能力训练的数量,又要考核能力训练的质量。根据学生参加演讲、辩论、朗诵、讨论、讲课、主题交流和比赛的内容和技能结合起来进行考核,分别给予优、良、中、合格、不合格五个等级的成绩,学年度末,其成绩记入学生成绩系统。(2)二级院系和任课教师考核。从量和质两方面进行考核。从量方面要考核各二级院系和各班级举办演讲、辩论、朗诵、讨论、讲课、团体训练、主题交流和比赛等活动的次数,还要从质的方面考核各二级院系和班级被遴选参加校级和系级评奖活动的数量。

5.制定《德能修养》教学考评指标体系。(1)制定二级院系、任课教师《德能修养》教学考评指标体系,确定学生出勤、教学运行、学生评教、课程建设质量4个一级指标,7个观测点,还制定了评价办法和奖惩标准,对于提高二级院系和任课教师提高教学质量起到激励作用。(2)制定学生考核办法。学生学期综合出勤率达到90%,学生每学期参加3次班级活动者(含演讲、辩论、朗诵等)均为合格。其中获得系级优秀奖加2分,三等奖加3分,二等奖加5分,一等奖加8分;获得校、区、省(市)、国家级的奖项对应上浮3、5、8、10分。总评成绩在85分以上者为优秀、80-84分良好,70-79分为中,60-69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每学期,学生《德能修养》成绩合格,获得1个学分,不合格者要补考,补考不合格者不发毕业证。

猜你喜欢

理论课政治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