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

2012-08-15王秀玮

外语与翻译 2012年3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课程

臧 玉,王秀玮,于 涛

(1.烟台职业学院艺术系,山东烟台264670;2.山东建筑大学热能工程学院,山东 烟台250101;3.烟台职业学院建筑工程系,山东 烟台264670)

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起源于工艺美术教育,一直从属于纯美术的范畴。艺术设计教育经历了图案-工艺美术-艺术设计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虽然在80年代引进了西方的先进的设计教育模式和体系,但这种体系并没有真正融入到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中,而是停留在表面。艺术设计教育一直以纯美术的教学和传统的工艺美术教学为基础,从学校的教学计划到家长、学生的观念,一直重视纯美术的发展而轻视技术的发展,美术教育和艺术设计教育含糊不清,这种模糊的教育模式,造成了我国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在新时代的落后。

一、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艺术设计专业的招生基本包括了各类性质的高校,设计人员每年都在成倍的增长。在艺术设计教育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引起教育界的反思,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艺术设计教育规模过大、生源素质无保障

近几年来全国已有千余所高校开办艺术设计专业,其中包括一些艺术院校、综合大学、民办大学、独立学院等。艺术设计类的学费也在水涨船高,许多高校把艺术设计专业作为创收的专业,在利益的驱使下,不断地扩招。而部分没有艺术教学条件的学校也加入招收艺术设计专业的行列,其师资力量、教学条件根本满足不了教学需要,如此建制下的艺术设计教育实在令人担忧。

近几年来,艺术的大众化教育比较普遍,艺术生成了学生考入大学的捷径。很多学生为了进入高校学习,仅凭文化分数无法升入大学就读的情况下,高三才开始突击学习设计知识,报考艺术设计专业,而进入学校学习后,由于本身的文化素质低,对专业又没有比较大的文化根基,综合素质低,对专业不感兴趣,只是在混文凭,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状况,形成了社会上提到艺术生就想到艺术生的文化素质低的尴尬局面。

(二)专业定位模糊,课程设置重复

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十分重视理论的研究,各大院校都将让学生学到比较系统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放在首位,多数院校都将指定的设计课程知识体系作为设计专业的授课内容,忽视了诸如文化素养、民族、市场知识等一系列的相关课程的注入。甚至有的学校根据本校教师的专业情况来设置专业课程,忽视了课程与专业培养的目标,导致了课程的片面性和单一性。

另外,我国各院校的艺术设计课程基本一致,为了紧跟形势,有的学校直接搬用别的高校的教学计划,不管自己是否具有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盲目的添加新兴专业,模糊了自己专业的特色性。教师对添加的新专业并不了解,突击上岗,照本宣科,很难将学科的本质知识和理念传授给学生,导致了学生接受的知识片面性与不连贯,脱离了培养高素质设计人员的最终目标。

(三)艺术设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轨

我国高校的艺术教育专业所授的课程大部分是素描、色彩、图案、专业理论、专业设计等,讲究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师徒相授的教学方法。院校本科4年的课程安排中,理论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设计课等占了3年半的时间,实践课的半年实践中,学生找工作、撰写毕业论文等占了大部分的时间,设计实践的时间大大减少。如此培育出来的学生设计实践能力弱,踏上工作岗位后,需要再进行社会学习,才能投入到工作中。学生在学校中一直处于打基础的状况,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过少,跟不上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严重制约了艺术设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性。

(四)师资队伍和教学质量环节薄弱

目前我国担任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师队伍中,绘画类和工艺美术类的教师占了大部分。这与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发展有关联,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主要培养传统艺术的绘画专业和工艺美术专业,西方的设计教育理念在近几年才开始引进学习。教师一般是高校的本科毕业生和少数的硕士生和博士生,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为标准,不了解市场的需求,缺乏主动的市场联系性和综合的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教学中难免会出现教课内容单一、不重视实用性等问题,导致学生也被动地接受知识,不懂得将设计知识综合地融会贯通。

此外,新兴专业的加入使校内工艺美术出身的任课教师,临时突击学习新的专业,如动漫、新媒体专业等,对专业的理解力不够,短时间内的培训只能学到皮毛的知识,再把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可想而知,学生得到的知道更是少之又少。教师的教课经验少,难以保障教学质量,这些势必阻碍了当前艺术设计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对现存艺术设计教育问题的分析思考

(一)改革生源选拔制度,提高生源素质

目前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和纯美术的入学考试内容一样,考试内容基本都是素描和色彩,而艺术设计学习的目标和纯美术大不一样,艺术设计是以设计为主,纯美术是以绘画为主,因此艺术设计的考试内容也应该有所区别,入学考试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设计类的考题,以便进入高等院校后更好地接受艺术设计教育。

此外,从事艺术设计的工作需要更多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知识,而我国现行的招生制度是通过了文化课的分数线后,再根据专业课的成绩择优录取,所以有一些经过简单突击学习了绘画后,尽管文化课和专业课都不是很出众的学生,也能进入一所好的学校就读,这样不利于提高艺术设计生源的综合素质。针对此种情况,可以控制考生学习设计的时间,必须经过2-3年的艺术设计的基础学习,才准许报考艺术设计专业,另外适当提高文化分数在总分中的比例,以此来提高艺术设计生源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

(二)优化教学体系,抓住专业特色

设计人才需要具备创新精神、审美能力和综合的文化素质,高校在艺术设计课程设置上要规划出设计师具备的这些素质需要哪些课程来支持,根据需要来设置艺术设计课程。在专业的设置上强调多元化的课程模式,将课程分为基本课程,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四部分。每一部分都含有若干子项支撑,形成多元化的课程结构体系。

此外,在课程设置上增加选修课的多样性,学生在学习必修课的课程中,增加选修课的内容和种类。让学生接受更多的知识,开拓视野,学习传统的民俗文化,开设手工课等,创建复合型的专业人才。

特色办学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战略,在人才培养中的竞争越来越重要。各院校之间在办学特色中应该有意拉开距离,创建多元化的办学理念。各国根据本民族的特性都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如美国院校的突出创新、自由、培养学生个性的发展;日本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许多学校针对某一个设计领域中的特长来制定办学方向,如美国艺术中心设计学院因其交通运输工具设计与美国的通用公司具有良好地合作关系,其校内校外都有庞大的社会体系支持,所以该学校的主导专业“汽车设计”闻名世界。

社会和市场的发展需要高校培养的设计人才更好的和市场接轨,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和进步离不开特色的办学理念,高校的特色办学可以使艺术设计教育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三)更新设计理念,满足市场需求

目前社会需要的是富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储备、具有创新性及综合能力强的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更新设计理念,使艺术设计课程可以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

艺术设计专业相对比其他专业而言,更具有专业性和创新性,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只有不断地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填鸭式”的教课方式,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陷入被动,学生缺乏个性,缺少创新。设计需要的是创新,只有源源不断注入新的理念,新的思路和新想法,才可以设计出新的东西。

设计服务于市场,设计工作者既要考虑到生产者的利益,又要兼顾消费者的审美情趣,达到二者完美结合。目前大部分高校都缺乏与市场的联系,学生实习机会少,不了解市场的需求,所以高校在艺术设计课程设置上要加大实践课的分量,除去必修的专业课以外,增加选修课的内容。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课课程穿插进行,这样学生才能在学校中就了解市场的需求,扩大知识面,做到和市场并轨。

(四)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教师承载着教学的艰巨任务,是影响学校办学质量的关键。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可以由以下两个方面实现:

其一,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目前,高校设计专业的教师大部分都是专职教师,教师的实践机会基本都是在校内完成,对于市场的需求并不了解,陈旧的教学观念势必会被市场需求淘汰。双师型教师在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外,又具有设计师的技能,教师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将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内容系统的教授给学生,授课方式不必局限于课堂,可以在设计工作室根据实际设计项目完成课题。双师型教师的建设既能培养学生上课的兴趣,又能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必要条件。

其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要引导教师钻研教学,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技能水平。对从高校毕业的新教师任教前,先要进行基础教学及企业实践环节,让教师在基础中掌握教学的基本规律,并通过企业实践环节,使教师将教学活动和社会实践自觉地联系到一起,丰富了教学内容,更加有利于实现具有实践能力的学生的培养。

三、结语

面对知识的迅速更新,我们的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的专业人才,艺术设计教育应该站在更高的角度,与时俱进。对于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就是为了解决目前艺术设计教育在招生制度、学生综合能力、专业特色、教师队伍建设等教育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对于推进我国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稳步、全面发展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杨扬.浅谈包豪斯对中国设计教育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0,(18).

[2]闰小琴.浅谈中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潜在的问题[J].科学之友,2008,(8).

[3]孙湘明.普通高等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的思考[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2,(3).

[4]寇炎.中美艺术设计教育之比较[J].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2).

[5]孙宁.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现状及发展模式研究[D].长春:长春师范学院,2011.

[6]匡双艳.论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体系的多元化发展趋势[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07.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星.云.海》
《花月夜》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