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如何在法学专业教学中加强廉洁教育*

2012-08-15邬智慧

外语与翻译 2012年3期
关键词:法理学法学宪法

邬智慧

(中南大学法学院,湖南长沙410013)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廉洁意识的教育和培养从本质上说,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法治世纪,法科学生其廉洁意识和自律行为如何对于保证法制正常运行,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只有在法学专业教育中渗透廉洁教育,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法律工作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探讨如何在法学各专业教学中加强廉洁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法理学教学与廉洁教育的关系

法理学是研究法的最基本、最一般问题的一门法学学科,它涉及法律原则、法律观念、法律方法等内容。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说,法理学是关于权利历史、权利制度的法学学科。根据人类历史经验,对权利最主要的威胁源于公权力的腐败,也就是掌握公权力者的不廉洁。在法理学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法的内涵、法律原则、法律观念和法律方法等内容阐述保证公权力者廉洁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方法。

法理学从根本上说是对法律经验的凝练和升华,浓缩了一个社会法学的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法,是法学的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东西,其不仅仅是对法律现实的简单写照和反映,还反过来对法律现实有渗透性的甚至是主导性的作用。从法学院毕业走向社会的毕业生,无论从事法官、检察官、还是当律师、法律顾问,他所面临的都是社会,要处理的无不涉及政治、经济、文化问题,职业的特点要求法科学生具有更强的法律思维能力、更深刻的廉洁意识、更高尚的职业操守。可以说,廉洁教育关系到法律能否得到有效实施及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进程。法理学是一门关于思想的学问,是一切法律制度的灵魂、指导思想和精神动力,在法理学的教学中贯彻廉洁教育,将对法科学生意识形态产生深刻而长远的影响,有利于从源头上防止腐败。

法理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它不是提供法的具体的、实用的知识,而是研究抽象的、基础的理论。比如,民法和法理学都研究公民权利问题,民法规定了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等各种权利,并提供了救济方法,而法理学的关注点则在于何谓权利、为什么存在这样的权利、人应当有哪些权利、权利的三种发展形态是怎样的等等。由此可见,民法可以告诉人们怎样解决实际问题,而法理学则可以培养公民的权利意识,帮助人们深刻理解权利与权力之间的微妙关系。权力的不廉洁直接侵害公民的权利,当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公民自然应当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恢复原有秩序,消除人际关系中的随机性,为人们的预期提供一定程度的安全保障。

二、法史学教学与廉洁教育的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的发展历史就是不断探索如何促进公权力者廉洁行权的历史。因此,法史学所包含的外国法律思想史学、中国法律思想史学、外国法律制度史学和中国法律制度史学就是给学生阐述中外历史上如何用法律制度促进公权力者廉洁行权的法学学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法史为镜,可知廉洁行权对于保证统治权力的正当性和稳定性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法史学教学中可以适当结合专业教学推进廉洁教育。

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明事理,知得失,见兴替”。古代有很多律法对官吏廉洁行为作出了规定,比如明代朱元璋把贪污受贿的官员剥皮然后用草料填充成草人悬挂在衙门门口,以警示各级官员。古代关于廉洁思想的阐述也有很多,比如《资治通鉴》上说“吏不廉平,则治道衰”,即官吏们不能廉洁自律,国家就不能长治久安。“不义且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意为凡是不义的财富,拿了就是不廉洁;另有孔子曰“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亷平之守,不可攻也”,意思是正直平淡,为政要公正清廉。“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者乎?”这些名言警句皆是教导我们应当清廉自守、洁身自好,这种为人处事的本色,在任何时代都具有借鉴意义。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同时也是新制度的缔造者。法史学教育对于学生们来说也显得尤为重要。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法史为镜,可以让我们树立正确的廉洁观,培养自身的廉洁意识,然后转化到实际行动当中去。

三、宪法学教学与廉洁教育的关系

一般来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它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结合近代以来各国宪法的制定与颁行的实际状况来看,我们也可以说,宪法就是限法,即限制公权力滥用以保障私权利的根本大法。限制公权力滥用的基本途径就是要保证公权力者廉洁行权。在宪法学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宪法的本质和基本要素、国家权力配置模式、公民自由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廉洁教育。

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民主的结果,民主社会对宪法的要求就是要保障权利和实行分权,法国《人权宣言》所说的“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中,不管分权与否或分权的形式是什么样的,政治权力都要受到控制,这是民主社会的必然要求。在民主社会中,国家是人民主权的,宪法作为主权者意志的反映,必须要保护人民的权利;同时,人民并不直接管理国家,而要通过政府;但政府有可能侵犯人民的权利,为防止可能的侵犯,一是要保障人权,二是要控制权力。公权力的运行是为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得到实现,而宪法所关注的是如何保障公权力的正确行使。通过宪法的规定我们可以看到,行使公权力的国家机构如果要做到公正廉洁,这需要两方面的条件:一是一个很好的权力配置以及监督制度,二是行使权力的人自身要有廉洁的意识。第一个条件是从制度层面规范了权力行使者如何做到公正廉洁,这是外在约束;第二个条件则是从价值观层面去教育权力行使者如何保证公正廉洁,这是内在约束。因此,廉洁教育对于权力的行使以及公民权利的实现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行政法学教学与廉洁教育的关系

行政法是动态的宪法,宪法是行政法的基础,而行政法则是宪法的实施。行政法是宪法的一部分,并且是宪法的动态部分。没有行政法,宪法每每是一些空洞僵死的纲领和一般原则,至少不能全部地见诸实践。行政法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监督行政权的行使者,防止其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促进政府依法行使行政权。在行政法学教学中可以结合行政法学中行政主体与行政工作人员的权利与责任、立法限权、行政程序控权、行政自我纠错机制和司法监督等内容渗透廉洁教育。

行政法的主要功能就是监督行政权的行使者,对权力进行制约,保持权力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行,促进政府依法行使行政权,这也是公正廉洁的内在要求。行政法学教学最大的功效就是培养依法行政的理念,督促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切实做到公正廉洁。

五、刑法学教学与廉洁教育的关系

刑法学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科学。它属于部门法学的范畴,是部门法学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一般来说,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极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其阶级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应当负刑事责任,给予犯罪人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各国为保证执政的正当性和稳定性,都在刑法中对滥用公权力者规定各种严厉的制裁措施。公权力者的不廉洁行为或者说贪污腐败是要受到刑事制裁的,因而在刑法学教学中可以结合对贪污、受贿、索贿等犯罪行为的定罪与量刑渗透廉洁教育。

刑法学教学对于公正廉洁的意义在于通过教育广大公务人员和普通公民自觉遵守和维护法律,一方面可以使国家工作人员克己奉公,严格执法;另一方面可以使每一位公民树立法律意识,增强自身的法律修养。

六、国际法学教学与廉洁教育的关系

国际法学是对调整涉及国家之间的各种法律进行研究而形成的学科类别,包括国际公法学、国际私法学、国际经济法学、国际刑法学等。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有关国际法的基本知识,增强对国际关系、国际法律原则和规则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05年12月14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已正式生效。这是联合国历史上通过的第一个用于指导国际反腐败斗争的法律文件,对预防腐败、界定腐败犯罪、反腐败国际合作、非法资产追缴等问题进行了法律上的规范,对各国加强国内的反腐行动、提高反腐成效、促进反腐国际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各国公职人员廉洁从政。因此,在国际法学教学中可以结合是国际公法中有关《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内容和各国际组织、各国反腐败的法律规范渗透廉洁教育。

七、诉讼法学教学与廉洁教育的关系

诉讼法学是研究诉讼制度的诉讼法律规范和诉讼运行规律的学科,包含了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和行政诉讼法学。法律的价值从应然变为实然才真正具有价值,而诉讼成功地帮助法律完成了这一转变。诉讼法不仅具有重要的工具性价值,更具有自身独立的品格,程序正义的理念不仅彰显于立法设计中,更是融于程序的运作过程。诉讼通过程序的设计及运作体现其正义性,限制了权力恣意。诉讼法学中的刑事诉讼法学和行政诉讼法学是分别探讨如何通过诉讼程序来定罪量刑、制裁犯罪和监督制约行政权的法学学科。在诉讼法学教学中可以结合程序控权、程序促廉的相关内容渗透廉洁教育。

诉讼法学教学中,教师在讲授三大诉讼法的共有原则与制度时,如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审判公开、两审终审制、回避制、合议制、人民检察院对诉讼实行监督原则等,可以将这些原则背后的隐含的深层意义挖掘出来,以培养学生廉洁行权和监督权力行使者廉洁行权的意识。例如,审判公开原则是为了给正义的实现提供一个可视的图景,即权力应当在阳关下运行,正义应当以正义的方式实现;回避制是为了公正,而公正是司法的生命和灵魂,只有公正廉洁司法,才能妥善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才能维护社会稳定,才能使法治观念深入人心;人民检察院对诉讼实行监督原则是保持权力良性运作的必然要求。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实行到哪里,只有这样才能防止腐败的滋生和蔓延。这样一来,相信每一位法科学生都会意识到廉洁司法的重要性。

从上文可以看出,法学体系中各科各门都与廉洁教育有着莫大的关联,我们有必要将法学专业教育与廉洁教育的内在联系厘清,把法学教好、教透、教活。从某种意义上说,法学教育就是廉洁教育,两者密不可分。或者说,法学教育和廉洁教育是一个硬币的两个方面,谁也离不开谁。一方面,法学专业的教学,尤其是法理学、法史学、宪法学和行政法学以及刑法学等课程的教学,就是在教学生懂得廉洁自律、廉洁行权对于个人、集体、国家的重要意义及对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作用,就是在教学生认识如何从法律制度上促进公权力行使者廉洁自律、廉洁行权。另一方面,如果廉洁教育离开了法学教育,未触及根本,无异于隔靴搔痒。

自湖南跨入法治新时代以来,相信每一位法学家都会预测到未来中国必然是法治中国,大部分法学专业学子将来必将在引领法治中国前进和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高校法学院是培养法学人才、国家精英的重要场所,法学教育承载着培养追求正义、廉洁自律、知法懂法的法律人的任务,要完成法学教育的使命,在法学教育中贯彻廉洁教育至关重要。在法学教学中加强廉洁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让廉洁教育真正落到实处,需要学校、教师、学生乃至全社会的的共同努力。

[1]罗豪才.行政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龚祥瑞.比较宪法与行政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5.

[3]何玉叶.高效开展廉洁教育的方法和途径[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

[4]苏健涵.浅谈大学生廉政文化教育[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8,(2).

[5]徐国彬.对廉政文化进校园和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8).

[6]周青山.提高反腐倡廉教育时效性思考[J].理论探索,2009,(2).

猜你喜欢

法理学法学宪法
论周公的法理学说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宪法伴我们成长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宪法伴我们成长》
尊崇宪法 维护宪法 恪守宪法
法学
探析法理学在审判实践中的应用
三十而立:“八二宪法”的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