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院“概论”课教学中如何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2012-08-15胡剑宾

外语与翻译 2012年3期
关键词:概论我院活动

胡剑宾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广东中山528402)

概论课程在高校概论中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随着我院概论课教学改革的深入,概论课的教学实效性在不断增强。但总体上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听课状态不佳等。本文认为出现上述情况的重要原因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却没有很好的凸显出来。教育学的原理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的根本主体。如果在概论课教学中这一主体性不能够凸显出来,那么即使任课教师下再大的功夫,教学效果也是低效甚至是失败的。所以,在我院概论课教学中如何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就成为概论课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谈一谈在概论课教学中如何凸显大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一、“动心”是概论课教学中凸显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前提

这里所谓“动心”是指我院概论课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对概论课程产生内在的认同情感,从而喜欢上这门课。情感活动的规律告诉我们:情感与人的需求直接相关,合理的需求使情感具有正确的倾向性。作为大学生的主要需求是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能。我院概论课要实现由“要学生学”转变为“学生要学”,关键在于满足大学生的这种需求,进而提升他们学习概论课的兴趣和认同情感。这是我院学生学习主体性能否发挥凸显出来的前提条件。多年的概论课教学实践证明,以下几个方面是影响学生对概论课能否产生认同情感的重要因素:

1、有效的将概论课程的教材体系转化成课堂教学体系是学生“动心”的基础。由于教材性质的原因,目前概论课教材的编写缺乏一定的创新,一部分内容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变化,或者脱离了学生的思想实际,从而制约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导致较多学生对概论课不太感兴趣,他们大多认为概论课教学内容离自己比较远,似乎与自己的知识学习和就业前途没有多大关系。多年教学实践表明,概论课的教学内容要能接近现实,解释现实,接近学生,这样学生对概论课的认同感就会大大增强,就容易动心动情。所以任课教师要对概论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安排,使其能够回答现实中的诸多问题,解释现实中的诸多现象。

2、概论课教师自身的素养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概论课的认同感。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的活动,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关系。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但要通过教师的教,使学生认同教师、认同概论课程,从而激发起学习概论课的热情。在我院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较多学生认为:是因为任课教师知识渊博和富有激情的讲解而喜欢上概论课。学生评教的结果也证明,那些富有激情,知识渊博、个性鲜明的教师更容易得到学生的肯定。如果学生认同了任课教师,那么激发学生学习概论课的积极性主体性就容易多了。

3、灵活生动的授课方法是学生对概论课“动心”的又一个重要因素。一个简单的事实是,如果概论课教师授课时只拘泥于书本的理论,简单地把概论课从头讲到尾,尽管可以把内容讲的很清楚很完整,但台下学生很难去配合,更不用说主体性的凸显了。为此概论任课教师应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比如可多安排课堂活动、演讲、辩论等。在教学过程中,同时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内容的变化及时调整、更换教学方法,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上来了。

二、“动脑”是概论课教学中凸显学生主体性的关键

这里所谓“动脑”,是指概论课教师在课堂上要让学生的大脑运转起来。概论课从本质来说是一门思想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只有让学生不断地通过判断、推理、思辨才能较好的理解和运用概论中的基本理论。所以,如何使听课的学生开动脑筋,思考问题成为了概论课教学的关键,也是学生学习主体性的重要表现。多年的概论课教学证明,“问题教学法”是让学生“动脑”的好方法。

(一)“问题教学法”的含义和作用

传统概论课教学中那种老师主讲、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只能使学生变成思维的懒汉,思想的奴隶。这不仅违背了概论课教学的目的,而且也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更不利于培养创造性的人才。而“问题教学法”则有利于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自主发现,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因为发现问题,一方面表明发现者知道自己在某个方面是无知的,人们如果在某一个方面不存在无知的话,就不会提出这一方面的疑问;但另一方面又表明发现者是有知的,如果对此毫无认识,也提不出与此有关的问题。因此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实际上是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有创造性的思维。它要求学生要细心,要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这实际上开拓了学生的思路,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发现问题,还要求学生要有批判的精神。

(二)“问题教学法”的实施

“问题教学法”的运用包括几个方面的环节,首先是鼓励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问题的提出是一项艰苦的思维劳动过程,是一项创造活动。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大胆质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任课教师要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结合课程的内容,精心设计题目,向学生布置课堂讨论的问题。

其次是老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形成课堂讨论的主题,进行课堂讨论。在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在学生理解了基本的道理后,再提出深层次的问题;在理论分析达到一定深度和广度的时候,提出关键的问题。

三、“动手”是概论课教学中凸显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深化

概论课不但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而且也是一门面向中国社会现实的课。这一特点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多观察社会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并充分感知理论与实际的密切联系。“小组活动”教学法就是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一种尝试,在我院概论课实际教学中,充分发挥了学习小组的功能,通过学习小组课外调查、课内活动展示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地行动起来,最大程度的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这是概论课教学中凸显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又一重要内容。

“小组活动”教学法简单来讲,就是在一定教学时间段(如一个月)内,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设计一个活动主题,让学生在课外时间准备,活动成果在课堂上展示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小组活动”的准备工作

组建活动小组:就我院概论课教学实践来看,教师授课班级多为大班。所以为了增强小组活动教学的有效性,将学生根据自愿原则组成5~6人的活动小组是比较合适的。这一工作在新学期开始就给授课班学生安排下去,一周内完成活动小组建设。每组推荐一名组长或轮流担任。完成后将小组名单交给任课老师保存,并作为考勤和成绩记录使用。

设计活动主题:一个学期共安排四次主题活动,平均一个月一次(由于学生整个学习任务较重,安排不宜过多)。活动主题的设计是一个需认真思考的环节。活动主题既要为理论教学服务,又能够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这是“小组活动”教学成败的一个关键。通常的做法是:第一次主题活动的设计是为整个课程学习打基础的。如在课程教学中,为学生设计的第一次活动主题是“伟人印象”,希望通过这一次活动让学生加深对毛泽东、邓小平等历史伟人的认识,为今后学习打下基础。第二次活动主题的设计重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题是“再现革命或改革历史”,让学生自编自演一个有关革命或改革历史短剧。第三次活动主题设计重在理论思辩,活动主题是有关改革得失的辩论,第四次活动主题的设计重在一个学期的学习心得,让小组充分讨论,撰写心得报告。

(二)“小组活动”的具体实施

学生课外准备:教师在每一个教学时间段(通常一个月)的开始,将本次活动主题公布给学生。教师要讲清楚本次活动的目的、重点及活动方式。小组学生准备时间两至三周(利用课外时间)。首先组长要召集组员讨论如何完成本次活动,比如确定主题重心,安排组员分工,选择表现手法等。每次活动形式都有变化,或制作多媒体课件,或撰写调查报告,或上台短剧演出,或小组之间对抗辩论。组员在准备过程中需到图书馆查阅资料、走出校门调查以及进行彩排等。

成果课堂展示:学生经过两三周的精心准备,教师在该教学时间段结束前(通常在月底)的课堂上,给每组5分钟左右的成果展示时间,根据每次活动的不同要求,或播放课件,或短剧演出,或小组辩论,或心得交流。活动展示顺序由学生课前自愿排出。

活动成绩评定:一学期共设计四次主题活动,小组每次活动课堂展示完,老师和台下观看组给于打分,所得平均分记作该次本组主题活动成绩。四次活动成绩之和构成本组的平时成绩。小组成员在期末有一个内部考评环节,根据小组成员的贡献大小来决定个人的平时成绩。

在“小组活动”中,学生通过课外准备,课堂上积极参与,课堂真正变成了学生自己的课堂。教师的角色已经转变成了活动主题的设计者、活动规则的制定者和课堂活动的主持者。在整个活动中教师起着引导作用。学生在“小组活动”教学中具有明显的主体性地位,因为“小组活动”教学从目的到方法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活动”教学对学生掌握学科理论知识,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都有很好的作用。每组学生参与课堂主题活动时,都要经过课外认真地准备,包括会议讨论,分工合作,前期资料收集,后期加工合成等。这一过程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协调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拓宽了知识来源渠道,加深了书本理论的理解。

总之,我院概论课的教学要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必须充分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如果够让学生对概论课程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课堂上能够积极的思考,同时在小组活动的过程中能积极的行动起来,那么,学生学习过程的主体性就凸显出来了。这一过程中任课教师发挥着重要的引导和主导作用。实践证明,只有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发挥出来,概论课的教学才是完整的和有效的。

[1]李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广州:广东省语言音像电子出版社,2007.

[2]陈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法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10(5).

[3]赵勇.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型教学的问题创设与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09,(9).

[4]任志芬.情感认同:思政课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因素[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8,5(11).

猜你喜欢

概论我院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