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锁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思考*

2012-08-15

外语与翻译 2012年3期
关键词:连锁高职专业

陈 璐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江苏常州213001)

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开设至今已经连续招生好几年了,招生规模比较稳定,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的过程中,一方面我们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另一方面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掌握人才需求最新动向,再此基础之上我们根据专业建设委员会企业专家的意见,完善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专业人才需求状况。连锁专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根据其专业特点,对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的融合做了一些分析,本文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论述:

一、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研究的背景

2009年国家商务部提出,自主创业成功率不到10%,加盟连锁创业的形式成功率高达80%以上。因此在连锁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一方面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合连锁企业需要的连锁毕业生;另一方面以创业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根据上述数据显示,连锁专业在专业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入了创业模块,一方面是适应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创业是解决就业的有效途径之一。很多高职院校,为将创业模块的内容更加丰富,在连锁专业计划中不仅仅加入了创业实务理论课程,还有专业课程连锁经营实务、门店运营与开发等课程作为支撑,另外还有第二课堂作为有效实施创业理论的实践平台[1]。

二、连锁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具体实施的情况

(一)大一入学专业教育中体现创业教育,合理的规划大学生活,培养创新、创业意识

近两年来,高职院校学生群体基本是在1990年-1992年出生的孩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90后,90后孩子的特点:个性较强,喜欢挑战自我,根据毕业生就业状况,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在毕业实习生中想创业、正在创业同学的比例逐年上升。在校生中有一些学生通过代理、网店的形式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因此,在新生刚入校的时候,实施专业教育融入创业教育,以“典型创业案例”吸引同学的注意,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以学长创业的经历鼓舞同学,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同时让他们明确创业的艰辛。

根据连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告诉同学们大学三年的课程安排,以就业、创业为导向,明确今后的就业岗位,合理的规划大学生活,树立专业认同感,学会学习,掌握方法,为就业和创业奠定基础,在学习和工作中培养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大二专业课程教学与创业教育有机结合,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将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中心环节,连锁专业在实施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其一是深化教学内容,在专业教学内容中融入学生创业意识与创业心理品质的训练与培养,将创业精神的教育和创业实务知识的普及作为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主要体现在连锁经营实务课程中,在以加盟连锁章节的授课过程中,让学生明确如何选择加盟项目,作为加盟者应具备哪些素质,如何加盟等技能点;其二是课程体系改革,在专业方向模块中增加创业模块,以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新型劳动者为导向,立足创业与专业相结合,围绕创业要求,一方面与创业成功人士联系共同探讨课程内容,系统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基本的创业技能,另一方面以软件操作丰富学生创业知识,明确创业流程,积累创业经验[2]。

学生进入到大二阶段,在专业基础课程学习的基础之上增加了专业技能课。在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结合第二课堂,积极开展创业实践活动。首先,将创业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范畴,推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融合渗透。通过举办创业讲座、参加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创业教育社团等形式多样的课外创业文化活动,促进学生创业群体的沟通和交流。与此同时,学校利用百草根形式拓展学生们的创业平台,锻炼学生专业能力和工作能力。于此同时,积极参加市教育局举办的创业之星比赛,增加学生创业体验;其次,学校切实加强校内外创业基地建设,解决大学生创业实践的空间问题。在取得创业大赛比较好的成绩的团队可以优先考虑进入创业园区,实施他们的创业项目,使得项目得以实践,培养学生们的创业能力。

(三)大三毕业实习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创业成果显著

学生经过了两年的大学生活,明确自身定位,就业前对自己的综合能力分析以后,一部分学生树立了先就业再择业的观点,一部分同学怀着满腔的创业热情,自己开店实现创业梦想,即使失败也为将来积累经验。对于刚刚踏上社会的同学们创业方式主要是开网店、代理、子承父业、小规模的服装店、便利店等。

连锁实务课程开设针对于营销和连锁专业的学生,根据毕业生信息资料的统计,学生创业的比例较以往相比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连锁某班的创业比率达到了8%。

三、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创业教育的实施对象群体比较窄

根据我们营销、连锁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从创业比率来看,虽然相对较高,营销专业6%,连锁专业8%,但是辐射面不广。所以创业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的成效并不显著,学生创业群体由于经验、资金等因素,真正实现创业的学生不多。因此学生在接受了全面系统的创业理论知识后却无法在毕业后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因此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的实施效果不明显。

(二)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有效实践有一定难度

连锁专业在实践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过程中在有一定的难度,具体体现在学生选择的加盟项目,对于一些奶茶店等小规模的加盟店,资金投入不是很多,学生实现创业的可能性比较大,但是对于一些投入比较大的加盟项目如酒店、餐饮、教育连锁项目,虽然收益很丰厚,总部有专门的技术指导,项目实施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但是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那么多的资金投入,因此在有效实现加盟项目的创业可操作性相对欠缺。

(三)适应创业教育的师资缺乏

现在高职院校中的教师,虽然具有“双师”素质的比例大大增加,但有创业经验的少之又少,并且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大多是专业全职教师,没有过多时间从事创业实践活动,对于创业教育,只能是纸上谈兵。

四、高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途径

目前,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人才质量观在我国高职院校越来越受重视,实施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已经成为必然,其融合的途径考虑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中心环节,是实施人才培养的路线图。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高职教育要树立全面的创业教育观,注重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和整体设计,把创业型人才培养与高技能型人才放在同等的位置,探索高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制定新的创业型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从“就业导向”向“创业导向”转变,把培育具有创新能力、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人才作为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贯彻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全过程。做到创业教育进计划、进课堂,贯穿在学生入校直至毕业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使创业型人才培养成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1.深化教学内容

科学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机制,实现理论教学和创业实践相结合,目标要在专业教学内容中融入创业知识,培养学生创业意识与创业心理品质的训练与培养,将创新能力的塑造和创业实务知识的普及作为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具体做法上,可探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如案例法、培训讲座、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等,培养学生对创业的兴趣;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锻炼,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和主动参与创业的兴趣;坚持通过软件、第二课堂、参加创业计划大赛、创业之星比赛等等模式实施教学,增加学生的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

2.加强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体系改革是实施创业教育的重点,目标要在现有专业课程体系中融入创业教育课程,以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学生为导向,立足创业与专业相结合,与特许经营人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帮助有志于创业的同学提供平台,实现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的无缝对接。

(三)建设适应创业教育需要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开展创业教育的基础,而创业教育归根到底是创新的教育,广大教师必须解放思想,转变教育观念。为此,一方面可以选拔具有创业意识的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创业教育专业培训,增强教师的创业实践教学能力。鼓励教师实地创业,给予奖励,或支持具有创业潜质的教师从事创业实践活动,熟悉市场运作,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践指导。另一方面,从校外聘请一些成功的创业者、企业家、创新专家,作为“创业导师”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同时通过学生么比较熟悉的学长们的创业经历进行创业教育的示范教学或研讨,交流创业教育经验,着力培养学校“本土化”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五、结语

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不仅仅局限在每个学生实现创业梦想的方面,而是以培养一种适应社会发展的人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业教育是新时期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将连锁专业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创新学生就业观念,拓宽就业途径,提高大学生应对就业压力的综合能力,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具有重大的意义。

[1]钟慈方.高职院校实施创业教育模式探讨[J].科技创业月刊,2006,(8).

[2]邓泽功.创造能力与创业实践[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连锁高职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注零售连锁空间打造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库里受伤的连锁效应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有壹手——重新定义快修连锁
上海联新:台资的连锁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