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中小物流企业员工培训现状及对策研究①

2012-08-15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运输管理学院宣玲玲瞿丹

中国商论 2012年20期
关键词:物流培训企业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运输管理学院 宣玲玲 瞿丹

1 中小物流企业开展员工培训的重要性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就是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而员工培训工作又是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重要内容。物流企业,作为物流服务的提供者,特别是中小物流企业应该尤其重视企业员工培训。

一方面,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技术更新越来越快,特别是物流行业的新知识和新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物流业的职业半衰期越来越短。物流企业,特别是硬件资源处于弱势的中小物流企业,若要在竞争中不断创新和发展,就必须进行员工职业生涯教育和训练,以确保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技能的更新。例如,在我们的调研中发现,浙江省大多数中小物流企业对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高投入了极大热情。信息化建设,是由先进的物流设施设备和信息软件技术应用共同组成的。这些先进的物流设施设备和物流信息软件是建设物流信息化的必要条件,但是,能正确使用这些硬件设施和应用软件的物流信息人才才是物流信息化建设的决定性因素,才能真正使企业产生所期望的效益。企业员工的服务质量,信息化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应对外部环境的变革能力等等,都会对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效果产生直接和决定性的影响。这就要求中小物流企业对员工进行相应的训练和教育,以适应新知识、新技术的发展,从而提高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提高中小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另一方面,对于职工个人来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快,现在的世界越来越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员工个人也需要不断补充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现在的学习型社会。同时,物流管理的复合性质也需要物流从业人员(特别是知识型、技术性员工)融管理、技术操作及研究于一体,这就需要企业通过不断地培训以充实、丰富员工的物流知识和职业技能,也能帮助员工实现职业发展和晋升,以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需要。

2 浙江省中小物流企业员工培训现状分析

本课题组在浙江省中小物流企业调查中发现,大多数中小物流企业并没有有效开展员工培训工作。大多数中小物流企业还没有形成和发展战略相匹配的培训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很少培养人才,大多是“榨取式”使用企业员工。

这种现象的产生有三个主要原因:第一,有些中小物流企业培训经费不足,许多中小物流企业在只有少量资本的情况下运营相关物流业务,所以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员工培训;第二,有些中小物流企业更追求短期利益的快速增长,认为人才培养的成本比直接招聘的成本要高,所以他们更倾向于引进人才,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培养人才;第三,有些中小物流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对员工的企业忠诚度有所持疑,怕自己花钱培训的员工有了本事就跳槽到其他企业,培训就成了赔本的买卖。这三个原因导致中小物流企业很少给企业员工提供知识学习、技能培训的机会,忽视、无视企业员工培训的价值和重要性,企业从业人员的后期教育得不到保障,这难以适应现代物流快速发展趋势对从业人员提出的要求。在我们的调研中发现,很多中小物流企业的从业人员,特别是一线员工和基层管理者,甚至有些中、高层管理者,对现代物流的认识还很肤浅、不完整,譬如,很多人认为物流就是“运输、搬运”, “使用条码” 就实现了物流信息化等等。这些都说明中小物流企业缺乏对企业员工的物流新知识、新技术培训和教育的投入。

少数中小物流企业虽曾进行过员工培训,也大多是短期行为。由于这些中小物流企业本身规模较小、固定的培训资金不足、很难保证培训的时间、地点,造成培训工作比较随意、训练模式比较有限、培训内容主要考虑企业业务运作的紧急需求,没有计划性、系统性。例如,在我们的调研中,发现有十几家中小物流企业为了对接浙江省物流电子枢纽而进行突击培训,有些企业选送的参加培训人员甚至是财务人员、营销人员。中小物流企业缺乏科学的培训识别手段,不适当的员工参加不适当的培训导致他们在知识和技能上没有改善,也难以为企业带来真正的效益。

3 浙江省中小物流企业员工培训管理对策

企业员工培训是中小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重要内容,加强和改善中小物流企业员工的培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建立健全企业培训机制

中小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应该充分认识到加强物流工作人员的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处理问题的能力训练,是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符合企业与员工双方的利益。物流行业本身是物流理论和先进物流技术快速发展的行业,中小物流企业需要重视现代物流知识、现代管理理念、先进物流技术的传播。物流基本理论和先进物流技术的应用研究是中小物流企业企业主对企业经营环境和本企业状况进行判断的根据;对于普通员工,培训物流作业技术、工作方法可以提高其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普及现代物流知识可以提高员工素质。

所以,浙江省中小物流企业应该做好企业员工(特别是知识型、技术型员工)的培训工作,要制定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员工培训开发计划,建立和完善企业培训机制。

(1)要把培训当作投资,增加培训经费预算。(2)针对不同员工的特点和工作需要制定培训计划,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不同层次的员工组织培训。(3)要制定员工培训学习成果奖惩制度,以保障培训工作的有效性。例如,开展内部培训时,对企业内部培训师颁发荣誉证书,给予奖励或补助金;受到培训的员工其学习效果与其考核奖金、职位晋升挂钩;对取得学习成果者,如物流师、高级物流师、在全国性物流竞赛中获奖,给予一定的奖励和津贴等。(4)要建立培训效果反馈机制。培训效果反馈和培训绩效评估,可以让中小物流企业看到培训成本和收益的关系,继而能不断调整培训计划、培训方式、培训内容。

3.2 分层次安排培训活动

中小物流企业需要根据不同部门、不同类型的物流人才、不同的阶段,实施不同层次的培训教育,其内容要和实际需求、岗位工作实践相结合,以期取得最好的培训效果,使企业的培训投资收益最大化。

对于新入职员工,中小物流企业可以通过入职培训强化对新职员的导向活动,特别是企业文化方面的培训,可以使新职员尽快融入企业的价值观,深化企业忠诚。新入职员工是企业的新鲜血液,他们的工作技能和工作态度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前景。所以,中小物流企业通过各种入职培训,组织新入职员工进行业务研修和交流,使新入职员工感觉到自己的价值,尽快适应工作环境,掌握各种业务技能,进而能尽心尽力为企业工作。

对于在职员工,应该建立全员培训和重点培训相结合的原则。实施全员培训,就是提高全体企业员工的知识、技能、素养,保证企业以最大的速度发展;也要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优先培训最关键、最急需、最核心的人才。在大力培训一线员工的业务技能以适应高增长的岗位技能需求的同时,也要重点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

对于一般员工,需要加强物流基础知识、管理相关知识和物流新技术的培训。譬如,对现有仓库管理人员组织仓库管理方面的培训,如仓库管理技巧、仓储运作流程、物流运作原理和立体化存储技术等,这些培训有助于提高劳动效率。对于培训资金并不充足的中小物流企业,可以让工作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的中高层管理者,利用工休时间和工作间隙对一般在职员工进行培训。培训员工的物流基础知识、管理相关知识、物流新技术等,可以提高工作技能、开阔视野,并进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譬如,当客户、货主向员工询问货物集配、运输路线等问题时,物流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的员工就可以向顾客提供全面、详细的回答以使客户满意。加强员工的物流理念和先进的物流技术知识,还可以提高员工处理问题的能力。譬如,直接和货物、客户打交道的一线员工,对于商品养护、储位分配、存储环境控制若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便能及时向客户提出关于货物储存的解决方案,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对于管理人员,可以进行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战略水平的培养及训练,如物流观念更新、物流战略制定和实施方法等。对中高层物流管理人员进行物流观念的更新、物流战略决策、供应链管理与整合、国内外物流动态、企业物流动态、企业物流需求分析等培训,可以提高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譬如,针对业务部门的管理人员,进行物流行业发展动态、企业物流需求分析等培训,可以使其依据市场动态形势及商业信息分析市场状况、竞争情况等,从而迅速捕捉货源、开发客户并采取有效的营销手段。

3.3 多样化培训方式和内容

在培训方式上,中小企业物流可以采取长期研修和短期训练、学校培养和在职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加速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在培训内容上,中小物流企业要重视培训目标、培训立场不同,工作岗位、个人特点不同,有差别、有针对性地安排培训内容。

有条件的中小物流企业可以安排员工到正规院校或专业培训机构接受培训,这样会更加专业更加实用;培训资金预算不充足的企业,可以让那些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业务主管利用工作间隙和工休时间对新员工、一般员工进行培训。这种培训可以边做边学、边学边做,更加有利于员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步提升业务操作技能。

中小物流企业也可以多鼓励员工参加社会培训,利用业余时间丰富专业知识、充实自身。譬如,鼓励一线操作人员考取物流员或助理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鼓励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考取物流师或高级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相应地,中小物流企业可以制定并实施一系列激励政策,例如,给予员工培训费用报销、聘请具有职业资格的企业员工作为企业培训师、一定的荣誉和物质奖励以及职业资格津贴发放等措施。

中小物流企业还应该重视培训内容的多样化,不仅要有业务技能培训、管理技巧培训,而且也要有培养企业理念和企业文化方面的培训。企业理念培训可以提高员工自身素质,提高服务质量;企业文化培训可以将企业价值观渗透到员工个人价值观,并进而提高企业忠诚度。

[1]周文成.人力资源管理:技术与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宣玲玲,刘欲晓.论中小物流企业以非物质手段激励员工[J].物流科技,2011(11).

[3]傅端香,石美遐.基于胜任能力模型的物流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培训系统的构建[J].物流技术,2010(5).

猜你喜欢

物流培训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