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构建长江中游物流中心的对策思考

2012-08-15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程炼湖北省鄂州市葛店一中程霞

中国商论 2012年20期
关键词:物流业武汉物流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程炼湖北省鄂州市葛店一中 程霞

现代物流业是集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于一体的新型服务产业,是企业创造利润的重要源泉,是工商企业降低流通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城市功能,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武汉处于中国腹地的中心,我国中部的中心城市,其区域物流的发展对促进整个中部地区的崛起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加快武汉物流业的发展,对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实现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伴随着国内物流业的迅速崛起和蓬勃发展,武汉物流和运输市场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中部地区崛起要“开拓大市场,发展大流通”,要建设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统一市场和流通体系。

1 武汉市物流业发展现状

1.1 交通拥堵突出,物流成本高

武汉首先是过江通道缺乏,长江和汉江横贯市区,过江交通流量分布集中。其次,中心区人口密度大,交通流量过于集中在主要干道。最后,武汉城市内外交通衔接不畅,内外交通衔接已经成为一个很重要的交通问题,制约着物流业的发展。与东部沿海城市相比,武汉的物流设施规模偏小,现代化水平较底,物流设施盲目规划和建设,使得集散效果差,物流成本高。

1.2 物流市场竞争混乱

由于市场准入制度不完善,武汉物流市场主体混乱,大多数企业采取自营物流的方式。服务质量低,缺乏现代物流经营观念,经营规模小、软硬件设施水平较低,信息化水平不高,障碍了企业之间有效合作,降低了物流水平。

1.3 物流产业链薄弱,服务功能单一

武汉多数物流企业依然停留在低水平的粗放式、功能单一的物流服务阶段。比如,有的运输服务,在通达范围内也不能按照客户的要求配送到户;有的运输服务功能狭窄,只向单一客户提供配送服务。信息化、系统化、网络化等服务方面远远达不到客户的需求,没有形成物流供应链管理,无法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增值服务不强,物流产业链薄弱,无法做大做强物流产业。

2 武汉发展物流业的优势条件

2.1 武汉地理位置优越

武汉地处中国腹地的中心,以武汉为中心的高速铁路网全面形成后,从武汉出发到北京、广州、上海和重庆几个国家中心城市5小时内可到达,圈内几乎囊括了大半个中国,其中副省级以上城市就有16个,构成我国独一无二的5小时都市圈。武汉与其他三大都市圈的时空距离迅速缩短,将大大提速中部走向繁华的步伐。武汉作为中国中部的中心城市并在努力打造国家中心城市,已经形成了铁路、水运、公路和航空多维一体的综合运输网络,多个枢纽在大武汉重叠,武汉的区位优势最适合发展枢纽物流。

2.2 武汉恰逢国家多重政策叠加的机遇

党中央、国务院于2004年作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战略决策,相继出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及其实施意见。2007年12月,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9年12月,国家批准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09年3月,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发〔2009〕8号)明确了武汉在全国物流业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商务部也将武汉确定为全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2010年3月,国家批复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明确武汉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2012年5月,温家宝总理在视察湖北武汉时,明确表示大力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2012年6月,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省委书记李鸿忠在报告中,进一步明确表示大力支持武汉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

党中央、国务院和湖北省省委、省政府对武汉有多重优惠政策叠加,武汉的发展面临历史性的机遇。

2.3 工商业基础良好

武汉地处中国中部中心,武汉因商而立,以市而兴,具有浓厚的商业文化积淀。明清时期,武汉是中国“四大名镇”, 自汉口开埠通商,张之洞督鄂以来,武汉成为中国近现代工商业文明发祥地和重镇。新中国成立后,武汉成为重要的重工业基地,武汉曾经长期走在全国前列。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武汉工商业得到了长足进步,成为武汉市经济支柱产业。

3 武汉构建长江中游物流中心的建议

3.1 提升城市功能

2012年5月,温家宝总理视察湖北武汉,在表示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时,明确要求全面提升交通枢纽功能、产业带动功能、要素集聚功能以及服务、管理和创新中心功能,为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指明了方向。

城市功能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体现着一个城市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决定一个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分工、地位和作用。构建长江中游物流中心,武汉要着力提升城市功能。武汉可以发挥“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加快建设综合交通体系,强化全国综合交通枢纽的功能支撑。

3.2 构建物流信息平台

武汉大多物流企业普遍规模偏小,成本居高不下成为物流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究其原因,武汉物流业信息化水平低、物流资源分散、效率低下。目前,武汉应该着力建设面向全市整个物流系统的,集成化和智能化的物流信息管理中心。通过电子信息、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等先进的技术,加快物流的现代化进程。

3.3 理顺物流业管理体制

应该成立相应机构,协调各部门工作,负责统筹协调物流业发展,研究重大事项,解决重大问题,督促检查重要工作的落实。2011年,武汉新成立了物流局,这是理顺物流业管理体制的良好开端,武汉应该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理顺管理部门的职责,定期督察和考核,同时要提高管理水平,开展一站式服务,引导和提高物流服务水平。

3.4 培养专业物流人才

区域物流中心城市的建设需要大量的专业物流人才。武汉不仅需要具有现代化的物流服务理念的管理人才,而且还要有通晓仓储、运输、货代等企业的专业知识的实用技能型物流人才,这样才能适应一体化物流运作的需要。武汉可以联合在汉高校,建立起完善的职业培训体系,使得专业物流人才不断深化理论基础。在高校专业设置上,积极向教育部和湖北省教育厅申报,扩大设置物流等相关专业,大力培养现代物流专业人才。同时,我们还应进一步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引进国际化的物流理念和管理模式,培养现代化、国际化的物流师,推动操作人员持物流证书上岗。

3.5 实施整合战略,做大做强骨干物流企业

武汉目前在建、已签约和正在洽谈的投资额5亿元以上的重大物流项目有60个,近年来众多物流“大腕”纷纷在汉筹建区域物流中心。而武汉许多物流企业缺少提供一站式物流服务的综合资源,面对巨大的外部竞争压力,实施整合战略是物流企业突出重围,保障和壮大自我的首要选择。武汉要通过资产重组,实施整合战略,做大做强骨干物流企业,发挥信息化优势,建立一体化的物流网络,为业主提供优质服务,建设全国商贸物流中心。

[1]李青.论武汉市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的建设[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3).

[2]温泉.武汉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的思考[D].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09).

[3]周汉珍.对于加快武汉现代物流业发展问题的思考[D].长江论坛,2006(03)

[4]叶亮军.关于中部崛起与“大武汉”物流中心建设的思考[D].理论界,2008(03).

猜你喜欢

物流业武汉物流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交通运输物流业发展策略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宝鸡市物流业发展问题研究
西安市物流业发展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