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患者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

2012-08-15李娜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18期
关键词:桡动脉低血压心电图

李娜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是指运用导管技术,通过球囊加压扩展、机械切割、激光气化等作用及在冠状动脉内放置金属支架等方法,扩大冠状动脉内径,改善心肌的血液供给。该手术创伤小,术后无需体位限制及中断肝素抗凝治疗,降低了术后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但对于患者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常存在各种护理问题,如不及时发现,则会影响治疗效果。本院2010年12月至2011年月12月对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150例患者可能发生的护理问题作预见性评估,然后采取相应的对策,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行PCI的老年患者(>60岁)150例,男88例,女62例,年龄62~96岁,平均年龄(69.0±7.4)岁,心血管单支病变40例,双支病变82例,3支病变28例,共行球囊扩张112处,支架植入183支:存在心理问题(包括焦虑、紧张、恐惧)120例(80%),低血压10例(6.6%),伤口出血10例(8.5%),心律失常5例(4.2%),急性心肌梗死2例(1.7%)。

1.2 护理方法 ①心理护理:患者因缺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知识,对手术风险顾虑重重,出现焦虑与紧张心理,配合治疗与护理的主动性下降。精神紧张易诱发术中“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和并发“桡动脉痉挛”,增加手术风险。护士运用个性化的心理疏导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冠心病发病原因及介入治疗的目的和意义、手术方法、手术安排及安全措施;告知患者手术是在局麻清醒状态下进行的,有不适可以及时反映,使患者保持最佳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②低血压防治及护理:迷走神经反射引起的低血压表现为突然胸闷、心悸、恶心、头晕等,心率在1 min内降至40次/min或以下,血压降至90/60 mm Hg以下,甚至测不到等休克症状,由于禁水时间过长引起的低血压,表现为心率增快、出冷汗、脉搏细弱等。因此,术后应严密观察血压变化,了解患者主诉,每15~30 min测血压1次,当发现异常时即予中流量吸氧,遵医嘱予多巴胺5 mg静脉注射,伴心率慢者予阿托品2 mg静脉注射,并予以短时间内大量快速补液维持有效血液循环,予多巴胺200 mg加人5%葡萄糖250 ml内静脉滴注,直至血压稳定[1]。③心律失常的观察及护理:术后患者在24 h内须进行连续心电监护和记录,严密观察有无频发室性早搏、室速、室颤等,当出现频发室性早搏或室速时即予利多卡因50 mg稀释后静脉注射,室速可予电复律,发现房室传导阻滞时若使用阿托品等提升心率药物效果欠佳时可考虑心脏临时起搏,以确保心脏泵血功能[2]。④急性血管闭塞的观察和护理:患者回病房后应严密观察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表现,若出现心绞痛应即刻记录心电图并与术前心电图比较,及时遵医嘱止痛、镇静、扩张冠状动脉等治疗。周围血管栓塞是由于血栓脱落造成,表现为意识及瞳孔改变(脑栓塞)或不明原因的相应部位剧烈疼痛等,一旦发现,应立即予抗凝、溶栓乃至急诊手术治疗。⑤伤口出血的防治及护理:术后立即拔除动脉鞘管,用弹力绷带或止血器加压包扎。密切观察桡动脉出血情况及血肿情况,有效降低出血的发生率。

2 结果

120例心理障碍者情绪稳定、配合治疗;10例低血压经处理后恢复正常;10例伤口出血经对症处理立即出血停止,未引起严重并发症;5例心律失常经药物或电复律后均恢复正常心律;2例AMI经溶栓或PCI后症状缓解。

3 讨论

精神紧张是导致冠状动脉痉挛的主要原因之一,冠状动脉痉挛可导致急性心肌缺血、严重心律失常、甚至心肌梗死或死亡。因此,对于老年人应重视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尊敬、关心老年人及给予恰当的护理干预。

围术期熟练密切的护理配合及个性化护理措施,放松患者的紧张情绪,防止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因此,通过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实施正确的预见性术前护理和心理干预,术中积极配合手术医生操作,术后加强护理和健康指导,可以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提高介入治疗的质量。

[1]王丽江,王丽岳,程秀华.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异常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护理学杂志,2008,23(23).

[2]徐静,赵武.心脏介入诊疗致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7).

猜你喜欢

桡动脉低血压心电图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低血压: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大问题
《思考心电图之174》
桡动脉造影验证桡动脉变异的发生及其预测因素
经桡动脉入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桡动脉慢性闭塞危险因素分析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穿刺点渗血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