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科技旅游发展探析

2012-08-15王雅婧

科学之友 2012年18期
关键词:古建山西博物馆

王雅婧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科技旅游是指以科学技术为支撑,以各种科技资源为吸引物,以满足旅游者增长知识、开拓视野、丰富阅历、休闲娱乐等旅游需求为目的,融参观、考察、学习、娱乐、购物等活动于一体的一种专项旅游[1]。根据已有的科技旅游活动形式和不同的内容及构成,科技旅游开发可分为四种基本类型[2],即现代科技园区旅游、人工科技场馆旅游、自然现象景观旅游和古建文物遗迹旅游。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单纯的观光已不能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旅游要求,而科技旅游以其符合时代潮流发展的知识性、教育性、参与性特征,在旅游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山西科技旅游开发重点

结合国内外已有的科技旅游开发模式,针对山西科技旅游资源自身的特点,可以将山西科技旅游资源按以下四种类型进行深度开发。

1.1 博物馆旅游资源

山西现有各级各类博物馆147座,大多为综合性博物馆,藏品共121.2万件,其中,三级以上珍贵文物54 785件。近年来,有关部门除对现有博物馆进行整顿、充实、提高外,特别致力于建立多种类型的专题性博物馆,逐步改变博物馆品种单一的状况,为发展科技旅游创造了条件。例如,煤炭博物馆、盐业博物馆、化石博物馆等都有很好的开发前景。不过,目前山西各类博物馆的利用率还很低且利用方式落后,还没有能够很好地发挥其自身的价值。因此,应加强博物馆的利用率,加大其开发力度,特别是市县级博物馆的建设,应扩大覆盖面,使之成为公众特别是中小学生的科普教育基地,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

1.2 工农业园区旅游资源

目前,山西已开放了一些工业园区,例如,杏花村汾酒厂、大同晋华宫煤矿等,但都仅停留在参观的层面上,没有更深地发掘其潜力。还有很多工业园区未被充分利用,例如,太原清徐的制醋工艺。如今,农业生产的功能已从单一的生产演变为融生产、科技、旅游等多项内容为一体的综合体。因此,农业园区旅游也应成为开发的重点,特别是在城市郊区,农业园区旅游应成为中小学生学习农业科技知识、体验农业劳动的基地,使游客通过参观考察科研开发和工农业生产过程及产品展示过程,体验设计和制造的乐趣,增加自身的科技知识。

1.3 地质公园旅游资源

山西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地质现象留存丰富,其中不乏奇异的自然景观,因此,自然现象景观旅游开发具有较强的资源优势,尤其是地质公园资源的开发亟待加强。目前,山西共有国家级地质公园4处:黄河壶口瀑布国家地质公园、五台山国家地质公园、宁武万年冰洞国家地质公园、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国家地质公园。此外,还有很多独具特色的地质资源,如大同火山群、陵川王莽岭、平顺天脊山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开展“地质公园”的建立计划时,明确提到“更好地带动地方经济,积极地保护地质遗产”,可见,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兼有保护地质遗产和发展经济的双重任务。但目前很多资源未被开发,已经开发的项目也存在产品形式过于单一、雷同、缺乏趣味性等问题。因此,须充分调动各方资源,进行深度开发。

1.4 古建文物旅游资源

山西历史悠久,地表上留存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尤其是在古建方面。山西是中国各类古代建筑现存最多的省份,达18 118处,素有“中国古代建筑宝库”之称。在山西境内,有从北魏、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一直到民国时期的各类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其中,宋、辽、金以前的木构建筑占到全国现存同期同类建筑的70%.同时,山西还保存了大量木、石、砖、铁、铜、琉璃等建筑材料的古塔,总数达580多座。这些古建筑无不体现着山西古代卓越的科技成就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然而,山西至今却没有一所大型的“古建博物馆”,这些珍贵的古代建筑和古建技术至今不能得到集中展示。由于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游客参观时听到很专业的讲解。因此,如何发挥山西的优势,大力发掘古建文物旅游资源是一个重要课题。

2 山西科技旅游发展策略

近年来,山西省的科技旅游实现了成功起步,并且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与国内外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要想实现科技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制订科技旅游发展规划

科技旅游产业在山西省乃至全国都还处于起步阶段,企业规模较小,发展基础较差,经济实力不足,在这个阶段除了企业自身的努力之外,更需要政府的支持。首先,在政策上予以扶持。政府应在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中突出科技旅游业的产业地位,将其发展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其次,政府应对科技旅游发展进行宏观调控,避免盲目、重复建设。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实现山西省区域内的资源优化配置,逐步打造区域品牌。

2.2 加大科技旅游财力支持,营造良好投资环境

科技旅游是一种有很强社会公益性的新兴产业,因此,其发展理应受到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在财政税收方面予以一定的政策优惠。尤其是博物馆、科技馆等科技场馆,作为社会公共产品的一部分,本身就应由政府投资建设。另外,为普及全省科技场馆,政府应在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投资建设图书馆、博物馆等科技场馆,使全民都能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也为科技旅游发展创造条件。同时,政府应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建立有效的投入机制,以弥补政府财力的不足。

2.3 提高科技含量,增强科技旅游吸引力

科技旅游的吸引力重在其科技含量。只有做到旅游产品有足够的科技含量,游客能够有所收获,才能保持其持久的生命力和吸引力。目前,我省已开发的科技旅游产品主要是陈列科技成果和科学设备,产品设计没有新意,并且缺乏对原理和知识的说明,吸引力不足。相关部门应设立旅游专项科研资金,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开发科技含量高、参与性和趣味性强的新产品。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使游客在感受技术带来的乐趣的同时,能够轻松地理解和接受相关的科技文化知识。

2.4 加强科技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

科技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要想长期健康发展,需要大批专业人才的支持。这些人才包括有创新意识和超前意识的产品开发设计人员,能适应科技旅游特殊要求的管理人员以及具有专业知识的导游人员。要解决科技人才短缺问题,就要充分发挥大专院校的作用,通过设置新专业、增设专业课程等途径培养相关专业人才。成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职业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以适应科技旅游发展的需要。

2.5 创造科技旅游需求

科技旅游是以增长知识、扩展视野为主要目的的,因此,社会公众对于学习了解科学技术的热情就直接决定了科技旅游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要引发旅游者参与科技旅游的兴趣,首先要营造学习科学、认识科学、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的社会氛围,使公众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才会积极地参加科技旅游活动。各科技旅游单位可以适当举办一些公益性的科技宣传活动,制作一些宣传广告,让科学技术走向寻常百姓家,提高公众的科学兴趣,从而增强科技旅游的吸引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潘子欣.广东科技旅游发展探讨[J].广东科技,2007(8):49-50.

[2]李廷勇.论科技旅游[J].山西大学学报,2004(2):66-70.

猜你喜欢

古建山西博物馆
我在山西等你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三晋古建
山西叹五更
古建军
博物馆
高平古建 四个全国第一
千年古建看高平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