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落实建筑施工临时用电安全规范

2012-08-15董绪明刘效国武银凤

科学之友 2012年18期
关键词:建筑工地配电箱箱体

董绪明,刘效国,武银凤

(中国航空港建设第八工程总队,辽宁 沈阳 110015)

行业新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以下简称“新标准”)自2005年7月1日起实施,同时原行业标准JGJ46-88(以下简称“旧标准”)废止。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何加强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管理,严格执行新标准,减少用电事故的发生,已成为保证施工安全的重要环节。

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实施难度较大的原因

主观原因是项目经理及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认为临时用电是临时的,对安全用电知识不予重视,对已实施7年之久的新标准了解不深入,仍用旧标准。在实际检查现场中,临时用电存在诸多安全用电问题。客观原因是施工现场存在临时性强、用电量变化大、设备流动位置不确定、环境差、危险性大等因素。

2 从技术角度归纳新标准有关规范中强制性条文

(1)明确规定在施工现场专用的供电系统中应用的三项技术原则:一是实施TN-S接零保护系统;二是实行三级配电系统;三是实行二级漏电保护系统。

(2)强调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经编制、审核、批准部门和使用单位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3)增补对外电线路搭设防护设施和对易燃易爆物、腐蚀介质、机械损伤防护措施的决定。

(4)补充在接零保护系统中,保护零线的设置以用相线、工作零线、保护零线绝缘颜色的规定,补充按滚球法确定防雷保护范围的规定。

(5)增加配电室照明设置的规定。

(6)增补电缆线路电缆选择原则和敷设方式、方法的规定,以及五芯电缆应用原则的规定。

(7)增补配电箱、开关箱箱体结构和电器配置与接线的规定。

(8)增加电焊机设置二次触电保护装置,频繁操作设备设置控制器,以及对手持电动工具进行绝缘检查的规定。

(9)增补使用安全隔离变压器的规定,以及灯具与易燃易爆物之间的安全距离和防护措施的规定等。

这些修订的内容是根据建筑工地现场实际情况而制定,进一步保障了用电安全,是防止触电和电气火灾的重要安全技术措施。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部分施工企业、监理单位、项目部安全管理人员对新标准的熟悉、掌握和应用方面做得比较差,有部分工地还在执行旧标准,甚至部分建筑工地在施工现场违反新标准中强制性条文的规定,擅自违规违章用电。

3 建筑工地施工临时用电常见的问题

第一,施工现场缺乏专业的电气技术人员,没有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或者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不全面,针对性不强,不能指导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人员只凭经验架设线路,配置设备,造成用电不合理。

第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未实行三相五线制或者采用4+1电缆方式和三级配电二级保护制。

第三,用电系统混乱,把配电箱作为开关箱,直接控制多台电器设备。配电箱、开关箱采用的材料材质差,隐患多;箱体设置位置不当,周围乱堆建筑材料,操作维修极不方便;箱体尺寸小,箱内电器紧靠;箱内没有设隔离开关;电器装置安装在木板上;电器裸露,破损较多,部分缺少闸盖;配电箱、开关箱标识不清,出现紧急情况易造成误操作;箱体引出线随意,有的从侧面进入箱体,有的直接从箱门口进入,箱体无防雨措施,雨水极易进入箱体;箱内杂物多,一闸多用,分配电箱与开关箱、开关箱与用电设备距离较远,不符合规范要求。

第四,配电线路架设在外脚手架或井字架上;电缆线拖地,私拉乱接;电缆线路埋设深度较浅或者没有覆盖细沙,埋地电缆引出地面未加保护套管;电缆接头防水性能差;架空线路的电杆没有采用混凝土杆或木杆;电杆杆径细,埋地深度浅,长度不符合要求,档距超过规定,致使电线弧度大;电杆的终端杆,转角杆没有加装平衡拉线,电杆上缺少绝缘子,横担上线路排列混乱等。

第五,工地现场照明系统设置随意,工地工棚大多低矮,线路高度小于2.4 m的没有采用安全电压供电;照明线路及灯具随意搭设;照明线路未采用专用回路,电线采用软线,破皮老化,绝缘差;生活用电私拉乱接现象较多,电源线中的保护零线不接或随意截断等。特别在夏天、雨季或抢工期阶段,建筑工地现场临时用电比较混乱,不安全,对用电设施的验收、定期检查方面执行得比较差。

4 结束语

各施工企业项目经理、安全管理人员、电工及监理单位的安全监督人员都应认真学习新标准,掌握并熟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技术、规范及标准,加强日常用电管理,避免违章用电现象发生,不断提高建筑工地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控制水平。

猜你喜欢

建筑工地配电箱箱体
建筑工地更需“硬核防疫”
如何做好建筑工地规范化安全管理
建筑工地坠楼案
一种分束玻璃纤维拉丝机
建筑电气安装中强电配电箱的常见通病分析及防治措施
照明配电箱的安装及使用注意事项
名家涂鸦
夜光配电箱
一种带支撑架的合页
基于ANSYS Workbench 的ATB260 减速器箱体模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