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如何围绕城市园林发展,提高园林职工科学素质

2012-08-15陈延东

科学之友 2012年18期
关键词:园林职工单位

陈延东

(大同市大同公园管理处,山西 大同 037008)

大同市大同公园管理处作为城市公园绿化养护管理单位,近年来,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处工作,以建设“活力园林、实力园林、魅力园林”作为工作主题,以人为本,求真务实,不断更新观念,努力打造一支学习型、创新型、实干型的高素质园林绿化职工队伍。

1 师资队伍建设

单位职工培训效果取决于培训管理的各方面,而最为关键的在于培训师资队伍。培训师资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培训效果的好坏。一是抓好培训师资队伍的“海选”。对师资队伍人才的选定,可在单位全体人员中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选拔。选拔过程可分为自愿报名、初选、试讲、评估等环节,最后择优确定。二是需要领导高度重视。通过现场检查,突显了单位领导对培训工作的高度重视,培训工作得到长足发展。特别是主要领导建立了每季度培训例会制度,专门研究培训工作;并不断加大对培训的投入力度,参加培训部门的教师座谈会、培训班开班仪式和培训等,并能针对员工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有助于提高员工素质和技能的实用培训活动。这些不仅体现了单位领导对培训工作的高度重视,同时也为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三是注重条块化或模块化分工。由于单位培训师是从内部挑选,平常各自负责某方面的工作,存在知识面相对固定的因素。笔者认为,培训师的培训内容应进行条块化或模块化区分,与其日常业务相对应,这样更能体现其优势的一面,突出培训的“实践性”。

2 创新职工培训

2.1 遵循“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

按照“需要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实行“菜单”自助式培训。为确定培训“菜单”,开展培训需求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内容分为个人需求、组织需求、意见和建议三部分。采取实地发放问卷调查表和开展网上问卷调查这两种形式进行,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汇总整理,摸清了职工的培训需求情况。在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围绕科学发展观,在提高职工能力素质、能力建设等方面精挑细选了多种培训专题。

2.2 教师是关键

我们面向全市乃至全省,精选高层次、最合适的优秀人员担任培训教师。聘请的教师中,有市委市政府部门领导、业务骨干,也有园林绿化方面的专家学者,建立起了一支专职教师与实际工作者相结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采取“参与式培训法”,即小班授课,以小组研讨式为主,团队协作为核心,将思考与提高能力贯穿学习的始终。由过去以死记硬背考知识为主转变为以考察学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建立“坐签式、实名制”考勤与网络、小组评比相结合的管理办法。每天都要评出最佳创意小组、最守纪律小组、最佳心得小组、最佳状态小组,对表现好的,要予以表扬。由于培训内容切合每个人的需要,加上培训形式新颖活泼,因而能将学员有力地吸引在课堂上,大家唯恐耽误每一节课,唯恐学习受到损失,培训纪律出奇的好。

2.3 培训方式灵活多样

为有效缓解工学矛盾,我们采取“阵地战”与“游击战”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实行集中学理论,现场练技能。对于一些集中性、普遍性的理论问题,采取内训师集中授课的方式进行培训。举办以建设“活力园林、实力园林、魅力园林”为工作主题的职工技能普考,利用晚上和周末等工余时间,分3个专业4个教学点对一线职工进行集中强化培训。对职工日常工作中的岗位技能提高培训,则采取“游击战”的方式,充分利用工作现场机会,开展课堂活动,方式灵活多样,节约了培训成本,提高了培训效率。

2.4 狠抓培训效果

2012年我们加大了对培训效果的管控和考核力度,改变了过去只重视培训过程、不太注重培训效果的做法,进一步创新培训考核机制。对凡是超过3天以上的培训活动,无论是由基层自行组织,还是管理处层面集中组织,均由人事部联合职能部门对参训员工进行严格的培训效果考核,对参培人员的工作效果进行跟踪监督,掌握学以致用的情况,并根据效果改进培训方法,以结果管理过程,确保所有培训活动的可控和在控。对所有培训活动开展网络评教评班,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办班水平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年终评选先进教师的依据,从而增强了教师的责任心和压力感,促使教师认真研究员工的培训需求,精心制作培训课件,努力提升教学质量。

另外,在培训职工时,除了考虑岗位需要,也要考虑职工自身特点,因势利导,把岗位需要和职工需求结合起来,做到在受训职工选择中注重资质、潜质,挖掘潜能。刚到单位的新职工特别是应届大学毕业生,对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工作环境还不熟悉,针对这一情况,大同公园管理处制定了包括单位发展史、园林文化、工作方法、工作步骤、内容、目标专业知识与技能、工作流程等多种培训内容。

3 严格考核制度,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将教育培训与职工晋升挂钩,实行凡训必考、凡用必考、凡岗必竞,把培训结果作为提拔任用、岗位调整、选贤任能、安排工作的重要依据,实现工作离不开学习、进步离不开学习、荣誉离不开学习、竞岗离不开学习。同时,积极推行能级管理,以能定岗、以岗择人、按岗计酬,迫使每一位干部不学不行、非学不可,努力营造一个无人不学和终身学习的浓厚学习氛围。

4 科学设置培训内容

要走出大而全、“一锅煮”的老路,增强学习培训的针对性。要以“用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为基本原则,确保学有所用、用有所学、学以致用。比如抓住秋季植树的关键时期,组织职工进行树木修剪与树体固定技术培训。培训由专业人员在栽植现场对苗木的修剪整形、栽植朝向、填土围堰、架杆固定等进行详细的讲解后,由园林职工进行实地操作,并由专业人员给予指导和点评。启发职工思考并提出建议,营造浓厚热烈的学习氛围。由单位负责同志担任召集人,积极引导启发职工针对当前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不足,进行认真的思考和讨论,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通过思考和讨论,职工初步领会行动学习的魅力和实效性,为培训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智力支持。此外,要组织职工参观讲解,营造务实高效的实践氛围。经过理论积累,把理论学习物化为实践成果。由培训负责人带领参训学员参观并进行详细讲解。

5 合理选择受训职工

在选择职工的培训上,必须充分体现出“合理”二字,才能达到培训的效果。一是全面性。对于单位发展所需的基础性知识和每个职工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操作问题,必须全员培训,人人掌握,不搞选择,否则就会失去培训的初衷。二是针对性。合理选择培训对象还表现在贡献性方面。所谓“贡献性”,就是要把职工对单位发展所作的贡献作为选择参加培训的参考要素之一。目前在单位培训方面,把贡献性作为选择参训对象的要求考虑还不多。但把贡献性作为参加培训的要求予以考虑,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于促进培训效果意义重大:其一,把贡献性作为参训要素,可充分体现单位管理的价值观,是对那些为单位作出贡献人员的充分肯定,能进一步激发他们工作热情;其二,把贡献性作为参训要素,更能充分体现培训的重要性,突出职工珍惜参加培训的机会,认真学习,提升培训的效果。

总之,职工培训关乎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关乎单位的做大、做强,要从发展单位的战略性高度来重视职工的培训,突出从单位当前发展入手,结合单位长远发展和职工自身发展,既要体现系统性,又要着重针对性。不断更新观念,积极创建学习型单位,努力打造一支学习型、创新型、实干型的高素质园林绿化职工队伍,着力引导职工树立“学习为本”“团队学习”“创新学习”“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等思想,努力营造兴绿的沃土、创业的乐园。

猜你喜欢

园林职工单位
清代园林初探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Theme Analysis on Pursuit of Friendship in Oliver Twist
长度单位
An Account on “Yoknapatawpha”
一心守护青年职工安全的“郑安全”
青年职工的贴心人
富民县总工会:“职工技协”谱新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