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生态住宅小区

2012-08-15高鲜花

科学之友 2012年18期
关键词:太原市住宅小区屋顶

高鲜花

(山西大族环球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1)

1 生态住宅小区的设计理念

城市居民高节奏的工作使人感到紧张和压抑,在经历了城市中的繁华后,反而更加向往能有个放松心情、恢复体力、舒适健康的环境。在全球倡导低碳生活、保护生态环境的大背景下,生态城市、生态生活小区就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如果要建设一个生态化的住宅小区,有些自然生态要素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一定地域的气候要素是相对不变的因素,如风向、阳光、雨量、温度等,而自然生态要素与住宅小区空间结构、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建筑材料的使用均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麦克哈格(Lan Lennox McHarg),英国著名的规划师,他的“设计结合自然”的理念,为生态化城市的设计建立了一个新标准。他认为:“如果要创造一个善良的城市,而不是一个令人类灵性窒息的城市,我们需同时选择城市和自然,不能缺一。两者虽然不同,但互相依赖;两者同在,能提高人类生存的条件和意义。”麦克哈格的这个观点既不侧重设计,也不侧重自然本身,而是把重点放在“结合”上面,体现了人类与生物合作的伙伴关系。这种理念寻求的不是武断的硬性设计,而是充分利用自然提供的潜力。

要把生态学的理念运用在城市设计上,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①生态系统可以承受人类活动所带来的压力,但这承受力是有限度的。因此,人类应与大自然合作,不应只向大自然索取。②每个生态系统要去寻找其最适合自己的环境,然后使自己和环境融合在一起,创造和谐的生态环境系统。

山西省太原市东山片区,太原市政府将其定义为高端低密度生态住宅区,它运用了生态学的理念,是设计结合自然的一个很好的案例。东山片区,东北高、西南低,住宅区以别墅为主,依山而建,配套设施齐全,大量开发绿化空间,如生态植物园、人工湖等。法式风格的设计,如三段式的立面、孟莎式坡屋顶、老虎窗、廊柱等,都体现了建筑的恢宏大气、典雅。

2 生态住宅小区的结构体系

党的十八大将“创建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美丽中国”写入党章:“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城市、生态住宅小区就是与生态文明时代相对应的人类社会生活新的空间组织形式,即为一定地域空间内人、自然系统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人类住区。生态化结构体系的运营显得迫在眉睫。对于生态化住宅小区,我们提出以下主要结构体系:

2.1 屋顶绿化系统

住宅屋顶通过加建“U”型混凝土板槽,覆土200 mm以上,进行全面绿化。200 mm深的覆土可满足草皮、花卉的种植,从而极大地改善了住区的气候和景观环境。太原市柳南商贸住宅楼顶的花园很好地展现了屋顶绿化系统,据统计面积有2 000 m2,目前,太原市屋顶绿化总面积约8×104m2,相当于漪汾公园的绿化面积。屋顶绿化,既可增加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净化周围环境的作用,又能有效截留雨水,延长防水卷材的使用寿命。

2.2 窗墙保温系统

住宅墙体采用在普通墙体材料中加入一层保温材料,外窗采用在一般外窗外增加一道平移式遮阳窗。如太原市小店汾东新区的天赐康缘住宅小区,外墙采用钢丝网架聚苯板现浇混凝土外保温系统,将钢丝网架聚苯板放置于剪力墙外模板的内侧,后与墙体一次浇筑成型。窗墙保温系统的有效使用,既降低了人们对电、空调等取暖设施的依赖,又节省了能源,保护了环境。

2.3 屋顶雨水收集、贮存与处理系统

屋顶“U”型混凝土板槽底部铺设一层砂石过滤层,通过“U”型板槽集水及底部过滤层过滤,并通过管道贮存到住宅地下层的蓄水池中,利用泵把水送到每户,可作为清洁用水,这样就节省了自来水的用量,对缺水的城市也是一举两得的事。太原市龙观天下住宅小区,设计得非常科学合理,在小区的最低处,建了一个150 m3的储水井,并在屋顶装有雨水收集管道,路面铺设透水砖,雨水经过滤后进入储水井,收集完成,年雨水量收集约为5 000 m3,有效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

2.4 地源热泵技术系统

地源热泵技术是把浅层地能进行供热制冷的新型能源利用起来的技术。利用了地下土壤巨大的蓄热蓄冷能力,夏季地源把地下的冷量从地下土壤中转移到建筑物内,冬季再把地下的热量转移到建筑物内,一个年度形成一个冷热循环。地源热泵系统能使地热资源一年四季相对稳定,比空调系统要节能和节省运行费用40%~50%,且没有环境污染,系统安装在室内,可避免损坏,较为环保,能效高,更可靠,寿命长。

例如,太原市万国城MOMA位于长风桥西路南,为城市的核心区,区位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东侧毗邻汾河公园,自然景观非常好;与山西国际会展中心及南部商务办公区共同构成长风文化商务区,人文环境也非常好;在不使用空调、暖气的情况下,使住宅室内温度全年保持在20~26℃,室内相对湿度在30%~70%,室内声环境35~45 db,地源热泵技术系统的运用,使其达到恒温、恒湿、恒氧的效果,可谓是生态人居的理想之处。另外,太原市东山低密度生态住宅区也运用了此系统。

2.5 分质供水系统

在住宅区铺设双供水管道,增建自来水深度处理和污水回用设施,实现小区区域内部的分质供水。分质供水系统的配置,可使水资源得到合理高效的利用,做到低质低用、优质优用,降低水处理成本,节约水资源。

2.6 太阳能热水器的利用

利用设在屋顶上的太阳能集热片,按时或按需为住户供应热水。目前,家庭用玻璃真空集热管太阳能热水器效率比20世纪80年代初使用的金属管热水器热效率要高得多,晴天时平均每平方米可产60~70℃热水60 m3左右。所以一般家庭只需光面积为1.5~2.0 m2的热水器即可满足要求,国外经验表明,采用太阳能热水器系统所花费的资金加上所节约能源的价值在3.5年后就可与采用电热水器所耗费能源的价值持平,之后太阳能热水器的经济性就十分明显了。

2.7 人车分行系统

人车分行系统,首先在纽约郊区的雷德朋居住区实施,是在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提出的。人车分行系统设计的原则,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①汽车通路与人行通路空间上分开,设置两个独立的路网系统。②汽车通路分级明确,可以枝状尽端路或环状尽端路的形式伸入到住宅单元的入口。③在汽车通路周围或尽端设置停车位及其回车场地。④人行通路贯穿小区内部,与公共绿地、活动场地、配套设施串连起来。

山西省太原市汇隆花园,住宅楼坐落在不同标高的台地上,利用自然地形,车行通路外围环绕并伸入每栋住宅楼,住宅楼之间设置了宽敞的步行休闲带,车行通路的设置不切断步行通路。可见,人车分行系统很好地处理了静态交通与动态交通之间的关系,使居民日常出行安全、便捷,日常生活安静、舒适。

通过这些系统的运营,且根据2006年太原市政府提出的南移—西进—北展—东扩的战略布局,充分合理地利用和营造当地的生态环境,提高了人居环境质量,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从而促进了生态人居的可持续发展,让人们充分感受到高科技系统带来的舒适惬意的居住感受。

3 结论

生态住宅小区的建设,应以国情为基础,以适用、创新为出发点,以达到综合用能、多能转换、立体用地、自然空调、立体绿化、生态平衡、持续发展、美感、卫生、安全的生态可持续建筑为目标。可持续人居环境是一种相对的概念,通过改变人类行为方式、规划设计思想以及城市管理运行方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对资源的耗费,在地方特定技术的框架内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限制在最低水平。可以理解,在不同的地方,由于相关条件各异,生态化的方向和程度都可能会有所不同。

[1]周俭.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2]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M].第2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太原市住宅小区屋顶
借“光”生财的屋顶
太原市为农村寄递物流补“短板”
住宅小区的建筑电气设计探析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住宅小区岩土勘察分析与评价
住宅小区弱电智能化工程建设实现
某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结构设计
太原市六家药茶企业获省级授权
屋顶屋
屋顶的雪(外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