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安拆综放工作面设备的运输及管理

2012-08-15张太平

科学之友 2012年18期
关键词:机尾机头绞车

张太平

(山西高平科兴申家庄煤业有限公司,山西 晋城 048400)

煤矿机械化采煤工作面数量不断增加,大采高高产高效工作面日益增多。综放工作面设备的安拆、运输及管理,成为了保证综放工作面安全顺利搬迁的前提条件。

1 工作面设备拆除

1.1 拆除顺序

首先拆除采煤机;其次拆除刮板输送机与转载机;最后拆除液压支架和过渡支架。顺序可根据地质条件适当变化。

1.2 拆除方法

采煤机、转载机、刮板输送机、皮带器等设备均采用解体法,拆除联结螺栓,变成小件逐一拆除。

支架的撤除顺序为从运输顺槽的1#架逐次向回风顺槽进行。撤除过渡支架时,首先用单体液压柱支护,然后撤除液压系统,最后人工回柱撤架,并根据顶板情况及时护顶,为1#、2#架的调向和撤出作好空间上的准备。撤除中间架时,首先将3#、4#架调向,平行于工作面,作为其他架的掩护架,然后降下5#架调向外移,3#、4#架及时护顶,依此类推,撤至 68#、69#架,最后架设木垛和抬棚,回柱绞车外移,撤出最后掩护架。

1.3 回尾

当大型设备撤完后,必须及时对两巷内的绞车、风机、金属棚架、电路、液路、钢轨进行回收。

1.4 支架撤除时的顶板维护

在支架撤除中,由于支架的降架,使已经破碎的顶板失去原有的支撑力,因此,作业中必须掌握好顶板管理。特殊地段如前后端头,掩护架撤除时必须及时支护5~7 m长棚,并保证支护高度。另外在撤除中间架时,必须使撤除架处的小三角区以及通道段得到及时合理的支护。

1.5 设备撤除要求

所有设备撤除时,必须根据设备的构造原理进行撤除。设备撤除后必须保证:所有小件分类放置,数目清楚,好废区分,型号标明;各部件必须打号分类,以便于运输和安装;各线管路必须分别撤除、堆放;各液压管路必须保证密封,液压千斤柱芯不得外露。

1.6 撤除工具的要求

撤除作业中,所有的撤除绞车、回柱器、顶溜器必须保证良好的工作状态,操作者必须持证上岗或者让有经验的工人操作。

1.7 撤除时通风措施

在工作面进回风顺槽撤除皮带、转载机等设备后,确保运输线路畅通,开始回撤支架。为确保撤除支架时的通风质量,应注意:在盘区运输巷加设一局部扇风机,向旧工作面进行压入式通风(注:扇风机安设位置必须距回风口大于10 m);为了确保瓦斯监测监控,在工作面回风口和工作面各加设瓦斯探头一个,并派专职瓦斯员进行巡回检查。

1.8 顶板撤除时的安全措施

在支架撤除过程中,由于支架的撤走和降架,使已经破碎的顶板失去了原有的支撑力,顶板更容易冒顶,因此必须掌握好顶板管理,加强控制措施。

由于前后端头设备位置的特殊性,要求前后端头金属网铺设必须与两煤柱铺齐并下垂1 m并联好。前后过渡支架铺板梁时,使用规格为5 000 mm×150 mm×130 mm板梁,使板梁最长同时支护三架支架等,以便端头撤除安全。

所有支架必须架设走向棚梁,并铺设联网,通道煤壁端金属网下垂不短于1.4 m,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金属摩檫支柱护帮。

撤除中间架时,必须使撤除架处的小三角区以及通道段得到及时的支护。

局部地段架设木垛,用小道木1 m×0.12 m×0.20 m搭成井字型,接顶有力。

撤架过程中,必须保证工作面支架正常供液。

2 工作面设备运输

2.1 运输路线

旧工作面—皮带机头、转载机、破碎机—旧工作面正巷绕道—回风巷—新工作面正巷绕道—新工作面正巷。

旧工作面—支架—前后溜—采煤机组—旧回风绕道—回风巷—新工作面副巷绕道—新工作面。

2.2 运输顺序

工溜机头—机尾槽—转载机—前后溜—中间架—过渡架—机组皮带各部件—电器设备。

2.3 运输注意事项

装小件(溜槽、机组部件等)时,绞车绳道与溜槽需同道,拖拉负荷不超载,装车使用各种起吊设备需完好,所用抬棚牢固可靠。装大件绞车绳道必须畅直,底板要平,绞车运转良好,钢丝绳及绳头必须完好无损,调向时,使各部位无阻挡,多步骤安全调动。各类设备装车后需加强牢固,否则不得运输。运输各类车辆使用前需检查,坏车拒用。运输信号要齐全,运输工持证上岗,不得开飞车。运输线上的钢丝绳应每班严格按质量标准化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及时更换,否则不得投入使用。

各类设备卸车时必须轻拿轻放,按安装要求地点,定向定量放置;同时要注意卸车点顶底完好,支平、垫实;卸车点要有专人操作、专人指挥;卸车点要注意设备防滑倒置;所用液压柱必须良好,支护需穿鞋带帽,支护方向、位置位于支架重心,方向略呈八字。

3 工作面设备安装

3.1 设备安装顺序

设备安装顺序:整理工作面—通电通液—通运输—皮带各部件开关—转载机—破碎机—前过渡架—支架及前后溜—后过渡架—采煤机组。

3.2 设备安装方法及质量要求

安装皮带输送机时,首先清理顺槽取出中心线,定机头位置,以中心线由机头向机尾连接各部件。

转载机、破碎机分为三段安装,即机头悬空段部分、桥式部分、破碎机落地段。安装时首先在悬空、桥式两段架设木垛,在木垛上锁下链子后依次安装机头架、悬空地段槽、桥式槽、破碎机、落地槽及机尾,最后安装机头传动部,上链及挡煤板。

质量要求:转载机头、机尾部位置必须恰当,转载机保持直线,传动链松紧度适当,各连接部件、挡煤板需齐全,机头传动部,破碎机各部件应符合要求,否则不得试机。

3.3 前后溜的安装

首先安装好前后溜机头传动槽和底槽,然后向机尾方向铺设前溜各部件,后溜各部件可在支架安装时同时进行。在此注意,前溜机尾槽在采煤机安装后再安,后溜机尾在后过渡支架安装前需到位。

质量要求:首先前后溜安装后需保持平直,其次必须根据切眼实际情况布置溜子长度,溜子各部件必须齐全,并注意在试产中多次加紧连接部件。安装后,必须保持前后溜与转载机搭接合适,工溜链子张紧度适当,各润滑点、加油点符合要求。

3.4 支架的安装

首先要调向,支架到开切眼后,利用机尾绞车、液压单体柱、前绞车进行稳移、调向并到位。支架到位后要及时升架接顶,并连接推溜千斤与工溜十字头。工作面开切眼长度为60 m,1~40#支架安装于开切眼内,其余支架装于小切眼内。

安装要求:为防止支架前滑,必须采取固定措施。首先保证所安各管路、千斤完好,不得破管漏液;其次支架放正接顶、平整、严实。支架安装后,保证单架平稳,所有架拉成直线。

3.5 采煤机的安装

运输顺序为:底托架—右滚筒—右变速箱—右截割部—液压箱—电机箱—左截割部—左行走箱—左滚筒—各辅助件。

安装方法:首先将底托架安装在前溜行走链排上,然后依次安装各部件,最后安装齐全,水、电、液到位,各按钮动作灵活可靠,各油箱质量、数量保证,拖移电缆高度适当,电缆夹齐全。

3.6 其他

包括电气开关、电缆吊挂、液压管路铺设、材料运输线路布置各部件要求安装合理,布置齐全,功能齐全。

3.7 安装时的顶板管理措施

综放工作面液压支架安全放置,上下出口的检查,工作面的冒顶、片帮,工作面的支护等,应作为顶板管理的重点,具体措施有:工作面端头维护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上下安全,出口必须畅通无阻,安全出口高度不得低于1.8 m,宽度不得小于0.7 m,并且支护完好。工作面煤壁、刮板输送机和液压支架排列整齐,拉线检查误差不大于±0.1 m,在倾角大于15°时,必须采取防倒滑措施。液压支架不得有咬架和歪架等现象,支架立柱不得有漏液、跑液和自动降压现象,顶梁及护帮升降收放灵活,不得有自动卸载松动现象。液压支架必须接顶,顶板破碎应超前支护和拉架,在处理液压支架上方冒顶时,必须制定专门的安全措施,报总工程师批准。严格按规程控制采高,严禁采高超过支架允许最大高度,以防倒架和支护无力,当煤层薄时,采高不得小于支架允许的最小高度,以防压死支架无法拉架。在处理倒架、更换支架或拆修顶梁、立柱、座箱等大型部件时,都必须有安全措施。必须保证液压支架有足够的初撑力P≥30 MPa,超前支柱支撑力≥50 kN。工作面有地质构造如空巷或断层破碎带(煤体松软)时,必须加强超前支护,架设走向棚梁等。

3.8 安装安全技术措施

要求各班需有专职带班领队,专职队干跟班作业,另外还有安全员及搬家领导组成员。要求各安装点电液、绞车的开关、运行必须有专门信号、专职人员。要求各部件安装所用的小型工具必须完好,必须是有熟练的、有经验的、有操作证的职工操作。所有起吊的棚架需结实、牢固。为防止设备前滑,可在底部垫些长木板,连成一体。支架安装时,必须对卸车点、调向处的支护棚架进行支护或维修,否则不准进行。特别注意在运输过程中必须有专职司机、信号、声光系统齐全,钢丝绳、绳卡完好。

4 结束语

煤矿井下作业是特殊行业。只要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操作规程》执行,就可以消除事故隐患,确保综放工作面设备搬迁工作顺利、有序、安全、高效进行。

[1]王富奇,于斌.煤矿作业规程编制指南解读[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9.

[2]《专家解读》编委会.煤矿安全规程专家解读[M].江苏: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机尾机头绞车
双系统电脑横机V型真领编织类型比较与效率分析
放疗中小机头角度对MLC及多靶区患者正常组织剂量的影响
海洋调查绞车技术要求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煤矿带式输送机用履带自移机尾智能化的设计研究
大吨位系泊绞车卷筒筒体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64900DWT原油船系泊绞车船体支撑结构强度计算
矿用调度绞车常见故障及预防措施
探讨我公司皮带机机尾的改进
747-400F货舱机头门系统原理及故障分析
C919机头成都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