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猪与长白猪主要组织器官生长规律研究

2012-08-08狄生伟王希彪崔世泉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2年12期
关键词:长白猪胴体脂肪组织

狄生伟,王希彪,崔世泉,王 莉,汪 蕊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哈尔滨 150030)

民猪是我国著名的地方猪种之一,曾是东北地区数量最多的猪种,在我国北方地区猪的新品种培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民猪具有繁殖性能高、抗逆性强(抗寒、耐粗放饲养)、肉质好等优点,但脂肪沉积多、胴体品质差、饲料报酬低等缺陷也限制了民猪在生产与育种上的利用。研究民猪组织器官发育规律,对更好地利用民猪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饲养条件的改善、保种群内遗传漂变等因素的影响[1-2],民猪各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规律可能会有变化。因此,本文通过连续测定各月龄民猪和长白猪组织器官的重量,采用指数方程模型进行异速生长分析,了解两品种猪各组织器官生长特点,为日后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选用民猪和长白猪母猪为实验动物,于1、2.5、4、6和8月龄屠宰测定,每月龄每品种各屠宰3头。实验猪于屠宰前12 h停食,只提供饮水。屠宰前称重,电击晕后进行屠宰。

1.2 测定指标

猪屠宰后,测定左半胴体背膘厚(三点平均背膘厚)、眼肌面积,分离肠系膜脂肪、大网膜脂肪并称重;取左半胴体,分割肌肉、骨、皮、皮下脂、肾周脂等组织并称重;分离心、肝、脾、肺、肾、胰、胃、小肠、大肠等器官,称重,计算各部位的比率及异速生长势等。

1.3 数据分析

1.3.1 异速生长势

采用指数方程模型来进行异速生长分析,指数方程通常被用来研究机体不同部位相关变量间的关系,一般用来分析异速生长势的指数方程模型为:

Y=aXb

其中,X为自变量(屠体重),Y为因变量(肉重、脂重等),a为异速生长常数,b为异速生长指数或斜率,b>l时,Y属晚熟组织;b<l,Y属早熟组织[3-4]。

1.3.2 统计分析

应用SAS9.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两品种猪胴体性状发育性变化

2.1.1 两品种猪常规胴体性状的变化

结果见表1。

表1 两品种猪胴体性状的发育变化Table 1 Developmental changes of carcass traits between the two pig breeds

由表1可知,民猪(M)屠宰体重在1、2.5、4、6、8月龄阶段显著低于长白猪(L)(P<0.05);两猪种屠宰率随月龄增加呈增加趋势,长白猪显著高于民猪(P<0.05);民猪脂肪率4月龄开始迅速增加,长白猪6月龄后显著增加,民猪2.5、6月龄脂肪率显著高于长白猪(P<0.05);长白猪1月龄以后各屠宰时点的瘦肉率均显著高于民猪(P<0.05);民猪2.5月龄后背膘厚度显著增加,长白猪4月龄迅速增加,民猪各月龄背膘厚均高于长白猪;各屠宰时点长白猪的眼肌面积均显著高于民猪(P<0.05);两品种猪骨率随月龄增加均呈显著降低趋势(P<0.05),民猪6月龄时骨率最低,其各月龄骨率均高于长白猪,且于8月龄达到显著水平(P<0.05);两品种猪皮率随月龄增加呈降低趋势,民猪6月龄时皮率最低,其各屠宰时点的皮率均显著高于长白猪(P<0.05)。

2.1.2 两品种猪各脂肪组织占胴体的比率

由于民猪与长白猪在各月龄阶段体重差异明显,为更好地说明脂肪沉积能力的差异,本小节分析了脂肪组织占胴体比率的发育性变化及品种差异。由表2可见,民猪2.5月龄后皮下脂率开始迅速增加,长白猪在4月龄后显著增加,民猪有高于长白猪的趋势,其中2.5、6月龄阶段达到显著水平(P<0.05);两品种猪4月龄后肾周脂率迅速增加,民猪2.5月龄后各屠宰时点肾周脂率均显著高于长白猪(P<0.05);民猪肠系膜脂率变化不大,而长白猪肠系膜脂率逐月降低,在4、6月龄时民猪肠系膜脂率显著高于长白猪(P<0.05);大网膜脂率随月龄增加迅速增加,民猪大网膜脂率在2.5月龄后各屠宰时点均极显著高于长白猪(P<0.01)。由上述可见,民猪沉积脂肪的能力强于长白猪,且民猪腹内脂肪强势沉积。

表2 两品种猪各脂肪组织占胴体的比率Table 2 Ratio of various adipose tissue in carcass the two pig breeds

2.2 异速生长势

2.2.1 胴体中肉、脂、骨、皮的异速生长

由表3中分析可知,民猪胴体组成的早熟性顺序为:骨骼>肌肉>皮肤>脂肪;长白猪胴体组成的早熟性顺序为:骨骼>皮肤>肌肉>脂肪。若以生长系数b>1为晚熟器官,b≈1为中熟器官,b<1为早熟器官,则民猪肌肉、骨骼、皮肤属于中熟的组织,而长白猪骨胳属于中熟的组织,其余皆为晚熟的组织。

表3 胴体中肉、脂、骨、皮的异速生长系数Table 3 Allometric coefficient of muscle,fat,bone,skin the carcass

2.2.2 脂肪组织的异速生长

从表4中分析可知,民猪与长白猪的脂肪组织的早熟性顺序均为:肠系膜脂肪>皮下脂肪>肾周脂肪>大网膜脂肪;由生长系数b值可看出:民猪与长白猪肠系膜脂肪属于中熟的脂肪组织,其余皆为晚熟脂肪组织。

表4 脂肪组织的异速生长系数Table 4 Allometric coefficient of the adipose tissue

2.2.3 内脏器官的异速生长

从表5中分析可知,民猪内脏器官的早熟性顺序为:小肠>肾>胰>肝>脾>肺>心>胃>大肠,长白猪内脏器官的早熟性顺序为:小肠>肾>肝>胰>心>脾>胃>肺>大肠;民猪小肠、肾、胰、肝、脾、肺、心属于早期发育器官,胃、大肠属中期发育器官;长白猪小肠、肾、肝、胰属于早期发育器官,心、脾、胃、肺属于中期发育器官,大肠则为晚期发育器官。

表5 内脏器官的异速生长系数Table 5 Allometric coefficient of the internal organs

3 讨论与结论

有关品种特性研究认为,民猪具有较强的沉积脂肪能力[1],其沉积脂肪能力主要表现在沉积腹内脂肪(肾周、肠系膜和大网膜脂肪),而非沉积皮下脂肪[6-7]。本研究显示,虽然民猪较长白猪的生长速度慢,但脂肪率以及各脂肪组织占胴体的比率均比同月龄长白猪高,可见在优越的饲养条件下,民猪沉积脂肪的能力较强。由各脂肪组织的生长趋势分析,民猪与长白猪相比,在2.5~6月龄间沉积大量脂肪,这与吕耀忠等民猪各脂肪组织于4~6月龄间增长较快的结果不同,且本研究得到的民猪8月龄瘦肉率、皮率较之低5.77%、7.44%,脂肪率、骨率高出9.71%、3.49%[5]。而长白猪在6~8月龄时各脂肪性状表型值迅速升高,与民猪相近。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民母猪性成熟较早,其初情期约为4~5月龄,比长白母猪提前1~1.5月龄[8]。且该阶段民猪发情持续时间长,发情时采食量下降,进而影响个体生长及体组织发育,使6~8月龄民猪生长速度和脂肪沉积速度减缓。通过分析不同脂肪组织占胴体比率可得到各脂肪组织占总脂肪的相对比率,两猪种各脂肪占总脂肪比率在6~8月龄间维持稳定,其中,皮下脂肪所占总脂比率民猪低于长白猪,而腹内脂肪所占总脂比率民猪高于长白猪,表明民猪依然是腹内脂肪强势沉积的品种。

异速生长是指一个局部与整体之间的相对生长速度,以相对生长来表示不成比例的生长关系[3],机体各组织的生长速度不完全一致,导致了表型性状的变化。按照异速生长定律,动物躯体内各个器官大小之间存在着特有的恒定关系,有机体内各个部分之间相互竞争,使各部分生长速度相协调。因此,异速生长反映了家畜部分(组织重)与整体(体重)的生长关系。通过对胴体组成的异速生长势分析可见,民猪胴体各组成部分的早熟性顺序为骨骼、肌肉、皮肤、脂肪,而长白猪胴体各组成部分的早熟性顺序为骨骼、皮肤、肌肉、脂肪,均与王性善等研究结果一致[9]。本研究系统分析了两猪种各脂肪组织的早熟性,其早熟顺序均为肠系膜脂肪、皮下脂肪、肾周脂肪、大网膜脂肪,其中肠系膜脂肪属于中熟的脂肪组织,其余皆为晚熟脂肪组织。民猪小肠、肾、胰、肝、脾、肺、心属于早期发育器官,胃、大肠属中期发育器官;长白猪小肠、肾、肝、胰属于早期发育器官,心、脾、胃、肺属于中期发育器官,大肠则为晚期发育器官。与长白猪相比,民猪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各器官均为相对略早成熟的器官,这可能与民猪适应性强、耐粗饲等优良特性有关,有待后续深入研究。

[1] 许振英.中国地方猪种种质特性[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6-38.

[2] 张志武,盛志廉,冯维祺.中国地方猪种遗传资源系统保存模型与方案.东北农业大学学报,1995,26(4):363-368.

[3] Huxley J S.Problems of relative growth[M].New York:Lincoln Mac Veagh/The Dial Press,1932.

[4] 陈宏权,蒋模有,赵瑞莲,等.皖南花猪消化系统生长发育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8,25(2):157-162.

[5] 吕耀忠,闻殿英,刘伟,等.东北民猪生长发育各阶段胴体性状的测定[J].黑龙江畜牧兽医,1996(9):12-13.

[6] 许振英.东北民猪和长白猪的胴体品质与内脏器官的特点[J].东北农学院学报,1978(2):5-12.

[7] 齐守荣.东北民猪生长发育的研究-东北民猪胴体生长发育的特点[J].东北农学院学报,1982(2):23-31.

[8] 王希彪.黑龙江省养猪生产与民猪优势特性的利用.2010首届东北三省健康养猪科技论坛暨猪疫病防控与种猪繁育论坛会刊[C].哈尔滨:黑龙江省畜牧业协会,2010:31-34.

[9] 王性善,陈润生,汪嘉燮.东北民猪、长白猪和三江白猪主要组织异速生长模式的研究[J].东北农学院学报,1981(2):13-22.

猜你喜欢

长白猪胴体脂肪组织
长白猪日增重的非遗传因素分析
品种推介 长白猪
长白猪育肥期体重的影响因素分析
GDM孕妇网膜脂肪组织中Chemerin的表达与IRS-1及其酪氨酸磷酸化分析
高脂肪饮食和生物钟紊乱会影响体内的健康脂肪组织
双源CT对心脏周围脂肪组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影响猪胴体瘦肉率的因素及提高措施
湘沙猪配套系杂交组合肥育、胴体及肉质性状配合力测定
癌旁脂肪组织来源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特征分析
蓝塘猪与长白猪正反交F1代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