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新闻史编辑出版维度把握——评《杭州新闻百年史纲》《杭州新闻史》

2012-07-26金月成

中国出版 2012年24期
关键词:新闻史新闻事业杭州

文/金月成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开幕式报告中指出: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也强调: “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新闻史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有人说,历史是一面镜;也有人说,新闻是一面镜。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史就是社会和时代最可鉴的镜子。

中国新闻史研究已有上百年历史。1873年上海《申报》发表的《论中国京报异于外国新报》一文,是我国公认研究新闻事业历史的最早篇什,姚公鹤的《上海报纸小史》和徐宝璜的《新闻学》是最早的新闻史专著。可见中国新闻学研究端绪还是新闻史的研究。

新中国成立之后,新闻史研究基本一元化,受苏共报刊史研究的影响,研究的重点主要是无产阶级的革命报刊史,直到改革开放以后,这种研究模式才渐渐有所调整。

但从目前已出版的新闻史书籍来看,多数是对中国新闻史的宏观研究。而且多注重北京、上海等少数大城市和少数著名记者,对地方新闻史的研究和整理不太重视,甚至存在许多空白。“事实上,在交通工具和信息传播工具还较为落后的19世纪乃至20世纪的前50年,大城市报刊的传播影响力,往往是要通过各种地方新闻媒体作为中介给予延伸传播和扩大影响的。因而,地方新闻史理应在中国新闻传播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卓有成效的地方报人的新闻传播活动,同样也值得书写和记录。”[1]

浙江是我国最早出现近代中文报刊的省市之一,而杭州一直是我国新闻事业的发达地区。杭州早在南宋时期就开始有了报业活动,1897年创刊了第一份新闻报刊《经世报》,1928年浙江第一座广播电台——浙江省无线电话广播电台开播,它也是我国地方政府最早兴办的广播电台之一,直到目前,杭州众多媒体无论从发展理念、表现形态、规模效应均走在全国省市前列。

由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传媒与人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张梦新教授领衔所著的《杭州新闻百年史纲》(杭州出版社,2009年) 、《杭州新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先后出版。这是由新闻院校教师与杭州市记协、杭报集团、杭州文广集团等新闻界人士,共同完成的研究杭州新闻史的专著,全景式地再现了杭城报业盛衰转折、跌宕起伏的历史轨迹,环境多元、复杂多变的生态格局,记叙了杭州作为新时期新闻改革前沿城市的种种创新举措,为当代新闻改革研究积累了宝贵资料。两书史料翔实,文风朴实,极具“杭州特色”,弥补了地方新闻史研究空白。我国新闻史研究权威,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方汉奇先生得知此事,十分赞赏,专门写信给张老师:“杭州的新闻事业可以至少追溯到南宋,是中国民间报业和报人的发祥地。把杭州的新闻史推前来写,是有卓识的。我很赞成和支持。”[2]

那么,在编辑出版这类地方新闻史的时候,怎样才能做到既不失全貌,又能彰显个性特征呢?个人认为在遵循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要充分把握好三个度:长度、角度、递进度,这样才有助于凸现地方史的个性特色。以下就结合《杭州新闻百年史纲》《杭州新闻史》作一些探讨。

1.长度,指篇幅和容量。上千年的杭州新闻史,用多少篇幅来呈现,既能较好地梳理整个新闻史脉络,又不至于太冗长,这是一件值得斟酌的事。作为一本地方新闻史,如果篇幅过长,容量不够;如果篇幅过于简短,又觉得不够厚重;泛泛而写又怕无特色。杭州自南宋以来的新闻事业有三个特点,一是发展比较早,二是很有系统性,三是近百年特色鲜明。因此,最后决定《杭州新闻史》注重“线”的梳理;《杭州新闻百年史纲》注重“点”与“面”的挖掘,各有侧重。这样就较好地解决了长度与深度把握问题。《杭州新闻史》采用传统的编年纪事的体例,时间上记载了自南宋至2010年年底这1000余年间杭州的主要新闻发展史,成为历史上第一本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方面全方位进行杭州新闻史研究的专著。全书内容丰富,并附有大量的珍贵资料和图片。

2.角度,也就是视角,切入口。主编张梦新教授介绍说,《杭州新闻百年史纲》从筹划到出版,历时3年,内容跨度100多年,每个时期都有亮点,体现杭州特色。每一章都以若干代表人物和几桩新闻事件为切入口,然后介绍那个时期的重要新闻活动、特点及社会影响力。这样以事带人,以人涉业,业及社会,层层挖掘,由点到线,点线面结合,角度抓准了,也就抓住了那个时代和地区新闻事业发展的脉络和特征。

3.递进度是层级问题。写史要注意系统性,整本书的框架结构中要体现出清晰的发展脉络,但光有此远远不够,一个主题还要从多个截面展开,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去探讨。历史著述,鉴往知来,需要务实求真。资料的搜集和核实工作成为编撰过程中最艰难的部分。从档案馆、博物馆中挖掘,从地方志、典籍中搜索,从前人研究成果中借鉴吸收,编撰组长年累月奔走于全省各地,查档案,查书刊,抢救史料,文字、图片装满了硬盘。

一些特殊时期的相关文献资料,在档案室、地方志等资源中难觅踪影。如为了填补“文革”时期新闻业的研究空白,编撰组在查找有限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特地邀请经历过“文革”的新闻业老同志参加座谈会,通过他们的亲口叙述,勾勒出了“文革”期间杭州新闻业独特的历史图景,为这段新闻史标上了“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的精彩注释。

一滴水珠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朵浪花能彰显出时代的精彩。两本史书叙述的虽是新闻发展史,透示出的却是杭州千年的历史沧桑和变迁。百年风雨,多少沉浮。秀美的湖光山色,美丽的千古传说,人间天堂如梦如幻,这是众人眼中的杭州之美。但杭州不只美在风景,更有一段闪耀着对真理追求的光辉历史。如果说与新闻相关的是现实,与新闻史相联的是真相,那么这两本厚厚的杭州新闻史,叙述的正是这座城市与风月无关的别样风情。

[1]周军.《杭州百年新闻史纲》面世[J].新闻实践,2011,(5)

猜你喜欢

新闻史新闻事业杭州
如何提高《外国新闻史》课程教学的吸引力
市场经济对新闻事业的影响
中国记协发布《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2017年)》
杭州院子
杭州
试论新闻史研究方法的批判与范式建构
杭州旧影
再论新闻史的哲学意蕴
我国首发新闻事业整体发展报告
论市场经济对新闻事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