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腕背部静脉留置针逆向穿刺用于脑卒中后期长期输液患者的效果

2012-07-25张建红浙江江山市人民医院324100

中国乡村医药 2012年1期
关键词:穿刺术逆向舒适度

张建红 (浙江江山市人民医院 324100)

脑卒中患者前期要使用大量药物,这些药物对静脉一般都有损伤。脑卒中患者的住院时间长,长期输液会导致临床输入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增加,给护理人员增加了穿刺的难度和工作量。我们在临床中发现,这些患者腕关节及以下,往往还保留着一些弹性比较好的小静脉。但这些静脉位置不够理想,采用传统的顺向穿刺法往往会出现输液不畅、手活动度不够理想及留置针使用寿命不长的缺点。为此,我们尝试采用了留置针逆向穿刺手法,对这些小静脉进行穿刺,并与传统的顺向穿刺作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0年6-10月,本院卒中单元责任1组的住院患者78例。输液时间在半个月以上。其中男45例,女33例;年龄45~92岁,平均72岁。

1.2 分组 按穿刺日期分组,单号日期需穿刺的患者采用传统的留置针顺向穿刺,双号日期采用留置针逆向穿刺。所有穿刺术均由同一责任护士操作,在患者的健侧肢体进行。

1.3 穿刺方法 留置针逆向穿刺操作方法:患者取平卧位,操作者站于患者头侧、面向患者指尖。常规消毒,在穿刺点下方扎止血带后嘱患者手自然放松不握拳,操作者左手拇指绷紧近心端处皮肤,右手持针柄以30~60°角沿血管由近心端向远心端进针,见回血后停止进针,松开止血带,妥善固定穿刺针,密切观察输液通畅情况及速度[1]。留置针顺向静脉穿刺操作同常规操作方法。

1.4 评价指标 一次操作成功率;手舒适度差:输液过程中患者因为手部位置的原因使输液速度减慢或停止,需要护士调整手腕位置才能恢复正常;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

2 结果

总共穿刺203例次。其中顺向穿刺98例次,逆向穿刺术105例次。静脉留置针的平均留置时间:顺向穿刺(2.7±0.8)d,逆向穿刺(3.8±0.7)d;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10.44,P<0.01)。两种方法的穿刺结果见表1。

由表1可见,逆向穿刺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顺向穿刺,手舒适度差的百分率明显低于顺向穿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种方法的穿刺结果 [例(%)]

3 讨论

逆向静脉穿刺是指穿刺方向与静脉回流方向相反的静脉穿刺术。手背浅静脉位于浅筋膜内,在手背部互相吻合形成丰富的静脉网,与深静脉有交通支相连。正常人中心静脉压为6~12cmH2O,输液压差为80cmH2O,因此,借助压力差,逆行穿刺液体可以顺利回流[2]。掌指关节逆行穿刺报道较多,但掌指关节处静脉一般比较短小,可能更适合液体量比较少的临时输液,不适合进行套管针留置。

掌背静脉是构成头静脉、贵要静脉的起始端,第2、3掌背静脉的行程多经过掌背中间部位及腕背部[2]。对于长期大量静脉输液的脑卒中后期患者,前臂和手背浅静脉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硬化、萎缩,对这些静脉进行留置针顺向穿刺往往会导致穿刺后输液不畅甚至液体不滴,导致穿刺失败。而这些患者的腕背部往往有一段没有损伤且有弹性的静脉,如果进行留置针顺向穿刺,因为静脉处于关节处,不利于患者的活动,会导致患者的腕关节背伸活动时静脉回流不畅,因此在输液过程中就需要患者始终维持手腕在一个姿势。

我们进行留置针逆向穿刺是因为导管末端在手背部,非常平整,液体也会借助手背部丰富的血管网回流,不会因为患者手腕的活动而影响输液的通畅,因此患者会更舒适,也更易接受。本文结果表明,逆向穿刺的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顺向穿刺,手的舒适度也好于顺向穿刺,且在此处逆向穿刺的留置时间比顺向穿刺的留置时间长。因此,对于脑卒中后期的长期输液患者,在健侧肢体的局部腕背部静脉进行留置针逆向穿刺不失为一个新的尝试。

[1]张丽萍.逆向静脉穿刺在肿瘤患者输液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与康复,2006,6(10):656.

[2]熊巨光,王永进,顾建儒.实用血管穿刺技术大全[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21-27.

猜你喜欢

穿刺术逆向舒适度
逆向而行
纤维砂场地的性能及舒适度影响研究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产前诊断羊膜腔穿刺术改期的原因分析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逆向思维天地宽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张震东前房穿刺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在28例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原因与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