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课堂教学设计看中学语文写作教学

2012-07-09郑璐

文学教育 2012年12期
关键词:文章作文设计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反思目前中学语文课堂中作文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试图提出一种以学生为出发点的教学设计新思路。这种课堂设计原则让作文写作教学能真正切实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使之充分发挥出语文在生活中的工具性作用。

关键词:作文松绑解剖宣泄

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是人们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但很长时间里语文尤其是写作教学在中学的教育中一直处于无序的边缘状态。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依旧被应试的指挥棒牵引着,如此一来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大减弱,读书量少且浅,深受流行文化浸染,写出来的文章也是东拼西凑,千篇一律,应付了事。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十分堪忧。教师的写作教学也是大多以应试训练为主,教学方法日渐模式化、机械化,甚至与“八股文”的模式有过之而无不及。令人欣慰的是这一问题渐渐引起了社会的广大关注,目前许多学者已经提出了一些尝试性的解决措施。本文将从课堂教学设计的角度,从教师这一教学的主体入手,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地引导学生提高写作的兴趣和语言运用能力。

备课前教师要明确教学中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以往的教学通常把教学的主要目标放在文章上面,讲如何开头、如何安排文章结构、修辞方法等等,但是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学生仍旧不知道如何组织文章,究其原因是他们心中无物可写,也不知道从何写起。其实在写作的时候学生才是主要的构思者、实际操作者,所以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应该把重点放在如何帮学生解决写作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指点上,而不是先想这节课我要怎么教或传授文法章法上。教师可尝试在作文课前做一次写作过程的调查,搜集学生尤其是在构思阶段所出现的问题便于课堂教学的设计。

据了解一般学生在开始写作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两个现象:一个是不想写,一个是想写而又无从下手。所以接下来主要针对这一问题提供一个基本的教学设计模式,供读者参考。教师正式开始讲课时要注重有层次地合理安排教学的逻辑进度,提高写作的现实针对性,给学生的思维“松绑”。在写作的初级阶段,尝试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入手,预设情景,在情景中唤起学生的情感体悟,然后引导学生寻找他们的情感“附属物”,并对其进行细致的观察,抓住主要特征。在观察的时候,学生可能会感到无从下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对象进行“解剖定格”,从大到小,整体到局部等不同的角度来观察,这样学生才会掌握更多的细节,丰富事物的特征,便于写作。在全面地认识了生活中熟悉的事物的时候,可抓住一个典型的特征进行“随笔式的口头表述”,在课堂上留出一段时间候给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边说边评,并记录下他们的优缺点,教师汇总后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适当的技巧点拨,这样学生才是真正的学有所获。接着学生要面临的是如何组织语言写出文章的问题。一开始教师不要硬性规定文体,过多强调旁征博引,可试着让学生自己查阅相关文体常识,并且选择合适文体把自己说过的话用文字表达出来。多样的形式既可以使学生有新奇感,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充满乐趣。

有句话说得好“写作教学最大失败就是把心灵沟通、情感宣泄的快乐,变成言不由衷、动辄得咎的痛苦”,教师只有充分调动起学生内心宣泄表达的欲望,他们的写作才真正是“言由心生”“以情动人”。在现行的体制下,虽然仍然不能摆脱考试的“魔咒”,但是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写作教学必将引起社会更多的重视和思考。语文这门学科要充分实现它在日常生活中工具性的作用,也仍然需要广大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在课堂这一学习的主阵地上下功夫,勤思考,为中学语文教学拨开阴云,使之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郑璐,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11级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文章作文设计
BUBA台灯设计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有种设计叫而专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
设计之味
腹中两次取出金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