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教学过程论

2012-07-09杨然

文学教育 2012年12期
关键词:好作文课文作文

内容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作文要做到观察、思维、表达密切结合,逐步达到内容具体、情感真实、有中心、有条理、有重点的要求。因此,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就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呢?本文试做探讨。

关键词:兴趣积累体验模仿评价

习作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费尽心力“指导”,学生却不感兴趣,积极性不高,久而久之,学生就对作文产生了厌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作文要做到观察、思维、表达密切结合,逐步达到内容具体、情感真实、有中心、有条理、有重点的要求。因此,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就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呢?通过自己十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本人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一.培养兴趣,体验成功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有了写作的兴趣,就不会对作文产生恐惧心理,而是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进行写作。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1.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快乐。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欢乐和胜利的欣慰,便会激起再一次追求成功和胜利的力量。启发学生写作的主要动机就是“能获得荣誉和赞赏”。为此,我举办了多姿多彩的展览:优秀习作展,优美句子展……我还鼓励作文能力较强的同学积极投稿,他们的佳作“发表了”,当然喜上眉梢;作文能力较差的同学也尝到了甜头,因为他们文中的佳句也参展了。全班同学都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对写作的兴趣也日渐浓厚。

2.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写作的轻松。小学生年龄小,缺少语言积累,在写作前,我常借助有趣的游戏来激发他们的写作动机。例如:在三年级作文“记一次有趣的活动”时,我利用一节课的时间,组织学生玩喜欢的游戏。老鹰抓小鸡游戏中,同学们兴高采烈,群情振奋,他们不仅玩得开心,而且细心地观察到了同学们在游戏中的神态、动作、语言等细节。所以在这次作文中,大部分同学写得都很真实、生动富有情趣。

二.积累词汇,促进表达

语言最突出的价值在于学以致用,离开了运用,语言就成了无水之鱼,无根之花。平时,我非常注重学生的词汇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在课本上要求背诵的一定要背下来,并且把这些词语、段落让他们抄在笔记本上。在阅读教学中,我还十分注意学生的口头作文训练积累。我教给学生从语境中体会、理解词语的含义,体会词语的用法,把课文当成口头作文的典范。在口头作文时先由词成句、由句成段、由段成篇,以便为写作服务。如学习一篇课文,我从三个方面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首先,练说课文主要内容。我让学生选择文中一些词语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不但可以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而且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其次,练说句子。像《五彩池》这课,描写五彩池大小和形状时用了很多比喻句,我引导学生整体感悟,根据文中语境理解句子,然后鼓励学生自己也说几个这样的句子;再次,说出心得体会。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学习课文后的感受,或对自己的启发等,这样经过三个层次的训练积累,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也为写作时流畅的表达奠定基础。

三.体验生活,注重观察

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在此前提下,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留心观察,认真体验,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观察方法,如有顺序、展开联想、抓住特点、注意变化,重点部分具体写等,才能将观察到的事物写出来。比如在四年级作文教学中,我坚持作文的命题要“小”的原则,将要写的内容分成若干小块,如S版四年级上册写《夸夸同学的闪光点》时,我将这篇小作文分解为《猜猜他是谁》、《他的闪光点》等多个小项目。首先,让同学们仔细观察自己要写的同学的外貌,然后写一个关于这个同学外貌的片段读给大家听,让同学们猜猜他写的谁。如果同学们一猜即中,说明这位同学写得好,观察地仔细。通过这样的练习,同学们自然而然地会按一定的顺序来写人物外貌了。接下来,让同学们通过一件事,来夸夸这位同学的闪光点。但这件事必须是发生在同学们身上的真事。这就需要同学们在平时注意观察,用心体会。这样做既减少了学生写作的难度,也有利于学生对某一点做细致地观察。学生学会了观察并有了一定的素材积累,就可以指导他们写文章了。对于不同的作文,教师要分类指导,也可以结合学过的课文指导学生怎样把事情写具体,怎样把人物动作、神态描写准确、生动、形象。切忌学生作文中的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现象。因此,细心指导学生观察,并细心体验生活,也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径。

四.模仿起步,逐步上升

模仿是小学生写作的初级阶段。茅盾先生曾说过:“模仿可以说是创造的第一步,模仿是学习的最初形式。”的确,模仿是儿童的心理特点之一,任何学习都离不开模仿,特别是知识和经验都比较少的小学生,能够更直接快捷地通过模仿来学会一些基本的技能,因此,学生在学习语言和各种技能的最初阶段,都要以模仿为阶梯。在小学作文训练中,我们应该及时地为其提供适当的范文进行模仿。在模仿的过程中,学生有意识地把作者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方法和技巧进行迁移,经过练习运用而获得基本技能,形成一个认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初级的模仿可以片断模仿和句式模仿为主。

1.“没有今日的模仿,就没有明天的创造。”片段模仿是写好作文的起点。教师善于授之于法,学生才能有法可依。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总结写法,学生掌握了规律,信手拈来记一场面,状一景物,就能得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例如:有的学生就仿照《太阳是大家的》第二段写了:“一天中,她做了多少好事:她把小草往高处拔,她把果子照熟了,她陪着小朋友在雪地里打雪仗,看他们扬起欢乐的雪花”这种片段仿写,操作简单,学习容易,是学生练习入门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2.表现手法的模仿是小学生写好作文的桥梁。表现手法是指文章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和方法来表现文章的内容,因而它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某些段落运用的一些固定而又精彩的句式,值得模仿,如《火烧云》一文中,描写火烧云变化多端的句式:“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一会天空出现一匹马,……。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狗……”《观潮》一文中描写大潮的句子:“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六七米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等等,这些句式,很适合学生自己“抛头露面”。特别指出的是模仿绝不是抄袭原文或套用原文中的原句。应鼓励学生在模仿中创新,在借鉴中求异,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会“怎样写”。

五.重视评价,鼓励为主

每个学生都有被承认和肯定的愿望,老师给学生富有鼓励性的评语恰是满足这种愿望的途径。所谓鼓励性的评语就是要尽可能地找出学生文中的闪光点,给予真诚恰当的评价。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要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为准则,以赏析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劳动成果。对基础好的学生要严格要求,好中求新,好中求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个表示颜色多的词“五彩斑斓”,于是我在批语中这样写道:今后如果能博览群书,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并把自己积累的好词好句运用到写作中,老师相信你的作文会更上一层楼!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让每一位学生都真切地感受到“我行!”“我是最棒的!”

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地去阅读、积累、观察、模仿、去主动参与,并使上述做法成为其自觉的行为,帮助学生掌握作文技巧,提高认识水平和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守好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

杨然,教师,现居山东泰安。

猜你喜欢

好作文课文作文
独抒真意始为佳
好作文是“看”出来的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好作文首先要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