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情境的创设和中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2012-07-09王利善

文学教育 2012年12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中学生创设

内容摘要:课堂是语文学习的主阵地,是中学生读写听说能力的主要“练兵场”。它的这一作用,就对语文课堂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能否有利于中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成了衡量语文课堂优劣的重要标准。那么,怎样才能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课堂情境呢?本人就此谈谈看法。

关键词:课堂情境创设语言能力发展

课堂是语文学习的主阵地,是中学生读写听说能力的主要“练兵场”。它的这一作用,就对语文课堂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能否有利于中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成了衡量语文课堂优劣的重要标准。

那么,怎样才能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课堂情境呢?

首先,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刚教书时,我曾自以为是。缺少民主作风,觉得自己是老师,就该说了算,我讲你听,我管你服就是了。为此,我当然做了不少脱离学生实际的无效劳动,吃了不少苦头。

其次,建立互助的师生关系。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决不是教师居高临下,我讲你听,我管你服的关系,而应该是互助的、平等的关系。一方面,教师帮助学生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帮助教师教学。我觉得“帮助”二字很重要,帮助学生学习就不是强迫、命令学生学习。反过来,也要坚信,每位学生不仅能帮助自己完成学习任务,而且能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只有从这个意义上去思考,才能对各类学生都有感情。

第三,发展学生的人性和个性。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就必须自觉地发展自己人性的成分,发展自己心灵深处真善美的成分,自自在的人变为自为的人。语文教师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所谓育人,我认为就要研究人性的需要,作为语文教师,要着重发展学生心灵中需要劳动、需要学习、需要创造的那部分人性。另外,要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丰富多彩的世界培育了人们多种多样的个性,丰富多彩的世界又需要人们具有多种多样的个性。这样想来,我们就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特长。

具备了以上几个要素,教师再用自己的态度、语言和教学技巧创设一种和谐、宽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使学生以自信、自强和进取的态度来对待学习。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语言的发挥好,课堂效果佳。根据我对课堂教学的观察,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上述积极状态,往往是教师善于“鼓励”和“激发”的结果。教师对学生或寄以希望,或为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铺垫几个台阶,或对学生的某一个微小进步投以赞许的目光,等等,这些都能帮助学生提高信心,使他们产生对教师的信赖和对知识追求的心理,从而以积极的态度去完成学习任务。

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有利于、推动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那么,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有哪些呢?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归纳了如下几种:

一.创设道德情绪体验的情境

例如,在学习关于战争题材的文章时,像《生命的意义》,依靠艺术性手段——鲜明的形象、动人的情节来教授它,能巧妙地使学生产生憎恨法西斯主义的情感并为革命者感到自豪。选文中通过保尔的眼、心理所表现的爱与憎、生与死的思考,自然地激发起学生的情感,他们直感到文中要表现的、要鞭打的。思维和语言能力在这种情感的驱使下自然、顺利地发挥。

二.创设引人入胜的情境

在教学中,引进一些很有趣的例子,搜集一些使人感兴趣的事,必定会引起学生情绪上的反响。如学习《核舟记》一文,讲到王叔远字号“初平山人”时,讲述他的号的来历,学生对课文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学习、背诵课文更加积极活跃。

三.创设新颖性、现实性情境

这种情境的设置,需使内容接近现代文化、艺术、文学的新成就,接近国内外社会政治生活的种种现象。为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可以选择当前引起全国舆论界特殊兴趣的、在电视和无线电广播中报道的各种实例、事实等。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新颖性的心理效应,学生能更清楚、更深刻地了解所学知识的重要意义,并对这些知识抱着极大的兴趣。

四.分析生活情境

这种情境的设置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他最大可能地使知识具体化,并使知识对学生个人产生重要意义,以及跟他们周围的环境保持密切联系,让学生有切身感受,因而就言有所据,心理放松、自然,表达就能流畅自如。

以上的几种课堂情境,能让学生身心没有恐惧感,在一种紧张而又兴奋的情绪中品尝到学习的快乐,使他们的语言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锻炼和发展,从而逐步提高;反之,课堂情境过于严肃、庄重、紧张是不好的,油滑,轻浮、松散也不理想,都防碍中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王利善,江苏省赣榆县城头初级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中学生创设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创设未来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