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教学语言点亮精彩课堂

2012-07-09张爱平

文学教育 2012年12期
关键词:刘禹锡语言语文

内容摘要: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语言是语文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语言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运用有哪些艺术技巧呢?

一.言之有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觉得语文课有趣,关键在于教师讲授是否能设疑激趣,扣人心弦,而只有语文教师自己有较好的语言基本功和广阔的求知兴趣,才能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消除教学中师生的疲劳,改善课堂气氛,启发学生的心智活动,促使学生深入钻研问题。例如,如在教刘禹锡的《陋室铭》时,上课铃响后,我一走进教室,便兴冲冲地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爱听故事吗?”“爱听。”“好,现在我就给大家讲刘禹锡的故事。”说着,我给学生讲开了: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到安徽和州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在县衙里应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知县看人下菜碟,见刘禹锡是被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显得很高兴,还写下两句对联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住宅也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触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于是再次派人把他安排在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剩下一间斗室。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刘禹锡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现在我们就来看看他是怎么写的。故事一讲完,学生更产生了探知其内容的兴趣,这样一来,学生都迫不及待地打开书本了。

二.言之有情

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讲课不能是一种简单的灌输,而应该建立在心理相容和情感共鸣的基础上,真正做到理中蕴情。在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带着饱满的热情讲课,做到情动于衷,形诸于外,教师还要善于创设情境,以形象为手段,以美育为突破口,以情感为纽带,激生情,启其疑,引其思,使学生心理处在兴奋状态,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控制教材中的情感教育素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审美创新教育,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如《飞红滴翠记黄山》一课教学中,我先以充满深情的语言朗读课文,让学生在优美的朗读中展开想象,看到黄山的奇秀,深刻理解“五岳归来不看不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意思,体会祖国山河的美丽。学生的心灵最敏感,他们能准确捕捉到教师语言中“情”的信息,进而领悟“情”中之“理”。语文教师要以美的语言作为美的品德的载体,深入学生心灵,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三.言之有变

语言丰富多彩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的主要表现之一。针对不同学生,不同文体、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文章,要采用不同的教学语言。如对初一年级学生,语文教学语言应形象、具体、亲切、有趣味性;对初三年级学生,语文教学语言应深刻、明朗、隽永、有哲理性。讲议论文,应多用议论分析的语言,要严密,有力度;讲说明文,应多用说明介绍解释的语言,要朴实,有条理;讲抒情文,应多用深情的语言,要华丽,有激情。朗读课文,高兴、激昂的时候,声音就高一些;深沉悲哀的地方,声音就低一些。

教师充满魅力的课堂语言,虽不是蜜,但可以粘住学生;虽不是磁,但可以吸引学生。在课堂上,它让我们看到的是学生一张张阳光灿烂的脸,听到的是欢声笑语,体悟到的是个性张扬。让我们每位教师在课堂上灵活机智地运用精辟的语言,营造一个美好的教学氛围,开启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完美的语言点亮我们精彩的课堂,伴随学生快乐成长!

张爱平,江苏省响水县周集实验学校教师。

猜你喜欢

刘禹锡语言语文
赏牡丹
刘禹锡与《陋室铭》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我的语文书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有趣的语言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