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民动员建设节约型水文化

2012-06-27李正权

大众标准化 2012年6期
关键词:节约型节水型节水

□ 李正权

必须对中国的水文化进行一番改造

要建设节水型社会,固然需要相应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固然需要采取从政治到经济的一系列措施,但笔者认为,更需要全民动员,建设一个节约型的水文化。

“水文化”可能是我的杜撰。的确,我们有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居住文化、旅游文化……甚至还有诸如厕所文化之类不入流的说法,但却没有听说有个水文化什么的。其实,所谓文化,就是人们生活方式的沉淀,而且只有缺乏的某种生活,才能形成文化。人类缺吃的,才有饮食文化;缺穿的,才有服饰文化;缺住的,才有建筑文化;不能什么地方都去,才有旅游文化等等。反之,不缺乏的生活,就不能形成文化。空气对人的重要程度,绝不亚于食物,可就没有呼吸文化。当然,随着环境污染加剧,新鲜空气开始缺乏,外国甚至有空气罐头卖了,今后是否要形成呼吸文化,不敢断言。过去水虽然不像空气那样丰富,但至少没有像食物、衣着、房屋之类那样短缺,因而也就没有形成水文化。如今,水资源日益短缺,建设一个节约型的水文化也就应当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其实,只要认真考究起来,过去也不是没有水文化。电影《老井》反映的不就是一种水文化吗?长久以来,黄土高原一直缺水,围绕如何找水、储藏水、保卫水等等,很早就形成了一定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的沉淀,就是水文化了。至于因水而发生的纠纷,引发的战争,不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可谓层出不穷。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的纷争,不仅仅在争夺土地,也是在争夺水资源。看来,“水文化”虽然系笔者杜撰,但现实生活中也的确存在着水文化,只是没有像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之类那样引起人们的关注罢了。

笔者是重庆人。重庆年降雨量约800mm,而且又有长江、嘉陵江流过,本来是一个不缺水的城市。可是,800mm多的降雨,绝大多数都集中到6、7、8、9几个月,每到冬春,依然缺水。以2012年为例,直至5月初,重庆周边不少区县还在遭遇干旱,一些乡镇水厂无水可抽,居民家里的自来水龙头便成了无用的摆设。即使重庆主城区里,由于自来水厂建设长期滞后,不少管网年久失修,一到夏季用水高峰,不少地方依然缺水。但是,重庆人却养成了不以水为然的坏习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如果哪家孩子身上肮脏,就会惹来邻居的斥责:“你家穷,未必水都穷么?”似乎水是不要钱的,像空气一样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20世纪七八十年代,笔者在一家大型企业当工人。那家大型企业地处长江边,有两个抽水站,整天不停地抽水,却不够用。原来,不少人家竟然1天24小时将厕所的水管开到最大,让那自来水哗啦啦流,而那管道竟然还是酒杯粗的,1天竟然要流10余t水。一个三口之家,1月竟然要用300多t水。直至现在,依然还有不少重庆人不把水当回事,洗个碗,要把水龙头开到最大,冲洗好几分钟。有一次,看到有人这样洗碗,我实在忍不住了,对他说:“你这样洗碗,可能要用半吨水哟。”他却无所谓地笑一笑,依然继续他的洗碗动作。在这样的水文化背景下,要建设节水型社会,岂不是水中捞月?岂不是海市蜃楼?

中国是个水资源相当匮乏的国家。有一年我到太原出差,饭后出去散步,站在桥上,看到那汾河像一条小水沟,心中就想,一个几百万人口的大城市,这点水怎么够用啊!我多次去过北京,也在北京人家中做过客。北京也是缺水城市,但我看北京人用起水来,丝毫不比重庆人“吝啬”。北京人喜欢用自来水冰西瓜,西瓜放在盆里或桶里,让自来水不停地流,流得我都有些心疼了。大连、天津、石家庄、承德以至内蒙古的锡林浩特我都去过,虽然报刊杂志电视广播天天都在宣传要节水,虽然到处都贴有节约用水的标语和宣传画之类,但好像这些缺水城市里的人们都没有把水当回事,用起水来与重庆人也差不多。看来,要建设节水型社会,非对中国的水文化进行一番改造不可!

建设节约型的水文化需要改变发展观念

节水型社会就是全面实行节约用水和高效用水的社会。在节水型社会里,人们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都要贯穿对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意识,要以完备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法制体系为保障,在政府、用水单位和公众的共同参与下,通过法律、行政、经济、技术和工程等措施,结合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实现全社会用水在生产和消费上的高效合理,保持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显然,要建设节水型社会,不能仅仅靠我们日常的节约用水,也不能仅仅靠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节约型水文化。

广义的文化概念,不仅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和各个领域的具体实践活动,而且涉及到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思想观念、法律制度、社会构成、道德习俗。要建设节约型的水文化,在涉及社会各个层面和各个领域的具体实践活动中,都要以节水作为社会行为的基本准则之一,都要建立健全相关机制体系,协调社会经济结构,实现社会系统、生态系统和水资源的良性发展,保障水资源的持续利用,确保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永续支撑。因此,与传统意义的节水相比,节水型社会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而节约型的水文化所包含的内容也应当更加广泛。

建设节约型的水文化,首先需要改变我们的发展观念。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却带来环境污染加剧、资源消耗巨大的副作用,其中水资源的短缺已经到了不解决就可能严重影响持续发展的地步。建设节水型社会,达到水资源能够集约高效利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其根本标志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节约型的水文化,应当体现人类发展的现代理念,应当代表高度的社会文明。通过建设节约型的水文化和节水型社会,使水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增强,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显然,如果一切以GDP来衡量发展成绩的观念不改变,那么,节水型社会建设,所谓节约型的水文化,也就只能是空中楼阁。

作为国家标准,《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实际上为我们建设节约型的水文化和节水型社会提供了一个框架。这个标准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综合性指标、农业用水指标、工业用水指标、生活用水指标、水生态与环境指标、节水管理6个方面共计21个指标,以及由人均用水量、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地下水超采程度和地下水水质达标率5个指标构成的参考指标。我们知道,任何一种文化,都包含了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水文化也不例外。GB/T28284-2012提出的这些指标所涵盖的内容,既包括了社会的有关水的思想观念文化,也包括了社会的有关水的制度文化,还包括了社会的有关水的物质文化。我们当然不能说GB/T28284-2012就是我们建设节约型水文化的目标,也不能说这些指标就意味着水文化的全部内容,但是,我们可以说,GB/T28284-2012实际上也是节约型水文化在具体化方面的一个尝试。按照GB/T28284-2012这些指标,也就可以对一个地区的水文化进行一个大致的考察了。

按照GB/T28284-2012给出的指标进行考核评价和打分,90分及以上为优秀,75~90分为良好,60~75分为基本合格,60分以下就是不合格。作为老百姓,我们当然不需要去完全搞清楚标准包括的范围、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指标内涵及计算方法、节水型社会评价方法等内容,更不需要去完全搞清楚每个指标为什么要设置相应的权重之类。这毕竟是专家们的事。但是,我们只要认真理解这些指标的含义,就可以知道,我们要建设的节约型水文化应当包含哪些内容。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指标具体化为我们生产生活中的行为准则,具体化为我们日常的文化习惯和文化习俗,节约型的水文化建设也就不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包括建设观念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在内的现实任务。

GB/T28284-2012的正式施行,必将推动节水型社会的建设,也必将推动节约型水文化的建设。

不论是建设节水型社会还是建设节约型的水文化,政府都承担着首要的责任。通观整个GB/T28284-2012,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中,绝大多数都是政府的职责。政府不转变发展观念,诸如万元GDP用水量、取水总量控制度、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城镇供水管网漏损率等指标,也就只能是空谈而已。我们期望,随着GB/T28284-2012的施行,对各级政府转变发展观念,或许有一些促进作用。

建设节约型的水文化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节水型社会就是人们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贯穿对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意识,以完备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法制体系为保障,在政府、用水单位和公众的共同参与下,通过法律、行政、经济、技术和工程等措施,结合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实现全社会用水在生产和消费上的高效合理,保持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虽然政府在建设节水型社会和节约型水文化中占据核心和主导作用,但这样的建设毕竟是一项涉及各行各业、千家万户的系统工程,需要依靠政府主导调控下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建立起政府宏观调控、市场积极引导、依靠典型带动、公众广泛参与的节约用水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也才能使节约型水文化真正深入人心,真正成为整个社会的观念和习俗。因此,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首先需要有对水资源节约和保护的意识。GB/T28284-2012中,专门设定了节水宣传与大众参与的指标,要求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与监督,广泛增强广大群众的水资源节约与保护意识。考评内容包括水资源节约保护的教育培训体系、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全社会节水意识节水风尚、舆论监督举报制度等4个方面,在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经过多年的宣传教育,目前公众对水资源匮乏的情况已经有所了解,但是却难以将这样的认识落实到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来。政府也好,企业也好,个人也好,在涉及到用水的问题上,往往只考虑经济效益和个人方便,没有考虑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因此,要真正建立起节水的社会习俗,要培育节水的社会风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长期坚持宣传教育,必要时还需要动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各种手段,对浪费和污染水资源的行为给予严厉的处罚。特别是对政府浪费和污染水资源的重大决策,更是要进行行政问责,对决策失误的责任人给予严肃处理。GB/T28284-2012提出了节水型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但愿还能有诸如浪费和污染水资源的考评体系之类的法规、规章或标准出台。

在建设节水型社会和节约型的水文化中,市场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前面提到的那家企业,职工们为什么不节约用水?就因为当年水费是按家庭人头收取的,每个月每人交纳两毛钱,水就可以随便用。改革开放后,企业给每家每户都安上水表,据实收费,用水量便陡然下降,那种故意放任长流水的现象再也没有了。当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收入不断提升,多交点水费好像并不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对企业来说,在现有条件下,水资源的费用也相对较低,有的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即使水资源费用在整个成本中占的比例上升了,企业也可以将其通过提高产品价格等方法,转嫁给消费者。对政府来说,特别是对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方政府来说,可能更没有把水资源当一回事。因此,现行的水政策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之处。笔者认为,要让市场在建设节水型社会中发挥作用,就需要调整现行的水政策。例如像实行阶梯电价一样,也可以实行阶梯水价。我家4口人,1个月用5t~6t水。有邻居和我家同样的人口,有的竟然1个月要用多于10t水。很显然,在生活用水方面,应当是大有节约余地的。诸如企业生产用水、农业生产用水、减少水污染、污水处理利用等等,更是一个个大有作为的节约“富矿”。建设节水型社会,就必须加强水权管理。水权是以水资源所有权为基础的一组权利的组合,包括水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等。水权管理是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具体途径,其含义就是要用经济这根杠杆,来推动节水型社会和节约型水文化的建设。在这方面,我们也盼望着有新的政策措施以及相应的法规、规章和标准出台。

写作此文时,正看到远处高楼外有“蜘蛛人”在清洗玻璃幕墙。“蜘蛛人”用刷子擦洗时,水管掉在一边,水就白白地往下流了。流了几分钟后,“蜘蛛人”才提出水管往幕墙上冲洗。然后又丢开,用刷子擦洗。擦洗的时间比冲洗的时间长,也就是说,白白浪费掉的水多于发挥作用的水。我突然想,为什么不能发明一个简单的装置,在“蜘蛛人”擦洗时,那水管就停止出水;在“蜘蛛人”冲洗时,水管就立即出水呢?如果有了这样的装置,至少可以节约一半的用水量啊!虽然这样的装置可能算不上什么发明,但是却反映出科学技术在节水中的作用。不仅建设节水型社会离不开科学技术,就是建设节约型水文化,也离不开科学技术。从文化的构成角度来说,科学技术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通过推行GB/T28284-2012,能够有更多的节水型的技术发明涌现出来。特别是在用水量极大的生产领域,包括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更应当通过节水技术来节约用水。

只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全社会都来积极参与,广泛开展节水行动,我相信,伴随着GB/T28284-2012的发布施行,必将促进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步伐,一个节约型的水文化也将逐渐形成,让我国并不丰富的水资源为我们带来更多的福祉,让我国在节水的过程中发展得更好更快,公众生活得更舒适更幸福。

猜你喜欢

节约型节水型节水
坚持节水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新时期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优化措施
节水型抽水马桶
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 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探讨
实施节约型园林绿化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生态节约型园林抚育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