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民健身”是块大金牌

2012-05-30晓洋

新民周刊 2012年24期
关键词:健步全民健身体育运动

晓洋

又一个四年,从北京到伦敦,如果问:“后北京奥运时代”,国人最大的收获是什么?答案或许不是“无与伦比”的开幕式,也不是力压美国、笑傲群雄的51金,而是因北京奥运会逐渐建立起的“大国心态”,中国体育也正在一步步回归本源……

奥运冠军走下神坛

前不久,曾获得北京奥运会女子体操团体冠军、拥有9个世界冠军头衔的程菲在训练中意外受伤,拼搏17载、苦等4年的伦敦奥运梦刹那间破碎,体操生涯从此终结。对于一名运动员来说,这无疑是致命打击,然而心态平和的程菲面对镜头,却显得从容而淡定,她甚至还微笑着回忆着过去,自信地展望未来……“这在以往,是想敢都不敢想的事儿,如今中国运动员的心态也越来越成熟了”,一位业内人士在谈及程菲时如此感慨,“随着时代发展,运动员的综合素质也正在不断提高,体育专项不再是他们生命的全部。”

距伦敦奥运只剩一个多月,这个时候以这样的方式退出,对任何运动员来说,都是巨大打击。

“作为中国女子体操的领军人物,这个时候离开,你一定会感到非常遗憾吧?”

“我不觉得遗憾,我尽力了。”躺在北京三院病床上的程菲语气平静,“也许你们认为是很大的事情,但我真的没什么。医生检查后告诉我,或早或晚,这个伤迟早都会发生。本来想奥运结束后做个手术,把骨片取出来,但是它可能多次对我做出警告我都没有在意,它生气了。”程菲又是一串笑声,她的玩笑话让人听着更加动容。

受伤的是自己,程菲却试图用乐观来安慰他人,6月15日她发了一条微博:“谢谢大家的祝福,爱你们。也许我的体操生涯即将结束,但生活才刚刚开始。”据了解,目前程菲已经出院了,继续留在北京休养,伤愈后她打算出国念书,“虽然我从小离家,独立生活的能力很强,但以自己现在的知识水平,到了社会上恐怕无法立足。所以,我要抓紧时间充电,迎接体操之外的全新的人生……”

不吃“奥运冠军”的老本,敢于迎接时代的挑战。这应该是当今运动员最可喜的变化。当年,乒乓女皇邓亚萍从一名专业运动员变身为“剑桥博士”,与其说是一个神话,不如说是这是中国体育回归本源的最好的注释。

曾几何时,中国体育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扮演了“政治使命”的角色,因此中国体坛经历和记载了“乒乓外交”的风云、“让球事件”的无奈、“女排精神”振兴中华的最强音……如今,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强大提升,尤其是在经历了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体育也正在一步步还原最本质的内涵,奥运精神也正在中国体坛返璞归真。

60年前的6月10日,毛泽东主席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欣然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60年后今天终于越来越多的国人能够感受到这句名言的内涵,领略到体育的真谛,尤其是在“后北京奥运时代”,国人面对运动员的成功与失意,心态早已平和;“唯金牌论”的观点已经越来越淡薄;体育与健身,精英与大众,已经不再是格格不入……

记得在北京奥运会时,中国体坛资深人士、国际排联主席、被誉为中国体育产业和奥运产业开创者的魏纪中在谈及北京奥运会时,曾感慨地说:“北京奥运会后,我个人心态和国民心态其实都在调整。中国一定要有发展中大国的‘大国心态,表现在做事情上不要有自卑感,不要被外界舆论所左右……”

试想,一个100年前还贫穷落后的国家,一个76年前只能派一人参赛的国家,北京奥运会被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誉为“无与伦比”的奥运会,无疑让国人更自信,让中华民族更自豪,也更有责任心。从30年前的国民经济濒临崩溃到现在成为世界经济重要的增长点,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震撼了世界,但世界并不真正了解中国。北京奥运会提供了一个让世界进入中国并感受中国的机会。在接受东西文明,改革开放30年之际,北京奥运会全面开启了中国认识世界、世界认识中国的窗口。与此同时,北京奥运会留下的遗产,将更为持久地影响中国。

今年上半年,在备战奥运会的关键时期,中国羽毛球队曾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大面积的战略性“退赛事件”,为此国内球迷竟然一边倒地提出了质疑的声音:有悖体育精神的做法,即使保住了奥运冠军也不值得称道!

从这一事件中,我们不难发现国人心态的变化,体育精神正在回归本源的可喜一面。

长期以来,中国“奥运会冠军”曾被捧上天。关注冠军当然没错,但过于追捧冠军,所引发的问题就来了。赢了比赛的运动员在媒体上全是大幅照片和他们的名字,而那些输了比赛的运动员似乎能被唾沫淹死。

冠军只有一个,奖牌只有几块,这种现实就决定了怀有共同冠军梦想的选手中的大多数都将无缘折桂。其实,输并不可怕,怕的是输得没有尊严,没有骨气。

44年前,在墨西哥城奥运会上,坦桑尼亚选手艾哈瓦里在参加马拉松比赛进程中受伤,当他缠着绷带、拖着流血的伤腿一瘸一拐地最后一个人跨过终点线时,数万人的会场,全场肃穆,全场观众起立,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那是一个感人至深的场面。虽然此时离枪响已经近4个小时了,天色也渐渐暗淡下来,但人们仍然向这位勇士表达了他们最崇高的敬意。当被问及为什么不索性退出比赛时,艾哈瓦里表情坚定地说了一句:“我的祖国派我到这里是要我冲过终点的。”他的名字和这句话从此成为奥运史上的一个经典。为什么呢?因为艾哈瓦里诠释了真正的奥运精神,让体育回归本真。

“全民健身”含金量陡增

当体育回归本源,群众体育的繁荣和蓬勃发展也不再流于表面形式和形象工程。随着奥运会不断升温,由于老百姓自发参与、自发组织的健身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展。

6月10日,首届上海市民运动会隆重开幕。“无限极”2012年“世界行走日”上海站活动也在这一天隆重举行,近万名上海市民在浦东世纪公园走完了5公里路程,共同体验“体育锻炼生活化”的乐趣。其中超过千余市民用集体倒走的方式,成功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无限极世界行走日”是由国际大众健身体育协会于1992年倡议发起的,并在同年6月7日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全球首脑峰会上,启动了第一次“世界行走日”,从此以后,此活动便在全球迅速推广开来。如今,已经有超过72个国家参加,“世界行走日”活动也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大力支持,并且与世卫组织每年开展的为健康而运动的项目相结合开展,每年有数百万参与者,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大众运动之一。上海市体育局局长李毓毅告诉记者,举办这样的体育活动非常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家庭与社会,也很好地推进了上海市体育全民参与的进程。

其实,比“世界行走日”本身更有“意义”的是,参与这项活动的绝大多数市民已经由“单位组织、统一行动”,变成主动自发、积极参与了。事实证明,国人在经历北京奥运会后,已经从内心深处意识到体育和健身的意义和真谛。

有人形象地把当今世界的体育运动比喻为一个越滚越大的雪球,愈来愈多的男女老少吸附其上,乐此不疲。这些倾倒于体育魅力的人,就是所谓的“体育人口”。在后奥运时代,在不必用百分之百的时间去解决生存的基本需求问题后,越来越多的人有更多的闲暇从事体育运动,他们能否成为体育人口,和每个人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情感方式等等有着密切关系。在竞技体育的推动下,全民体育的强盛已经成为中国跃升为真正体育大国的最关键的特征与指标。以加拿大为例,尽管在北京奥运会上仅仅获得3枚金牌18枚奖牌,在金牌榜上仅名列第19位,但这并不能否认加拿大是体育强国。前不久,记者采访了加拿大多伦多旅游局总裁兼首席执行官David Whitaker先生,据他告诉记者,多伦多作为全球最多元化的都市之一,其丰富多彩的族裔特色,充满活力的各项体育运动,激情四射的NBA球队,令这座城市缤纷绚丽、绽放无穷魅力。加拿大举办过各种重要的国际体育运动比赛,如:夏季奥运会、冬季奥运会、英联邦运动会、泛美运动会和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但更重要的是,全民健身体育运动在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加拿大联邦政府以各种方式支持群众体育运动事业,加拿大人喜欢的体育活动种类繁多,从高尔夫到空手道,无所不包。据统计,最受加拿大人喜欢的五项体育运动是:高尔夫、冰球、棒球、游泳和篮球,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4%,使得加拿大已经成为体育强国和体育用品消费能力巨大的国家。

而再来看看中国,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到2040年,中国65岁以上的老人会增加到2.6亿,人口老龄化问题已十分突出。体育的本质功能是增强人民体质,中国正在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型,如今,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参加体育运动来防病健身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生活方式:老年人早起去公园打拳,中青年人下班后到健身房进行健身,儿童们则参加各种体育培训班……有关调研统计显示,目前我国约有37%的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我国一些大中城市的体育人口已非常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爱“玩”是人的天性,人们常常说:“玩球去啰!”“玩牌去啰!” “咱们玩去!”在后奥运时代,人们理应大声呼喊这个带有健身性质的字:“玩!”现代人的付出与创造,不就是为了“玩”得更好一些、更漂亮一些、更痛快一些吗?

前不久,记者在沈阳偶遇一个非常特别的“健步走兵团”。说特别,因为他们完全是自发组织起来,而且全部都是自愿参与其中,天天晚上健步走,几乎是风雨无阻、从不间断。

“一,二,三,四”!嘹亮的口号中,一支约1000人的队伍迈着大步走在北陵公园大道上,一个个挺着腰板,甩着胳膊,神采奕奕地迈着大步,双手时不时高举头顶,用力击掌。每天晚上7时许,在沈阳皇姑区北陵公园,就出现一支近千人的团队,他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关于行走的约定,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轻松而健康的笑容。整个队伍针对不同的人群划分为快中慢三个队。“快走队”最为抢眼,他们彼此几乎素不相识,却跟着音乐、迈着大步、挥着胳膊、挺着腰板,大步流星往前走,风雨无阻,每晚暴走行程约在8公里以上。

据“健步走兵团”团长王保行介绍,这支由沈阳市民自发组成的徒步走队伍,现在已经是千人“大团”了,如今每晚在北陵公园内快步行走锻炼身体,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一大乐趣。然而,几乎没有人会想到,这支千人大团的“前身”,居然只是三个大人一个孩子。2011年9月,出于锻炼身体的目的,王宝行揣着小音响,开始了第一次健步走。“当时只想自己锻炼身体,可几天之后发现身后竟跟着十几个人。最有意思的是很多队员互相几乎都不认识。”王保行说,第一次健步走时,还遇到下雨天气,但是他晚上7时准时走出去,没想到身后一下子跟了50多人,“之前我们并没有任何的联络或者号召,大家都是自觉来的。”

“下雨时打着伞穿着雨衣走,下雪时挽胳膊走,只有前几天雷打得太凶了,怕伤到人才停。”王保行说,队伍形成至今已经有9个月了,共有近1000人,除了春节休息几天外,几乎从未间断过。目前,这支健身队伍还在网上建了一个“沈阳365健康齐步走兵团”的QQ群,资深健步走成员王保行任团长、“金香玉”任政委、嘉美任女队团长。

如今,“健康比什么都重要”的思想也开始在农村地区扎根。即使是在一些偏远的小村子,也会拥有一块标准的篮球场和一张乒乓球台。“这在10多年前几乎是难以想象的。”作为《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起草、制定和颁布时期主管群体工作的前国家体委副主任刘吉说。如今,在后奥运时代,刘吉认为,现在各地主管体育的部门,都按照《纲要》的要求,“根据不同的情况,在建立健全机构、加大群体工作力度、加快体育设施建设、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等方面,将会有长足的进展,体育将一步步回归本源”。

猜你喜欢

健步全民健身体育运动
特殊人群的健步走
老年人健步走要点
怎样健步走才科学
健步走在产业扶贫路上
——河北农业大学孙建设教授
体育运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探讨体育产业与全民健身协同发展
竞技体育娱乐节目对全民健身的影响研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民健身体系的开展研究
校地合作促进居民健身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