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童年, 何时再见

2012-05-30张向荣

新民周刊 2012年24期
关键词:私塾教养君子

张向荣

合上《再见童年》,看到封面上这四个字,心中还是觉得不甘,也许“再见”,意味着还会有重逢的那一天吧。

张倩仪女士的这本书很特别,既不是散文随笔,也不是研究著作,而是把近代一大批名流的自传搜集起来,摘出其中关乎童年的种种记录,将其分门别类,用一种娓娓道来的语气加以解说。或议论或抒情,但都围绕着一个主题:在清末民初度过童年时光的这代人,他们的童年是否还值得留恋?是一座遗迹还是一份遗产?那个青布袍千层底儿、《三字经》《千字文》、旧私塾新学堂的童年,是否真的和今天说了再见?

在我看来,本书的“童年”包含了更复杂的含义。清末民初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变革时期的开端,如此表述是因为这一变革至今仍未结束。这次变革被晚清人士概括为“天崩地裂”,被近现代学者概括为“古今之变”。这一堪比历史上周秦之变的巨大变革,本质即是天道的变革,或者平实一点说,是道德伦理的巨变。而清末民初则是新旧并存、古今交融的特殊时期。对青少年的培养正是那个新旧参半的时代中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方面。将清末民初和当下青少年的“童年”进行比较,我们丢弃了哪些?又过分追求了哪些?

关于青少年的教养,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有着根本的不同,清末民初恰好是一个传统社会教养方式逐渐走向终结,而现代教育制度逐渐占据主流的时期。两者的不同反映出的正是“古今之变”。

在传统社会里,教养的核心是培育君子。所以,从《再见童年》中我们可以窥到,传统社会对君子的培养贯穿其一生,童年只是教化的开始;也遍及整个社会结构,不仅包括进私塾,也包括宗族生活、交友待人等。这不难理解,中国的传统社会是由儒家伦理逐渐养育生成的,儒家的道德伦理决定人们的观念。在儒家话语中,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要接受圣人的教化,以圣人规定的伦理为标准而生活,亦即成为君子。那么,一个理想的社会必然是由君子构成社会主体,其他人被君子的道德“风行草偃”,共同构成一个稳定而又有道德的社会。所以,《再见童年》里的孩童,不仅读书要读圣贤书,考试要考八股文,即使是父母的耳提面命,宗族的亲睦和谐,乃至成年后是出仕还是耕读,无不实践着成为“君子”的路径。书中很多人虽然追忆童年被束缚的痛苦,却又都十分怀念父母的言传身教、塾师的道德文章、宗族的护佑支持以及耕读世家那虽贫苦而清高的处世方式。

而现代社会,则完全不同了。教养的核心不是教养君子,而是培育公民。二者最显著的区分是,公民已经消除了君子的道德意旨,只是一个宪法的概念。这就使得现代社会不再是一个内敛的教养体系,教育也沦为各种社会制度之一种。但这并不意味着教育的“被解放”,恰恰相反,现代国家一旦形成,教育势必被整合,制度化的教育更深刻地将青少年束缚起来:传统的私人教师和私塾被标准化的、整齐划一的学校所取代;国家制定统一的若干套教材并提供标准答案;孩童从小学就被纳入统一的教育体系,要知道传统社会中朝廷只抓高考(科举),并不插手孩童早年的教育。总之,现代社会把教育从培养“单个人的道德”变成了整体的社会行为,雅斯贝斯曾评论现代教育“要把孩子们从他们的双亲那里拖走,使他们可以成为只属于社会的孩子”(《时代的精神状况》)。当然,现代教育也有很多优点,例如追求识字率普及、体育锻炼、美育培养等,这几点都是传统中国所缺少的。

当社会培养的目标从君子变为公民,那么现代社会就已经把传统意义上关乎道德伦理的“教化”变成了只关心知识授受的“教育”。一方面,现代教育的使命是提供各种各样的专科知识,培养出的人才也是各行各业的专家,他们毕业后进入社会各个专业领域,成为维持社会运转的零件,而不再是以追求道德升华的君子;另一方面,教育也提供一种整齐划一的公民意识,以便于支撑一个现代国家。传统社会虽然也讲忠君,但天道、圣人是大于君主的。现代中国已经把孔子降格为“古代哲学家”之一,传统社会的君主却不敢不承认孔子是唯一的圣人。

《再见童年》里记录的青少年们就处在这样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他们大都既念过私塾、考过科举,又上过学堂、出海留洋;既对人生有着道德伦理之追求,又热烈学习各种专科知识;既得益于大家族在物质与精神上的哺育,又在中西碰撞的前沿城市沐浴了自由的空气。作为后来的观察者,我们会发现传统教育的很多优点都已经失落,复制已经不可能,因为那个庞大的教养体系已经崩溃。而现代教育体系则形成了崇拜知识的新宗教,但这些知识无法提升出让一个人道德自足的伦理。在西方上帝已死,在中国则君子无觅矣。

猜你喜欢

私塾教养君子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君子无所争
教养方程式
有君子之道四焉
斯诗私塾
斯诗私塾
斯诗私塾
教养,就是选择做个更好的人
斯诗私塾
十二位果敢妈妈不同寻常的教养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