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带攻击性 广告效果更明显

2012-05-14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12年1期
关键词:效果

跑步者在林间跑过,跑鞋上印有糅合“美国科技”的“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家庭主妇取出冰镇果汁,她的冰箱是融合欧洲风格的“中国制造”;不仅如此,女孩腰间使用“硅谷软件”的MP3;“法国设计师设计”的时装,都可以看到“中国制造”的字样……

上述是以“中国制造”为主角的广告。这则广告由商务部提供资金,于2009年底,在北美、欧洲和亚洲的电视、网络上播放,其中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络(CNN)播放了6周、在英国广播公司(BBC)播放了5周。

耗资甚巨,这则广告的效果如何?欧美观众是否买账?调查报告显示,这一广告总体有效,主要原因是“广告踏实,用事实说话”。

中国商品常被贴上质量差、低端等标签。商务部推出“中国制造,携手世界共同制造”的广告,目的就是为改善国际消费者对中国商品差的印象。这则广告时长为30秒,画面文字和旁白全部为英文。广告中出现的产品有运动鞋、家用电器、MP3、时装和大型客机,但没有出现任何一个国际知名的中国品牌,树立的是“中国制造”的整体品牌。

五成受访者认为不受广告影响,从广告学角度分析,这一结果是个“不错”的结果。有八成左右的受访者认为广告令消费者“很好”地记住这是“中国制造”的商品,并倾向购买和尝试购买。

“国家形象片传播效果并不理想”

《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于2011年1月登陆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大型电子显示屏,在这段60秒的宣传片里,中国各行各业的杰出代表依次登场,如谭盾、郎朗、袁隆平、杨利伟、姚明、邓亚萍等。但这一广告片的效果并不理想。广告播出后,对中国持好感的美国人从29%上升至36%,上升7个百分点;而对中国持负面看法者,则上升了10个百分点,达到51%。

很多人说,看了这个广告很紧张,第一个想法是:中国人来了,而且来了这么多。

为何“携手中国制造”广告效果较好,而《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效果不佳?前者“没有侵犯性,不试图改变对方观点”是重要原因。对于欧美受众而言,试图改变其既有观点是非常令人不快的行为。

美、澳、英富裕阶层消费者对“中国制造”态度调查

超过五成的人愿购买中国电脑和电子产品;

四成左右的人愿购买中国的服装和体育用品;

三成左右的人愿购买中国生产的汽车、奢侈品等;

两成左右的人愿购买中国的饮料、化妆品。

(责编:蔡笑雨)

猜你喜欢

效果
放射性核素碘131治疗甲亢的效果观察
当上课忘了带笔……
如此外墙,防水还扛得住么?!
灵动耳环
小画匠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没效果
慢跑是有成果的
巧手DIY家用吊灯
事关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