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求职意向与求职行为的关系

2012-05-03缪艳君巩文冰何腾腾张进辅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年9期
关键词:成熟度分组量表

缪艳君 巩文冰 何腾腾 张进辅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求职行为作为成功就业的一个重要前提,也已经成为学者们越来越关注的焦点之一。求职是一个人职业生涯的关键组成部分,求职行为是个人为实现就业目标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心理学家认为有效的求职行为可以帮助个人避免求职的盲目性,缩短求职周期,提高成功就业的可能性[1]。一些研究也证明,大学生求职行为与其未来的成功就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2-3]。对大学生求职行为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指导大学生更好地进行求职行为、实现就业。目前,国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求职行为进行了研究,其中求职意向是预测个体求职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计划行为理论,行为的产生直接取决于行为意向。求职行为作为一种意志性行为,也可以用计划行为理论来解释,而且已有相关研究结果证明了计划行为理论对求职行为的适用性。Vinokur和Caplan的研究结果表明,求职意向是求职行为的最强预测因素[4]。张淑华等人的研究结果也表明,求职意向对求职行为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即求职意向越高,求职行为的频率越高[5]。

作为职业心理发展水平的一个评价标准,职业成熟度(career maturity)指的是一种心理上的成熟水平,它被用于评价个体在不同职业发展阶段做出相适应的职业选择的能力水平。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高低,影响着大学生能否很好地完成职业任务、能否有效的就业并适应职场工作,对其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那么,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是否会对求职意向、求职行为产生影响呢?三者之间又是如何影响的呢?这将是本研究所探讨的问题。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被试为浙江省4所高校的大学生。共发放问卷750份,回收685份,得到有效问卷 664份(96.9%)。其中,男生占 42.2%,女生占57.8%;大一学生占30.1%,大二学生占24.8%,大三学生占20.5%,大四及其以上占24.5%;来自城市的学生占33.0%,来自城镇的占30.7%,来自农村的占36.3%;独生子女占48%,非独生子女占52%。

1.2 方法

1.2.1 求职强度量表 采用Blau[6]编制的求职强度量表(JSI)中国修订版,由刘永安[7]进行修订,量表有12个项目,要求被试回答在过去的3个月里求职行为的频率。在本研究中的α系数为0.92,具有良好的信度。

1.2.2 求职意向问卷 该问卷由Vinokur和Caplan[8]编制,包括2道题,要求被试回答自己在未来3个月中:①准备花多大力气去找工作?②有多大可能花很大力气去找工作?原量表信度系数为0.80,本研究中的α系数也是0.80,具有良好的信度。

1.2.3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 采用张智勇等人[9]修订的韩国版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共有34个题项,包括职业目标、职业自信、职业价值、职业自主、亲友依赖、职业参照6个维度。在本研究中,总α系数为0.79,6个因子量表的α系数分别为 0.61、0.66、0.66、0.62、0.62、0.64,达到测量要求。

1.3 统计处理 使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2 结 果

2.1 大学生求职意向、求职行为的特点 ①大学生在求职意向、求职行为方面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的求职意向要显著低于女生(P<0.001),而男生的求职行为得分却高于女生(P<0.05);②大学生的求职意向、求职行为与其是否为独生子女之间的差异不显著;③大学生求职意向在年级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但求职行为在不同年级上存在差异显著(P<0.001)。进一步进行Post Hoc检验发现,在求职行为上,大一学生的得分显著低于其他3个年级,大四学生显著高于其他3个年级;④来自不同地区的大学生在其求职意向和行为上均表现出显著差异(P<0.01)。经事后比较发现,在求职意向上,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得分明显高于来自城市的学生;在求职行为上,来自城市的学生得分明显高于来自城镇和农村的学生。

2.2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求职意向和求职行为的相关分析表1显示,职业成熟度总分与求职意向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1);职业成熟度总分与求职行为也成正相关,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在职业成熟度的6个维度中,职业目标、职业自信、职业自主与职业参照个维度与求职意向呈现显著正相关(P<0.01);职业目标(P<0.05)、职业价值(P<0.01)这2个维度与求职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同时,求职意向与求职行为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

表1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求职意向和求职行为的相关(r)

2.3 职业成熟度高、低分组的求职意向、求职行为比较 取职业成熟度总分处于前27%的被试为高分组,后27%的被试为低分组,然后对职业成熟度高、低分组被试在求职意向、求职行为上的差异进行分析,见表2。由分析结果可知,高、低职业成熟度的被试在求职意向、求职行为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1,P<0.01)。其中,职业成熟度得分的高分组被试在求职意向、求职行为上均显著高于低分组被试。

表2 职业成熟度的高、低分组在求职意向、求职行为上的比较

3 讨 论

3.1 大学生求职意向、求职行为的特点 本研究发现,男女生在求职意向、求职行为上均存在显著差异,男生的求职意向要低于女生,但男生的求职行为得分则高于女生。Kanfer等的元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对求职行为有直接影响,男性比女性更可能进行求职行为[4];V an Hooft也发现性别对求职意向有明显的预测作用[10]。这与本研究结果是相一致的。男女生在求职意向、求职行为上之所以会出现差异,首先是因为男女生性别角色的差异使得他们在职业发展上所持的观念、态度并不相同,从而引起了求职意向和求职行为上表现不同;其次是由于目前职场中对待男女生的态度不同,一定范围内仍存在着性别歧视,男生比女生更容易获得就业机会。

大学生的求职意向、求职行为与其是否是独生子女的相关不显著,这与杨超越[11]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大学生求职意向与年级之间无显著相关;求职行为在不同年级上存在着显著差异,且大一学生的得分显著低于其他3个年级,大三学生的得分显著低于大二、大四学生。刚进入大学的新生在大一期间的主要任务是调整心态、尽快地适应大学生活,学习对其来说是重中之重,很少会去关注职业工作,寻找工作。求职行为也相对较少,大四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其他3个年级。

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在求职意向、求职行为也有所不同。来自农村的学生比城市的学生求职意向更强烈,因为农村的学生他们更急于改变现有的生存状态和经济地位;但是在求职行为上,来自城市的学生得分明显高于来自城镇和农村的学生,这是因为与城镇、农村的学生相比,城市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可以获得更多的人际支持,拥有更快捷的获取信息的渠道,求职行为也就变得更加频繁。

3.2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与求职意向、求职行为的关系 从总体上看,大学生职业成熟度与求职意向、求职行为均存在正相关。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职业成熟度的高分组个体在求职意向、求职行为上均显著高于低分组个体,即个体职业成熟度越高,其求职意向越强烈,求职行为越多。一般来说,职业成熟度愈高,代表对职业的规划与执行能力愈强,愈能够做出最适当的职业选择,进而获得最成功的职业生涯发展。职业成熟度高的学生对自己的职业有较好的规划,在知识和态度上都做好入职准备,在就业过程中能够做出合适的职业选择,并且有较高的职业自信,因此在求职过程中,他们的求职态度更为积极、主动,具有较高的求职意向,积极地进行求职活动,求职行为也更加频繁。

在职业成熟度的6个维度中,职业目标反映的是大学生对于自己将来的职业有没有一个清楚的目标,其得分越高,意味着个人对自己的职业目标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因此他们在求职过程中会有明确的方向,求职态度也更加积极,求职意向也相对较高、求职行为更多;职业自信反映的是大学生对于职业发展的自信心问题,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职业自信的意向,一个拥有较高职业自信的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会保持积极的心态,具有较高的求职意向;职业价值反映的是影响职业选择的因素,其得分越高的个体在求职过程中会考虑更多的因素,他们会倾向于通过更加频繁的求职行为,以寻找到一个可以满足自己多方面择业要求的工作;职业自主反映大学生是否以自己的标准来选择职业。当个人对自己的未来职业具有充分的自主权时,他们的求职积极性会得到很大的提高,也就会产生更大的求职意向;职业参照反映大学生选择职业时对比参照他人的行为或意向。在选择职业时,如果个人有合理的参照主体,并且主动、理性地去参照他人的行为,那么他们在求职过程中,就可以学会如何扬长避短,正确地认识自己和未来的职业,具有较高的职业自信,求职意向也会较高。

[1]王同军,司继伟,王超.大学生求职行为问卷的初步编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4(3):50-53

[2]Saks A M,A shforth B E.Change in job search behaviors and employment outcomes[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0,56:277-287

[3]SaksA M.M ultiple predictors and criteria of job search success[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6,68:400-415

[4]Kanfer R,W anberg C R,Kantrowitz T M.Job search and employment:A personality-motivational analysis and metaanalytic review[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1,86(5):837-855

[5]张淑华,郑久华,时堪.失业人员求职行为的影响闲素及作用机制[J].心理学报,2008,40:604-610

[6]Blau G.Testing a two-dimensional measure of job search behavior[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1994,59(2):288-312

[7]刘永安,赵曙明.西方员工在职求职行为研究述评[J].江西社会科学,2007,28(7):147-151

[8]V inokur A D,Caplan R D.Attitudes and social support determinants of job-seeking behavior and well-being among the unemployed[J].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1987,17(12):1007-1024

[9]张智勇,荣煜,管延军.中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的信度与效度[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2(5):1-6

[10]Van Hooft E A J,Born M Ph,Taris T W,et al.Job search and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Minority majority group differences in The Netherlands[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4,65:366-390

[11]杨超越.大学生价值观、求职意向与求职行为的关系研究[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08

猜你喜欢

成熟度分组量表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产品制造成熟度在型号批生产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整机产品成熟度模型研究与建立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分组搭配
不同成熟度野生水茄果实的种子萌发差异研究
怎么分组
刚好够吃6天的香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