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控方法

2012-04-13范伟杰周口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周口466000刘从林河南省淮阳县畜禽改良站段晓林河南省郸城县畜牧局李四喜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山东畜牧兽医 2012年9期
关键词:周口嗜血预防接种

范伟杰 (周口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周口 466000) 刘从林 (河南省淮阳县畜禽改良站) 段晓林 (河南省郸城县畜牧局) 李四喜 (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控方法

范伟杰 (周口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周口 466000) 刘从林 (河南省淮阳县畜禽改良站) 段晓林 (河南省郸城县畜牧局) 李四喜 (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危害养猪生产的多发病之一。近几年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其因是病情复杂,防控困难。现就该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综述如下:

1 发病特点

1.1 病原血清型多 该病原血清型有15种,目前致病的有4个血清型,即4、5、14、15型,特别是前三型致病力更强。病原的多型性,给防治工作带来较大难度。

1.2 发病日龄趋小 当前该病多发于哺乳仔猪及保育仔猪,15~45日龄的仔猪多发,断奶前后的仔猪发病率更高。近3年笔者先后收治副猪嗜血杆菌病例6300头,其中哺乳仔猪3100头,占发病数的50%,保育仔猪1900头,占发病数的30%。

1.3 混合感染常见 仔猪日龄小,免疫力及抗病力低,容易感染圆环病毒病、兰耳病、伪狂犬病等免疫抑制病,继而与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

1.4 预防效果欠佳 一些猪场对该病认识不到位,未进行预防接种或接种不规范。又因该病血清型多,预防接种效果欠佳。调查了50个猪场和养猪户,其中对该病未进行预防接种的有15个。35个猪场和养猪户接种疫苗的有4200头,通过免疫监测,产生抗体的仅有2900头,保护率为69%。

1.5 治疗效果较差 调查了8个发病猪场,计发病3600头,有的用头孢类药物治疗,有的用氟苯尼考治疗,共治愈2100头,治愈率为60%。2011年3月份,河南省淮阳县齐老乡某猪场,哺乳仔猪先后发病750头,治愈330头,治愈率仅50%。

2 防控对策

2.1 优化饲养环境 圈舍按时打扫,保持清洁卫生。尤其是产床及保育栏定要干净、干燥。定期进行消毒,及时杀死病原微生物。做好防寒保暖工作,提高机体抗病力,减少疫病发生与流行。

2.2 规范预防接种 使用免疫包,内有伪狂犬缺失苗与副猪嗜血杆菌灭活苗,使免疫接种保护率达95%以上。仔猪15日龄时,母仔同防,母猪用2头份,仔猪首免用1头份。仔猪45日龄时进行二免,接种1头份。

2.3 控制好原发病 圆环病毒病,兰耳病,伪狂犬病等容易继发副猪嗜血杆菌病。因此,应防控好这些原发病,避免各种应激因素,防止该病的发生与流行。

2.4 添加抗菌药物 仔猪断奶后,为防止该病的发生,饲料或饮水中可加入氟苯尼考、包被恩诺杀星、阿莫西林等药物。因病原多型性,同时应添加两种以上药物,效果更佳。断奶仔猪每吨饲料中加入30%的氟苯尼考500g,每吨饮水中添加阿莫西林150g,连用1周。

2.5 使用抗生素 发病后,对病猪应同时肌注两种以上抗生素。肌注六氟玖和高效血热,疗效显著。也可同时肌注头孢类药物和氟苯尼考针剂。

(2012–06–05)

S858.28

B

1007-1733(2012)09-0101-01

猜你喜欢

周口嗜血预防接种
加强预防接种管理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
关注!新冠病毒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问答
“一站一台”连民心 绘出周口新画卷
为周口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浅述猪副嗜血杆菌病的综合防治
二次多阶段不确定系统的Bang-Bang最优控制
湖南:开启预防接种“掌上时代”
副猪嗜血杆菌病及其诊治体会
河市某规模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预防接种门诊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