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夏季奶牛的饲养管理

2012-04-13李向丽河南省安阳县畜牧局455000常志伟王亮河南省安阳市文峰区农林水牧局

山东畜牧兽医 2012年9期
关键词:牛体产奶体表

李向丽(河南省安阳县畜牧局 455000) 常志伟 王亮(河南省安阳市文峰区农林水牧局)



夏季奶牛的饲养管理

李向丽(河南省安阳县畜牧局 455000) 常志伟 王亮(河南省安阳市文峰区农林水牧局)

夏天,奶牛酷暑难耐,因为奶牛的生理特性是耐寒不耐热,高产奶牛最适的泌乳温度为8~16℃。当气温超过23℃,奶牛就会出现热应激。在热应激状态下,奶牛体内大量血液流经体表用于散热,流经乳房和子宫的血液减少,导致泌乳量下降。而子宫内血液循环量的减少,使子宫散热困难,内温升高,从而使胚胎死亡率增加。因此,加强夏季奶牛的管理,对于提高奶牛的奶产量和繁殖性能非常重要。结合奶牛养殖工作实际,将夏季奶牛的管理介绍如下:

1 加强饲养管理

1.1 加强对流通风 牛舍内要经常通风,促进空气流通,可在牛舍顶部安装吊扇,加速空气流动,带走奶牛体内多余的热量,有利于降低热应激。风扇安装高度以距牛背1.8~2m,风速保持120~180m/min为宜。

1.2 设置淋浴装置 通过淋浴给奶牛降温,最好采用间歇式淋浴,每次喷淋时间30s,间歇5min,要根据环境温度和奶牛热应激程度确定喷淋周期间隔。同时开启风扇吹干体表,带走体热,在选择喷淋地点时应注意不要喷湿饲料。

1.3 减少太阳辐射 牛舍的设计要有利于夏季通风降温,奶牛散养户可因地制宜搭建简易凉棚,保证每头奶牛有5m2以上的阴凉地,凉棚四周可种植瓜蔓植物,夏季切不可让牛长时间在太阳光下曝晒。

1.4 保证充足饮水 夏季奶牛体内水分蒸发快,如果饮水不足,将会大大影响奶牛的舒适感和产奶量。因此,供给奶牛充足的饮水是非常重要的。在夏季,奶牛至少需要75kg/d以上的饮水,给牛饮水的次数应在6次以上,最好配置自动饮水设备,让奶牛能够自由饮水。

1.5 预防疾病发生 高温下,奶牛的生理机能容易紊乱,抵抗力下降,病原微生物容易大量繁殖,发病率上升。因此要重点做好乳房炎、子宫炎的防治。挤奶前要用毛巾擦洗乳房,挤奶后及时清洁乳房,减少感染病菌的几率。母牛分娩后,及时灌服红糖麦麸汤,促进胎衣及时排除。对胎衣滞留子宫时间过长的奶牛,要用清宫液多次冲洗子宫,避免继发子宫炎症。

2 改善饲料营养

2.1 改变日粮配方 夏季奶牛要降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粗纤维在日粮中的添加比例。可适量添加脂肪,因为脂肪消化时产生的热增耗较少,可以减少热负荷。多喂些优质青草、菜类等青绿饲料,以增强饲料的适口性。在炎热的夏季,奶牛出汗多,钠、钾、镁损失较大,因此奶牛夏季日粮中适量添加口服补液盐和硫酸镁等矿物元素,有助于缓解热应激,提高产奶量。

2.2 调整饲喂时间 最好选择在早、晚气候凉爽时饲喂,以提高奶牛的采食量,满足其产奶需要。饲喂时间可调整在早7时前和晚6时以后,并适当增加饲喂次数,并增加饲喂次数,如能在夜间0时左右加喂1次精料,效果会更好。

2.3 适量补充添加剂 由于夏季气温太高,容易导致牛体发生应激反应,所以应在日粮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C、维生素E和杆菌肽锌等添加剂,可有效防止或减轻高温对奶牛的危害,提高奶牛产奶性能。也可采用板蓝根、黄芩、苍术、白芍、黄芪、党参、淡竹叶、甘草等中草药,按一定比例配制粉碎后添加到日粮中饲喂,能有效缓解高温带来的不利影响。

2.4 预防饲料霉变 夏季温度高、湿度大,很多饲料如能量和蛋白质饲料极易发生霉变,奶牛食入霉变饲料,易引起中毒,对奶牛健康危害极大。因而在为奶牛配制日粮时严禁使用劣质原料。另外,不要饲喂带露水的饲草。饲养管理人员每天下班前必须对料槽进行清理,防止奶牛食入霉变饲料。

3 搞好环境卫生

3.1 做好清洁消毒 夏季是病原微生物生长与繁殖十分活跃的季节,因此必须重视牛舍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定期对牛舍内外环境,包括栏舍、用具、排水道、空气及牛体表等方面进行清洁消毒,及时清扫粪便,保持牛舍清洁。夏季经常刷拭牛体,因为刷拭不仅有利于牛体的健康,也有利于牛体的散热。同时,刷试去掉了奶牛体表的污垢和脱落的被毛,使奶牛感觉更加舒适,使奶牛更好的发挥其产奶性能。

3.2 消除蚊蝇 夏季是蚊、蝇、蜱等昆虫大量滋生的时期,应严格控制,定期驱除蚊、蝇、蜱等昆虫。应在牛舍加装纱门纱窗,也可用敌百虫600倍稀释液喷洒牛体,驱杀蚊蝇,但在用药时要防止药液渗入饲料发生中毒现象。

(2012–06–11)

S823.9+1

B

1007-1733(2012)09-0032-01

猜你喜欢

牛体产奶体表
降低体表孢子含量对僵蚕总灰分的影响
轻乐章可助母羊多产奶提高羊羔成活率
肉牛消化道线虫病的诊断和防治
求解空间几何体表面积问题的方法剖析
立秋后养牛三注意
牛咳嗽病症的中兽医诊疗分析
牛主要寄生虫病的防治对策
天津地区不同季节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
磁共振病灶体表定位贴及临床应用研究
半胱胺和酵母培养物添加量对奶牛产奶性能及氮排泄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