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鸭瘟的综合防治

2012-04-13咸超王琰山东省平原县畜牧兽医局2531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2年9期
关键词:病鸭兽医局鸭群

咸超 王琰 (山东省平原县畜牧兽医局 253100)



鸭瘟的综合防治

咸超 王琰 (山东省平原县畜牧兽医局 253100)

鸭瘟又叫鸭病毒性肠炎,是由鸭瘟病毒引起鸭和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是鸭、鹅、天鹅、雁等水禽的一种急性、高度死亡率的传染病,是危害养鸭业最为严重的一种传染病,所以都把鸭瘟视为养鸭业的大敌。

1 鸭瘟的流行病学

在自然条件下,本病主要发生于鸭,对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鸭都有易感性。以番鸭、麻鸭易感性较高,北京鸭次之,自然感染潜伏期通常为2~4d,30日龄以内雏鸭较少发病。在人工感染时幼鸭易感,自然感染则成年鸭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尤其是产蛋的母鸭,这可能由于成年鸭鸭常放养,有较多机会接触病原而被感染。鸭瘟可通过病禽与易感禽的接触而直接传染,也可通过与污染环境的接触而间接传染。被污染的水源、鸭舍、用具、饲料、饮水是本病的主要传染媒介。某些野生水禽感染病毒后可成为传播本病的自然疫源和媒介、节肢动物(如吸血昆虫)因本病为病毒血症也可能是本病的传染媒介。调运病鸭可造成疫情扩散。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秋季流行较为严重。当鸭瘟传入易感鸭群后,一般3~7d开始出现零星病鸭,再经3~5d陆续出现大批病鸭,疾病进入流行发展期和流行盛期。鸭群整个流行过程一般为2~6周。如果鸭群中有免疫鸭或耐过鸭时,可延至2~3个月或更长。

2 鸭瘟的病理变化

鸭瘟的病理变化以全身性败血症为主要特征。具有诊断价值的变化是全身的浆膜、黏膜和内脏器官,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斑点或坏死灶,特别是肝脏的变化及消化道黏膜的出血和坏死更为典型。肝脏有不同程度的肿大,边缘略呈钝圆,肝实质变脆,容易破裂。肝的表面有大小不等、边缘不整齐、灰白色坏死灶。有些病例在坏死灶的中央有一鲜红色的出血点;有些病例在坏死灶的周围有红色的出血环;有些病例在坏死灶的表面呈淡红色,即坏死灶“红染”。以上三种病变可在一个病例不同坏死灶中同时出现,也可能只出现其中一种病变或两种病变。肝脏的这种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诊断意义。喉头及气管黏膜充血、出血。肺脏多数变化不明显。心冠沟脂肪、心外膜、心内膜以及心肌等处都见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点。肌胃角质层下充血或出血。法氏囊黏膜充血,有针尖样的黄色小斑点病灶,到了病的后期,囊壁变薄,颜色加深,囊腔中充满白色的凝固性渗出物。胆囊扩张,充满浓稠的墨绿色胆汁。脾脏一般不肿大或稍肿大,部分病例有灰黄色坏死灶。肾肿大有出血点。部分病例的胰腺呈淡红色或灰白色,偶见少数针头大小的出血点或灰色坏死灶。

3 鸭瘟的防治

本病早期治疗可用抗鸭瘟高免血清,肌肉注射0.5ml/只,有一定疗效。聚肌胞进行早期治疗,成鸭肌肉注射1ml/只,3d 1次,连用2~3次,可收到一定疗效。

日常生产中,更重要的是要加强综合防治。(1)严格执行卫生防疫制度,注意鸭场的卫生消毒工作,不从疫区引进鸭只。(2)定期预防接种鸭瘟疫苗,做到鸭群只只免疫。(3)加强饲养管理,注意环境卫生,在日粮中注意添加多维素和矿物质,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4)病禽隔离饲养,并立即紧急预防注射鸭瘟疫苗,1~2头份/只。聚肌胞按1ml/只肌肉注射,3d 1次,连用2~3次,效果良好。为防止细菌继发感染,可同时配用抗生素辅助治疗。

(2012–06–05)

S858.32

B

1007-1733(2012)09-0098-02

猜你喜欢

病鸭兽医局鸭群
鸭感染鸭瘟病毒的症状与防治
浅析鸭传染病的鉴别与治疗
咋用信号调教鸭群
冬季“噪鸭”可以提高产蛋率
鸭几种常见病毒性疾病的防治分析
2018年10月第2周(上表)、第3周(下表)江西省部分县(市、区)畜产品及饲料市场零售价格元/kg、元/只
《安徽六安地区鸭短喙与侏儒综合征并发细菌感染初报》图版
2016年5月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量
加快兽医立法 推进配套工作——农业部兽医局局长冯忠武解读兽医工作重点
鸭传染性鼻炎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