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兽医生物制品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2012-04-13王超冯建山东省临朐县畜牧局2626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2年9期
关键词:生物制品基因工程活疫苗

王超 冯建 (山东省临朐县畜牧局 262600)



兽医生物制品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王超 冯建 (山东省临朐县畜牧局 262600)

兽医生物制品是根据免疫学原理,利用微生物、寄生虫及其代谢产物或免疫应答产物制备的一类生物制剂,用于动物传染性疾病或其他相关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狭义上讲,生物制品主要指疫苗、抗血清及诊断液;广义上讲,生物制品还应包括多种血液制剂、抗生素、脏器制剂及非特异性免疫制剂(干扰素、微生态制剂、丙种球蛋白等)。由此可见,兽医生物制品的涵义和内容也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成为兽医保健制品。

1 兽医生物制品的发展简史

兽医生物制品的起源自中国古代起,人们就懂得通过接种痂皮来抵御天花,只是当时的人们并不了解其中的奥妙。随着免疫学的蓬勃发展,人们开始有意识得制造生物制品,以期能够达到预防治疗疾病的目的。

1.1 兽医生物制品发展起源 19世纪,法国学者、免疫学的奠基人之一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e)发明了禽霍乱疫苗、炭疽高温减毒苗和狂犬病干燥脊髓疫苗,使疫苗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此阶段,疫苗的生产是极为原始的,产量小质量差。主要是利用肉汤全培养物制造的疫苗,用于动物或人体后常产生严重的副作用,疫苗的主要类型是活疫苗。

巴斯德对疫苗的研究,影响是极其深远的特别是对预防医学和微生物学的影响最深。同时由于巴斯德在疫苗研究方面的工作,证明了微生物的毒力在实验室里通过人工的方法是可以加以改变的,使其毒力丧失或减弱,成为无致病力的微生物。减弱或丧失毒力的微生物仍保留其良好的免疫原性,以该种微生物加工制作的疫苗免疫动物或人,可得到免疫保护来预防由该种强毒微生物引起的相应传染性疾病。

1.2 灭活苗的出现 灭活疫苗出现的较晚。制作疫苗的方法一般采用肉汤培养物。稍后改用琼脂表面培养物。杀菌方法多采用加热杀菌法,疫苗的含菌量以湿重计算。最早研制的灭活疫苗是用加热杀死的猪霍乱沙门是杆菌制成的疫苗(1884~1886),免疫鸽子后被免疫的鸽子获得了免疫保护,能耐受强毒猪霍乱沙门氏杆菌的攻击。但数量有限,效果欠佳。人们在研究减毒苗的时候发现活疫苗由于残留强毒和弱毒反强的危险,又重新研制灭活疫苗,尤其当有了理想的免疫佐剂之后,种类不断增加,如猪丹毒灭活氢氧化铝疫苗、禽霍乱灭活氢氧化铝疫苗等。特别是以轻质矿物油为佐剂的油佐剂灭活苗,由于免疫期长,十分安全,无副作用而深受用户的青睐,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1.3 免疫血清的研究 在免疫血清研究方面,贝林和北里二氏(1890)发现破伤风毒素免疫的动物血清中有中和相应毒素的能力,卡尔默特(1894)研制成功了抗蛇毒血清,并开辟了血清疗法,为制备各种免疫血清提供了根据。由于免疫血清有产量小、价格贵、免疫保护期短等特点,而不能大面积推广。目前只有抗破伤风血清用量最大。人们常利用成年禽类(鸡、鸭、鹅)等同种动物或一种动物(猪、牛、羊)制备高免血清,用以防治畜禽传染性疾病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也给成年禽类进行超免处理后采集所产生的蛋,制成超免卵黄抗体来防治这些疾病效果也极其显著。

跨入20世纪,兽医生物制品取得了迅猛发展。卡尔默特和介林二氏(1923)研制成功了卡介苗;威尔斯提德(1923)发明了铝胶佐剂;拉蒙(1923)利用加热与甲醛溶液处理毒素,可使其脱去毒力类毒素,利用类毒素免疫动物同样获得免疫保护;拉蒙和施米德二氏(1936),以及福罗德(1935)分别研究了明矾、氢氧化铝和矿物油的佐剂效应,对兽医生物制品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伍德拉夫和古德帕斯特(1931)在鸡胚内复制痘病毒获得成功,以及后来的组织与细胞培养复制病毒,为病毒疫苗的研究进入一个较高层次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疫苗的生产仍处于手工操作阶段,但产量逐步扩大,质量也不断改进。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疫苗的生产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近30年来,特别是60年代以后,随着基础科学的发展与进步,推动了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的研究促进了兽医生物制品生产的大发展,无论数量与质量上都有很大提高,由于发酵工业的兴起,带动了疫苗生产向工业化规模发展。同时由于各种抗菌药株的产生,使得已经停产多年或被重视的疫苗又重新受到重视,亦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2 我国兽医生物制品发展现状

兽医生物制品是控制和消灭畜禽传染病的重要武器,对畜牧业经济的发展,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兽医生物制品的研究,从1928年起虽然开始作了一些工作,但国民党政府极不重视支持,解放前此方面工作进展缓慢,疫病不能控制,听其自然。新中国建立后,新政府对动物免疫工作日渐重视。经过60余年的发展,我国已建立了具有一定规模与水准的兽医生物制品厂25家,共生产猪、禽、牛、羊、马、经济动物、犬、猫和鱼类疫苗八大系列100余种,基本上满足了国内需要,有的疫苗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如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和马传染性贫血疫苗等。

3 兽医生物制品的发展趋势

3.1 第二代疫苗—基因工程疫苗 百余年来,虽然疫苗的生产不断改进与创新,但就其性质来说,仍然属于第一代疫苗。自基因工程技术引进疫苗研究领域之后,使疫苗的研究与生产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于是便产生了第二代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在兽医领域已研制了口蹄疫基因工程疫苗和犊牛、仔猪下痢大肠杆菌基因工程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的载体已由质粒改为痘病毒,并可将几种基因片段重组在一个痘病毒的载体,并可将几种基因片段重组在一个痘病毒的载体上产生一种基因工程联合疫苗,使制造疫苗的技术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3.2 合成肽疫苗 合成肽疫苗为第三代疫苗。具有抗原性的肽段完全用生物化学的方法进行人工合成后,再与高效的免疫佐剂相配合制成疫苗,其特点是,可以大量人工合成,并且抗原性专一,无副作用。这种疫苗的生产是由基因工程阶段进入了分子工程阶段,是高科技产品,它将代表着21世纪生物制品的发展方向。

3.3 抗独特型抗体疫苗 20世纪70年代后期,出现了一种非抗原性疫苗—抗独特型抗体疫苗。它既非抗原物质的本身,也非人工合成抗原本身,而非是抗原物质的“模拟物”。当用该种物质给动物接种时,动物并没有接触到病原微生物抗原,却可产生对相应病原微生物抗原的免疫力,故又称此种疫苗为内在抗原疫苗。虽然这些高科技产品目前仍处于试验阶段,离直接投入生产实践应用尚有一段距离。传统的第一代疫苗目前仍是当家品种,所以对其有必要进行改进和提高。

总之,兽医生物制品的研究与生产将创造出巨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不过我国的大部分疫苗仍属于第一代疫苗,有的品种也不齐全。还要尽力吸取国际上先进的制苗技术与设备,制造出品种齐全、质量上乘的各类兽医生物制品,以满足迅猛发展的养殖业生产的需要。

(2012–07–12)

S859.79+7

B

1007-1733(2012)09-0080-02

猜你喜欢

生物制品基因工程活疫苗
吉林正业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水稻育性发育与基因工程实验室
吉林正业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自然科学—人文探讨”在基因工程课程思政中的应用
吉林正业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诞生记
基因工程菌有什么本领?
武汉佳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口蹄疫基因工程疫苗研究进展
鸭黄病毒灭活疫苗的制备与免疫效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