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规模化养殖场免疫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12-04-13余存兵李洪琴郑航林宁夏青铜峡市农牧局7516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2年9期
关键词:针头养殖场畜禽

余存兵 李洪琴 郑航林 (宁夏青铜峡市农牧局 751600)



浅谈规模化养殖场免疫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余存兵 李洪琴 郑航林 (宁夏青铜峡市农牧局 751600)

使用兽用生物制品对动物进行有计划地免疫接种,以提高动物对相应疫病的特异性抵抗力,是动物疫病综合性防控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也是构建动物安全体系的重要措施。当前,随着规模化饲养日益扩大,养殖密度的不断提高,动物疫病也越来越多,常常是多系统的多种疾病并发,以综合症的态势出现,直接威胁着养殖业的发展。因此,养殖场除加强科学管理,全面搞好生物安全体系建设,更应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科学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保障动物健康生长,以期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就养殖场免疫注意事项谈几点意见。

1 免疫接种前的准备

1.1 免疫规程的制定 制定免疫程序首先要考虑的是附近一定区域内目前及以往疫情流行的情况,再结合本地区、本场疫病流行情况、流行特点,并以实验室监测数据为基础,综合考虑传染病危害的程度,选择预防接种的疫病和疫苗种类,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规程。从未使用过新型疫苗的地区,在使用前应小范围试用,无异常反应方可在大范围使用。

1.2 疫苗的采购和领取 疫苗质量直接关系到免疫接种的效果,因此,在选择疫苗时,一定要选择通过GMP认证的厂家生产、有批准文号的疫(菌)苗,并通过正规途径购买。目前,预防重大动物疫病如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所需疫苗各地动物疾控部门都免费向养殖场提供,无论选购或免费领取回来的疫苗后都应及时使用,若暂时不使用,可按标签说明妥善保存。

1.3 疫苗的运输与保存 外界环境温度不超过8℃,疫苗可常规运输,当超过8℃以上,需冷藏运输,可用保温箱或保温瓶加些冰块,避免阳光照射。疫苗在运输及保存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由于温度忽高忽低而造成反复冻融,以免失活或降低效价。通常弱毒活苗须冷冻保存,灭活苗2~8℃保存,不得冻结。

1.4 使用前疫苗检查 疫苗质量直接关系到免疫接种的效果,在使用前应对疫苗进行外观检查,凡过期、变色、污染、发霉、有摇不散凝块或异物、无标签或标签不清、疫苗瓶有裂纹、瓶塞密封不严、受过冻结的液体疫苗、失真空的疫苗等不得使用。

1.5 做好被接种动物检查 免疫前,应做好被接种动物检查,向饲养员询问动物群体近期饮食、大小便等健康状况,必要时可对个别动物进行体温测量和临床检查。凡精神、食欲、体温不正常的、有病的、体质瘦弱的、幼小的、年老体弱的、怀孕后期等免疫接种禁忌症的对象,不予接种或暂缓接种。

2 免疫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1 操作人员的自身防护 防疫人员在使用疫苗的过程中应注意自身防护,特别是在使用人畜共患病疫苗及活疫苗时,尤应谨慎小心,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在疫苗接种工作结束后应立即用清水洗手并消毒。

2.2 接种动物的保定和针头型号选择 要做好接种动物的保定工作。做到注射部位准确到位,注射方法规范,严禁打飞针。同时还必须根据动物体型、年龄选择合适针头型号,例如成年猪采用16号长针头,保育育肥选择12号长针头,仔猪选择9号针头等。

2.3 严格器械及注射部位消毒 注射针头及器械可用高压蒸汽灭菌法或煮沸法严格消毒,注射部位宜选用75%酒精或5%碘酊消毒,大中动物每头更换一个针头,家禽每栏舍更换一个针头,以防互相感染。吸取疫苗时应使用专用针头,不得用注射过畜禽的针头吸苗,以防污染疫苗。笔者曾见有猪场采用消毒液浸泡消毒,但注射器、针头内还残留消毒液,对疫苗尤其是弱毒苗影响很大,因此,必须采用单或双蒸水对器材进行清洗。

2.4 合理选用稀释液 用于注射的活疫苗一般配备专用稀释液,若无稀释液,可用生理盐水稀释。口服疫苗前后2h禁止饲喂酒糟、抗生素滤渣、发酵饲料,以免影响免疫效果。饮水免疫,可用蒸馏水或纯净冷水,最好在饮水中按0.1%浓度加脱脂奶粉,免疫前后24h,禁止在饮水中加入消毒药物(如漂白粉),进行环境消毒时不要把消毒液喷到料水中。

2.5 疫苗使用时效 疫苗开封或稀释后,应尽快用完。疫苗临用前应升至常温,开封或稀释后充分摇匀。灭活苗一般在开封后8~12h内用完,最长不超过24h。活苗稀释后应放在冷暗处,宜2h内用完,最好不超过4h。

2.6 预防过敏反应的发生 免疫时应注意外界环境温度,如果在炎热季节可选在早晨或傍晚进行,寒冷地区应在午后气温回升时。从注苗后3日内每天观察畜禽的精神、食欲、饮水、大小便、体温等变化。对反应严重的或发生过敏反应的可注射肾上腺素抢救。注射疫苗后可能有少量畜禽出现减食或体温升高反应,一般1~2日即可恢复。

2.7 紧急免疫接种顺序 当一个地区面临疫病流行时,可实行紧急免疫接种,其接种顺序应先从安全区再到受威胁区,最后到疫区。疫区应先从假定健康畜禽到可疑感染畜禽。

3 注射疫苗后的管理

3.1 加强饲养管理,避免免疫抑制 预防接种后,要加强饲养管理,密切注意畜禽群反应。遇到不可避免的应激时,可在饮水中加入抗应激剂,如电解多维、Vc等,能有效缓解和降低各种应激反应,增强免疫效果。使用菌苗前7d、后10d内禁止注射或饲喂任何抗菌药物,不得使用抗病毒药、干扰素及免疫抑制剂,如地塞米松等。必须使用时,可在停药后10d补做免疫一次。

3.2 剩苗瓶等废弃物的处理 接种工作结束后,应把接触过活毒疫苗的器具及剩余的疫苗浸入消毒液中,以防散毒。对使用过的疫苗空瓶、剩余疫苗及器械应严格消毒处理,不得随意丢弃,以免污染场地及畜禽舍。

3.3 做好免疫接种的详细记录 做好免疫记录,记录内容应包括:接种日期,畜禽品种、日龄、数量,所用疫苗的名称、厂家、生产批号、有效期、使用方法及操作人员等,以备日后查寻。

4 小结

(1)为使免疫更合理、更科学,应考虑建立免疫监测制度,根据免疫监测及时修正免疫程序,包括对畜禽体内的抗体水平进行经常性(定期或不定期)的监测,以掌握家畜(禽)免疫力变化的动态。(2)免疫种类不是越多越好,不能一听说某种疫病流行就赶紧接种,必须根据本场实际情况而定。以规模化猪场为例,主要是防好口蹄疫、繁殖障碍疾病(猪瘟、蓝耳、伪狂犬、乙脑、细小病毒)及气喘病等,尤其是猪瘟与气喘病的防制工作更为重要,蓝耳及圆环病毒2型感染尽管很麻烦,但其只要没有继发性感染,一般危害还不会很大。(3)一般情况下尽可能避开两种疫苗同时免疫,在需要免疫疾病较多的养殖场,必须采取两种疫苗同时注射免疫时,应遵循两种疾病免疫的间隔时间以7d以上。有较强免疫抑制作用的疫苗间隔时间应更长。(4)某种疫苗抗体效价的高低在一定范围内与注射的剂量有正相关性,但是一旦越过这个剂量界限,即使注射几倍剂量的疫苗,抗体效价的升高也是很小或根本不会升高。

(2012–05–17)

S851.33

C

1007-1733(2012)09-0066-02

猜你喜欢

针头养殖场畜禽
具有喇叭口结构的防刺伤针头帽的设计与评价
小小针头不迷路
胰岛素针头可以重复使用吗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规模化养殖场猪的繁殖障碍发生原因与防制
新建规模养殖场的环保新要求
烈日炎炎养殖场如何防暑降温?
多胚蛋白酶 高效养畜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