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瓣膜置换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分析

2012-04-13宋静华

山东医药 2012年20期
关键词:瓣膜肺动脉置换术

孙 静,宋静华,姜 楠

(1天津医科大学,天津300071;2天津胸科医院)

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是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的手术。术后患者需要机械通气辅助呼吸以保障组织的氧供,维持呼吸和循环系统功能的稳定。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部分患者需要延长机械通气时间。对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PMV)缺乏文字上的精确定义和共识,在不同的心脏手术后PMV的发生率也有所不同[1],同时对于其危险因素也缺乏共同的认识[2]。当机械通气时间>48 h,患者出现并发症,如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明显增加。部分患者甚至可能长期需要机械通气辅助呼吸[3]。多数研究者将PMV的时间截点定义为机械通气时间>48 h,而且观察的多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的患者[4,5]。因此在本文中将PMV定义为机械通气时间≥48 h,并对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PMV的危险因素进行观察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8月在我院心外科行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518例,其中男259例,年龄(54.54±10.74)岁,女259例,年龄(55.00±9.72)岁,手术后机械通气时间≥48 h的患者72例,发生率13.9%。其中单瓣手术者331例(63.9%),双瓣手术者153例(29.5%),三瓣手术者34例(6.6%),使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支持的患者5例(0.96%),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的患者92例(17.8%),二次开胸探查的患者28例(5.4%)。根据患者是否于术后48 h内拔除气管插管,将患者分为机械通气时间<48 h小时组和机械通气时间≥48 h组。手术后再次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根据患者实际的机械通气时间按上述方法分组。

1.2 分析方法 根据国内外的相关文献[6],记录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病史、心功能分级、术前血浆BNP水平、肌酐水平、白蛋白水平、红细胞沉降率、超声心动图显示的左室舒末径、射血分数、肺动脉收缩压、是否同期行CABG术、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置换瓣膜的数量、是否应用IABP支持、手术后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及剂量以及是否行二次开胸探查术等,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单因素分析中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因素进入二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手术后机械通气时间≥48 h的患者72例,发生率13.9%。对术前、术中和术后可能影响机械通气时间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患者的年龄(P=0.003)、心功能分级(P=0.007)、术前血浆BNP水平(P=0.028)、射血分数(P=0.003)、肺动脉收缩压(P=0.005)、同期行CABG手术(P<0.001)、IABP支持(P=0.023)、体外循环时间(P<0.001)、主动脉阻断时间(P=0.001)、置换瓣膜的数量(P=0.039)、术后使用多巴胺≥10 μg/(kg·min) (P<0.001)以及术后使用肾上腺素(P<0.001)与瓣膜置换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相关,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因素进入二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心功能分级(OR=3.709)、肺动脉收缩压(OR=1.051)和术后使用多巴胺≥10 μg/ (kg·min)(OR=10.586)与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独立相关(P<0.05或P<0.01)。

3 讨论

在本研究中,手术后机械通气时间≥48 h的患者72例,发生率为13.9%。心脏术后48 h,低氧是不能脱离呼吸机的主要原因[3]。术后低氧可能的原因:心脏直视手术后炎症瀑布[2,3],细胞因子的释放导致急性肺损伤、微型肺不张;手术后应用血管扩张剂,如硝普钠,增加了肺通气—血流的不协调,进一步加重了术后低氧。

患者心功能低下,术后出现PMV的风险增加2倍以上[1]。患者的左心功能不全对于机械通气时间的影响是多层面的:高龄、严重的瓣膜病、伴有肺动脉高压、经历术后持续的低心排等。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在经历长时间的体外循环和手术以后,加重了原有的心功能不全,而由于心室功能不全而氧合不良的患者出现氧合进一步恶化[1]。而体外循环是一种非生理性的循环状况,影响周围组织灌注,尤其体外循环时间长的时候,使血细胞的创伤加剧,并导致异常的毛细血管渗漏,使患者的组织缺氧,出现肺部并发症。这些患者严重时甚至可以发生心源性肺水肿。而低氧减少冠状动脉的血流和心排量,增加血压和体循环血管阻力,增加病死率[7]。所以对这些患者的治疗必须维持足够的血氧饱和度,机械通气治疗能提高患者氧分压,减低呼吸功和全身的耗氧量,可以明显降低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后负荷,从而改善患者心脏功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所以机械通气可以用于治疗心功能不全,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改善预后[7]。因此,患者的心功能分级是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

肺动脉高压是瓣膜置换术后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8],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由于肺充血、肺血管病变、有效肺血管床减少和肺顺应性减低,使术后肺部合并症增多,病情恶化。瓣膜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尤其是二尖瓣狭窄的患者,在瓣膜置换术后,随着肺动脉压力的下降,肺泡的生理死腔增加,需要增加分钟通气量维持正常的 PaCO2水平[9]。患者术后因疼痛、缺氧、交感神经兴奋、心功能下降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引起肺血管阻力增加而加重肺动脉高压。因此瓣膜置换术后充分供氧、镇静、止痛,减少不必要的刺激,延长呼吸机辅助的时间并给与持续正压通气,适当的过度通气,使患者的PaCO2维持在35 mmHg,PaO280~100 mmHg,避免呼吸性酸中毒和肺泡缺氧诱发的肺血管痉挛[10]。因此,肺动脉收缩压增高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显著相关。

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通常需要血管活性药物的支持,但是当术后患者使用多巴胺的剂量≥10 μg/ (kg·min)时,说明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不稳定。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时不应脱离呼吸机,这些患者需要更长时间的机械通气辅助呼吸,直至血流动力学稳定才能脱离呼吸机。机械通气不仅是对于呼吸系统的支持,也是对于循环系统的支持,机械通气已经用于急性心衰的治疗(Ⅱa级推荐)[7]。Frazier[11]认为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应延长机械通气的时间,需要延迟撤离呼吸机,可增强对患者呼吸和循环系统的支持。这与本文的观点一致。在本研究中,只记录了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种类、用药剂量,没有记录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时间中位数,这是本研究的局限性之一。

综上所述,行心脏手术的患者经常合并多种伴发疾病,区分哪些患者可能出现PMV,积极地寻找其预测因素,并事先采取措施,对危险因素加以控制,可以减少风险,改善患者的预后。瓣膜置换术后PMV的原因很多,其中患者的心功能分级、肺动脉收缩压、术后使用多巴胺≥10 μg/(kg·min)与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独立相关,是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预测因素。

[1]Filsoufi F,Rahmanian PB,Castillo JG,et al.Logistic risk model predicting postoperative respiratory failur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valve surgery[J].Eur J Cardiothorac Surg,2008,34(5): 953-959.

[2]Cislaghi F,Condemi AM,Corona A.Predictors of prolong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a cohort of 3,269 CABG patients[J].Minerva Anestesiol,2007,73(12):615-621.

[3]Yende S,Wunderink R.Causes of Prolong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fter 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y[J].Chest,2002,122 (1):245-252.

[4]Serrano N,Garcia C,Villegas J,et al.Prolonged intubation rates after 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y and ICU risk stratification score[J].Chest,2005,128(2):595-601.

[5]Yende S,Wunderink R.Validity of scoring systems to predict risk of prolong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fter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surgery[J].Chest,2002,122(1):239-244.

[6]Reddy SL,Grayson AD,Griffiths EM,et al.Logistic risk model for prolonged ventilation after adult cardiac surgery[J].Ann thorac Surg,2007,84(2):528-536.

[7]Nieminen MS,Bohm M,Cowie MR,et al.Executive summary of the guidelines 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heart failure: the Task Force on Acute Heart Failure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J].Eur Heart J,2005,26(4):384-416.

[8]Melby SJ,Moon MR,Lindman BR,et al.Impact of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n outcomes af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for aortic valve stenosis[J].J ThoracCardiovascSurg,2011,141(6): 1424-1430.

[9]Muralidhar K,Rupert E,Singh R,et al.Influence of changes in the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 on ventilation requirement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mitral valve replacement[J].Ann Card Anaesth,2004,7(2):144-148.

[10]周新明,黄杰,李伦明,等.风湿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围手术期处理[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6,4(8):589-591.

[11]Frazier SK.Cardiovascular effects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nd weaning[J].Nurs Clin North Am,2008,43(1):1-15.

猜你喜欢

瓣膜肺动脉置换术
慢阻肺患者HRCT检查肺动脉直径与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动脉压的相关性
81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临床诊治分析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心瓣瓣膜区流场中湍流剪切应力对瓣膜损害的研究进展
“烂”在心里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尿酸与CHADS2CHA2DS2-VASc评分的关系
肺癌合并肺动脉栓塞症的CTA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