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拟健胃汤临症加减治疗胃脘痛(消化性溃疡及各型胃炎)83例

2012-04-10王宪国

黑龙江中医药 2012年3期
关键词:球部胃痛胃脘

王宪国

(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红旗乡卫生院·152013)

1 临床资料

本组83例中,男40例,女43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66岁,病程最长12年,最短3个月,平均2年。临床表现以胃脘痛为主,常伴腹胀、泛酸、纳差、恶心、呕吐等症。经电子胃镜及组织活检确诊,其中消化性溃疡30例,充血性糜烂胃炎、球部糜烂33,慢性浅表性胃炎20例,萎缩性胃炎15例,合并食道炎5例。

2 治疗方法

健胃汤组成:土茯苓15g,山楂15g,白术、木香、蒲公英、大腹皮、乌贼骨、煅瓦楞子各20g,甘草10g,每日一剂水煎,分早、中、晚3次口服。

临症加减:有消化性溃疡加大乌贼骨、煅瓦楞子的用量至30g;脾胃虚寒加党参15g、高良姜、吴茱萸各15g;肝气犯胃型加柴胡、枳壳各15g;脾胃湿阻型加藿香、佩兰各10g,薏苡仁20g;阴虚型加玄参15g,沙参15g,麦冬10g。

3 治疗结果

治愈(胃痛及伴随症状消失胃镜复查消化道溃疡愈合或炎症消失)45例;好转(胃痛缓解,其他消化道症状明显减轻,胃镜复查溃疡或炎症缓解)30例;无效(症状及胃镜检查均无改善)8例。总有效率为94%,显效率为56%.

4 典型病例

4.1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李某,男41岁。胃脘部偏右侧疼痛反复发作2年。发作时以午夜疼痛为主,得温痛减,伴腹胀、纳差、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电子胃镜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证属脾胃虚弱之胃痛。上方加党参15g,高良姜、吴茱萸各10g,乌贼骨、煅瓦楞子加至30g。每日一剂,每日3次,口服。连服12天后诸证消失。继以上方10剂研成水泛丸,每次6g,每日3次,以巩固治疗。随访1年胃痛未复发。

4.2 充血性糜烂性胃炎

张某,男,56岁。反复剑突下胀满疼痛5个月,伴纳差、大便不爽、神疲乏力、苔白厚腻,脉滑。经电子胃镜确诊为“充血性糜烂性胃炎”,HP(++).证属脾胃湿阻。上方加藿香、佩兰各10g,薏苡仁20g,每日一剂,每日3次,口服。连服22天后疼痛消失,无明显不适。继以上方10剂研末制成水泛丸,每次6g,每日3次,以巩固治疗,随访2年未复发。

4.3 萎缩性胃炎

赵某男45岁,胃脘部隐隐作痛,反复发作3年,伴有不思饮食,口干不欲饮,大便干结,形体消瘦,神疲乏力,舌红,少苔,脉细数。经电子胃镜确诊为“萎缩性胃炎”。证属阴虚胃痛。上方加玄参15g,麦冬10g,沙参15g,山药15g,石斛15g,砂仁15g。每日一剂,每日3次口服,连服28天后诸证消失。继以上方10剂研成水泛丸每次6g,每日3次。巩固治疗,随访1年胃痛之症未复发。

4.4 浅表性胃炎

孙某女36岁,胃脘胀满作痛,连及两胁,6月余,伴有胸闷、嗳气、喜叹息、大便不畅、每遇烦恼郁怒而发作,或痛甚、苔薄白、脉弦。经电子胃镜确诊为“浅表性胃炎”。证属肝气犯胃型胃痛。上方加柴胡10g,枳壳10g,香附15g,陈皮10g。每日一剂,每日3次口服、连服15天后诸证消失。继以上方10剂。研末制成水泛丸,每次6g,每日3次口服、以巩固治疗、随访2年胃痛症状未复发。

5 体会

胃脘痛多见于消化性溃疡、胃及十二指肠球部炎症,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本病的发生多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幽门螺杆菌侵蚀胃粘膜,致使胃粘膜的屏障受到破坏发生炎性改变,严重者发生溃疡。若治疗方法不当或未坚持治疗,可引起反复发作。

中医认为,本病病因主要是饮食不洁、情志失调、冷热失度,引起胃的受纳腐熟功能失常,气机不调,胃失和降,继而发生胃脘部疼痛。笔者所拟健胃汤中,土茯苓、白术、山楂、大腹皮健脾和胃;木香理气;蒲公英清热解毒、乌贼骨、煅瓦楞子制酸止痛;白芍、甘草和中止痛调和诸药。全方共奏健脾和胃、理气止痛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土茯苓、山楂、蒲公英、有明显的抗幽门螺杆菌的作用。

临床研究表明,治疗胃痛的关键在于制酸,以利胃粘膜修复;其次,必须根治幽门螺杆菌,以消除治病的内在因素;其三,服药时间要相对延长,一般要达到45天左右,便于胃粘膜修复和杀灭幽门螺杆菌,避免复发,以达治愈之目的。

猜你喜欢

球部胃痛胃脘
五灵脂蒲黄散止胃痛
突然胃痛不用慌 按压至阳来帮忙
王生义治疗胃脘痛的临证经验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CT表现
胃脘痛应该怎么贴敷?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研究
硫酸钡用于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诊断十二指肠球部病变的临床价值研究
浅谈藏医盐敷治疗胃痛的护理
傣医林艳芳老师临床诊治胃脘痛经验
内镜反转切除十二指肠球部息肉1例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