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霍山黄大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2012-04-01徐志明

茶业通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霍山茶农茶叶

徐志明

(安徽省霍山县茶业发展办公室,霍山237200)

霍山黄大茶产地霍山县,位于大别山腹地,是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之一。优越的生态环境,造就了霍山黄大茶优良的品质特征:梗壮叶肥,叶片易成条,梗叶相连似钓鱼钩,色泽油润,汤色深黄显褐,叶底黄中显褐,滋味浓厚甜润,香气焦香浓郁,俗称“古铜色,高火香,叶大能包盐,梗长能撑船。”明人许次纾的《茶疏》云:“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大江以北,则称六安。然六安乃其郡名,其实产霍山县之大蜀山也。茶生最多,名品也振,河南山陕人皆用之,南方谓其能消垢腻,去积滞亦甚宝爱。顾彼山中不善制法,就于食铛火薪焙炒,未及出釜业已枯焦,讵堪用哉。兼以竹造巨笥乘热便贮,虽有绿枝紫笋辄就萎黄,仅供下食、奚堪品斗。”由此可见,霍山至少在明朝就有黄大茶生产,工艺品质特点也可见一斑。

1 产业现状

霍山茶园面积8200 hm2,近年黄大茶年产量约1500t,产值1200万元,占全县总量的25%、总值的6.3%。产地覆盖全县所辖16个乡镇,县内淠河中上游中低山区茶品质好,称内山茶,下游丘岗圩畈地区称外山茶,大化坪、漫水河等地黄大茶产量高,品质佳,是霍山黄大茶的发源地和主要产地。霍山黄大茶兴盛于明清时期,那时每到茶季山区集镇商贾云集,黄大茶生意十分兴隆。上个世纪50年代前,全县基本上生产黄大茶,黄芽很少,产品稳固地占领我国北方市场。60~80年代,随着“黄改绿”和“霍山黄芽”的恢复生产,黄大茶比较效益下降,市场受到较大冲击,生产比例逐年减少。目前,全县涉及黄大茶生产企业81家,其中5万kg以上较大规模企业6家,多数实行农工商兼营,产购销并举,大的经销商在山东、山西等地开设销售网点。为保护这一历史名茶,维护茶农和消费者利益,2010年霍山黄大茶被确定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0年县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提升茶产业发展水平的意见》,明确对霍山黄大茶基地建设、生产加工和营销给予政策上扶持,把黄大茶做成特色产业。

2 主要存在的问题

2.1 比较效益低,茶农不愿采制 霍山黄大茶属大宗茶叶,售价较低,特别是在名优茶产区,茶农宁愿留养枝梢,也不愿采摘黄大茶。在一些霍山黄芽招牌产地,黄芽鲜叶价格一年高于一年,增长幅度很大,而黄大茶由于受销区市场价格限制,收购价格增幅有限,茶农积极性不高,导致了大量优质资源浪费,没有充分发挥经济效益。

2.2 传统型黄大茶市场萎缩 传统型黄大茶梗壮叶肥,叶片成条,具有高爽焦香味,制作工艺复杂,有生锅(杀青)、二青锅(初揉)、熟锅(做细)、初烘、堆积、拉小火、拉大火等多道工序。然而,现在不少厂家黄大茶生产工序越来越简单,机械化加工逐步代替了传统手工生产,更有少数茶商质量意识淡薄,粗制滥造,使黄大茶品质失去原有风味。

2.3 外围市场打压,低价出售 霍山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黄大茶品质优,中国茶叶界泰斗陈椽在《安徽茶经》记述:“黄茶的产地较广阔,霍山、岳西、金寨、六安及湖北的英山都出产黄大茶,台湾也有黄茶生产。其中以霍山的黄大茶为最著名,产量也最多。”现在周边县市有不少茶商受利益驱使,利用质次价廉的原料加工生产黄大茶,以次充好,蒙骗广大消费者,使霍山黄大茶良好形象受损。

2.4 品牌多而乱,注册品牌少 目前市场上主要有霍大黄、霍漫黄、霍铁黄、霍上黄、老干烘、干烘王等10多个茶叶品牌,但注册品牌少。由于品牌乱,县外经销商仿冒霍山黄大茶品牌时有发生,县内经销商也相互仿冒,哪个品牌好卖哪个,形成恶性竞争,导致茶叶包装与所装茶叶不一致,表里不一。未注册品牌因缺少法律依据,维权艰难。

3 发展对策

3.1 调动茶农生产积极性 现在传统黄大茶产区不少茶农因效益原因,只生产黄芽而不愿生产黄大茶,春季黄芽季节一结束,茶树一剪了之。究其原因一是原料价格低,二是劳动力紧张、工资高。因此在茶叶生产上,首先是要推广能够提高采茶工效的实用技术,例如在茶区推广大剪刀采茶,或小弯刀割茶,都能有效提高采茶工效。其次是引导茶农采摘后期春茶和前期夏茶,让茶农知道适当采摘并不影响来年黄芽茶产量,茶园修剪稍迟反而避免有些年份秋冬小阳春带来茶芽早期萌发现象,从而提高来年茶叶品质和产量。

3.2 加工环节,增强质量意识 以质量求生存,首先要按照霍山黄大茶制作工艺生产茶叶,采取“堆积”、“拉老火”等传统工序加工黄大茶,尤其是机械化制作不能省略“堆积”过程,堆积是霍山黄大茶品质形成的重要工序。其次是要促进工艺完善和创新,烘焙可采用清洁化能源,如用红外线代替木炭,这既保护了生态,减少了木炭使用量,又能提高产品质量。

3.3 营销环节,注重品牌效应 霍山黄大茶是历史名茶,也是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公用品牌很响,但企业品牌缺少影响力。笔者认为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工作,争取突破性进展。

3.3.1 品牌整合 做强企业品牌,是霍山黄大茶产业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需要。目前,小而散的品牌必须进行有效整合,才能抗击市场风险。一方面,小而多的品牌带来的是资源的分割,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本行企业的不规范竞争,导致茶叶品质降低,利润减少,抗风险能力下降。政府应当给予正确引导和扶持,通过合并或股份合作等方式,培育2~3个有一定规模及影响力的企业品牌。企业要树立正确价值观,要以市场为导向,诚信和规范经营,并不断开拓创新,这样才能走得长、走得远。

3.3.2 品牌创新 古人留下的东西,并非一成不变。其实在我县茶叶生产历史上就有黄芽、黄小茶、小火黄大茶和黄大茶之分,随着名优茶发展和黄芽茶的大量生产,小火黄大茶已不多见。小火黄大茶同一般黄大茶相比具有嫩度好、条索紧、滋味更加醇和爽口等特点,同一般黄芽相比,也更加耐冲泡,深受不少茶客喜爱。因此,小火黄大茶通过精工细制和精美包装,生产出高档黄大茶,适应市场以及高层次消费群体需要,是目前我县黄大茶产业必须要做的工作之一。

3.3.3 品牌宣传 霍山黄大茶金枝玉叶,色香味独特,有其鲜明的特色和优点,是其他茶类无可比拟的。黄大茶消费主要在我国山东、山西,有其固定的市场,然而酒香也怕巷子深,因此适度的广告投入是必需的。品牌宣传应以企业为主,在销区做媒体广告,设计品牌广告语,代表品牌形象,体现品牌特色。抓住产品最佳卖点,进行宣传推介,重点宣传产地生态环境,属于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以及有机、绿色产品等,让人们了解到饮黄大茶不仅是能解渴,而且能饮出健康、饮出品位,从而让更多的消费者喜欢上它。

猜你喜欢

霍山茶农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为茶农送上“及时油”
茶农创业培训现状及创新发展对策分析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柱前衍生化HPLC同时测定霍山石斛中13种游离氨基酸含量
霍山石斛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及活性菌株的鉴定
霍山石斛Stagonosporopsis oculihominis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分离鉴定
香喷喷的茶叶
快乐的小茶农
基于茶农需求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