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足26例防治与护理体会

2012-03-31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2年33期
关键词:换药糖尿病足下肢

熊 梅

(长江大学荆州临床医学院 荆州市中心医院内科,湖北 荆州 434020)

糖尿病足26例防治与护理体会

熊 梅

(长江大学荆州临床医学院 荆州市中心医院内科,湖北 荆州 434020)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防治方法和护理,提高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糖尿病足26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健康教育、胰岛素、抗生素治疗及局部换药的同时,采用控制饮食,定期检测血糖的防治手段。结果:修剪趾甲损伤所致12例,长时间行走、活动所致8例,均能够很快的抑制病情的恶化并且病情有了很大的改观;烫伤所致4例,由于烫伤严重恢复较慢病情无恶化但是没有明显改观;无明显诱因2例由于暂未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案,但病情无明显进展。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加强糖尿病足部知识的健康教育,同时指导患者控制饮食、加强运动、定期监测、戒烟限酒,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同时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有利于糖尿病足的恢复。

糖尿病足;防治;护理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糖尿病较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致残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在临床上,由于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受到高血糖的影响,下肢血管硬化、血管壁增厚、弹性下降,血管容易形成血栓,并集结成斑块,而造成下肢血管闭塞、支端神经损伤,从而造成下肢组织病变。而“足”离心脏最远,闭塞现象最严重,从而引发水肿、腐烂、坏死,形成脱疽,因此研究如何预防和护理糖尿病足刻不容缓[1]。我科通过对26例住院糖尿病足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取得了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7月至2012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糖尿病足患者2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6例,女性10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45岁,平均58岁。

1.2诱因及临床表现

诱因:本组患者中因为修剪趾甲损伤所致12例,长时间行走、活动所致8例,烫伤所致4例,无明显诱因2例。

本组患者中主要有以下临床表现:下肢疼痛、皮肤溃疡,从轻到重可表现为间歇跛行、下肢休息痛和足部坏疽。病变早期,体检可以发现下肢供血不足的表现,如抬高下肢时足部皮肤苍白,下肢下垂时又呈紫红色。足部发凉、足背动脉搏动减弱以至消失。间歇性跛行就是患者有时走着走着突然感到下肢疼痛难以,以至于不得不一瘸一拐地直路。休息痛则是下肢血管病变进一步发展的结果,不只行走时下肢供血不路,而且休息时下肢也因缺血而疼痛。严重时患者彻夜难眠。

1.3治疗方法

严格强化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水平。本组患者均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合理应用抗生素:本组患者均遵医嘱在坏疽处采样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治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防止患部受压。营养神经治疗,遵医嘱给予腺苷谷胺肌肉注射。

2 护理措施

2.1饮食治疗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根据患者身高、体质量及从事工作量的大小计算每日热量,指导患者定时定量,合理规律进餐,少食多餐,平衡膳食。每天的主食早中晚食量分配各1/3,粗细搭配。多食新鲜蔬菜,多饮水,血糖未达标时勿吃水果,可以适当多吃黄瓜、西红柿。戒烟限酒。少食动物内脏、皮肤、瓜子、花生、核桃、油煎油炸等油脂含量丰富的食物。

2.2运动指导

糖尿病的运动治疗可以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加速葡萄糖的利用,有利于血糖的控制。笔者根据患者的病情指导患者每日适当作促进下肢血液循环的运动操,如:提脚跟、脚尖运动、下蹲、坐椅等运动。1次/d, 15~20min/次。同时卧床休息时用小软枕垫于患肢,以利下肢血液循环。

2.3局部换药,严密观察创面情况

根据患者皮肤破溃面积大小、深度及是否感染等状况选择合适的新型敷料,采取不同的换药方式进行换药。换药过程中如果患者疼痛加重时,可能损伤正常组织,因此伤口换药前提醒患者疼痛时及时告诉护士,护士在换药过程中动作要轻柔,以免损伤正常组织,加重感染扩散。同时注意观察创面愈合情况,每次换药后做好记录,以便及时调整换药敷料及换药方式。

2.4心理护理

糖尿病足患者局部感染后常伴有恶臭,且因控制不好病情发展迅速,最终导致截肢,很多患者会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因此护士要特别关心患者,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并根据具体的情况给予安慰,对于病人不清楚的问题要仔细解答,多与患者沟通,讲解糖尿病足的发病原因、治疗的方法和目的以及预后,使患者了解自身疾病情况,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2.5健康教育

对于糖尿病足患者应规范健康教育,教育内容包括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糖尿病的监测、心理护理、胰岛素笔及血糖仪的使用方法,以及糖尿病足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预后、预防措施、足部护理方法、如何选择合适的鞋袜、正确修剪趾甲、预防皮肤损伤和感染的措施、有表皮破溃时及时处理。同时指导患者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并督促和指导患者按医嘱规范治疗和用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建立合理饮食结构,控制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比例,饮食宜清淡,少食多餐,指导低脂、低糖、低盐、高纤维素饮食,教会患者自测血糖,使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2]。根据血糖变化调整胰岛素的用量,将血糖控制在接近正常水平,疾病好转有利于局部病变的恢复[3]。

3 结 果

经过患者的积极配合和精心治疗,修剪趾甲损伤所致12例,长时间行走、活动所致8例,能够很快的抑制病情的恶化并且病情有了很大的改观;烫伤所致4例,由于烫伤严重恢复较慢,病情无恶化,但是没有明显改观;无明显诱因2例由于暂未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案,病情无明显进展。

4 体 会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生活能力丧失和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预防控制糖尿病足的发生和正确护理足部皮肤是治疗糖尿病足患者的有效手段,可以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率和截肢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4]。本观察显示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合理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局部换药、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系统地治疗。使患者的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尤其是糖尿病健康教育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糖尿病足重在预防,因此经常对高危人群进行教育,定期进行足部检查,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是降低截肢率的最有效的方法。在治疗过程中要遵医嘱准确及时用药。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系统护理,不仅对患者要进行护理,同时对患者家属也必须进行从心理到家庭社会等全方位的护理。良好的心理护理可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有利于控制疾病,防止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的生活质量[5]。

糖尿病足的治疗应以预防为主,并从低危足患者着手,中高危患者为重点防治对象,指导患者控制血糖和每日足部护理是有效预防足溃疡的关键,同时还应加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自我保健 。此外,如何加强多学科联合治疗糖尿病足也是今后研究的课题。

[1]李秋萍.内科护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12.

[2]梁晓春.实用糖尿病手册[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349.

[3]董砚虎,钱荣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当代治疗[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83.

[4]沈雯静,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4):37-38.

[5]李仁明.糖尿病足与相关并发症的诊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66-468.

[编辑] 一 凡

10.3969/j.issn.1673-1409(R).2012.11.019

2012-09-23

熊梅(1978-),女,湖北荆州人,护师,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R473.5

A

1673-1409(2012)11-R041-02

猜你喜欢

换药糖尿病足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2020年糖尿病足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门诊换药间隔时间对伤口愈合的影响的研究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换药处置架在行负压引流术糖尿病足换药中的应用
加强党建 换汤又换药
中医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