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户养羊影响羔羊成活率的原因及其改进方法

2012-03-29夏道伦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畜牧局441104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2年1期
关键词:产羔补料养羊

夏道伦 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畜牧局 441104

农户养羊长期处于分散经营状态,养殖户饲养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绝大部分养殖户仍然采用传统型和粗放式养殖方式喂养,以致羔羊冻死、饿死、病死等非正常死亡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地影响了羔羊的成活率。要有效地提高农户养羊繁殖羔羊的成活率,只有充分地了解影响农户养羊羔羊成活率的关键点,并结合农户养羊的实际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1 影响羔羊成活率的主要原因

1.1 补奶随意性大,羔羊长期处于半饥饿状态

农户养羊中常见的是母羊产后体质瘦弱,并对产后瘦弱母羊补料催奶不及时;母羊初产或母羊配种年龄过早,乳房发育不良;母羊产后得病未能得到及时治疗,以致母羊体质瘦弱,泌乳量减少和泌乳品质过差,甚至导致部分母羊因病死亡;部分高产母羊一胎产羔过多以及忽视对母羊的补料催奶和羔羊的喂养和管理等,导致羔羊补奶的随意性大,羔羊长期处于半饥饿状态,体质瘦弱,一旦染病或遇天气突变,极易导致冻饿死亡。

1.2 羔羊与成年羊混牧混圈,导致意外事故增多

部分农户养羊由于受圈舍条件的限制,没有设立独立的羔羊圈,甚至母羊产羔也在大圈中进行。深秋、冬季和早春寒冷季节母羊产羔时,缺少必要的防寒保暖设备和保温措施;没有组织单独的羔羊群,仅能初步适应训练放牧的羔羊亦随大群羊远牧,结果导致成年羊和羔羊两者都不能兼顾;由于羔羊与成年羊混牧混圈,给哺乳母羊和羔羊补喂的饲草和精料被其他羊群分抢,羊群拥挤、羊舍及其周围环境卫生状况恶化、低温潮湿、远牧过度等,无一不影响和威胁临产母羊、哺乳母羊和低龄羔羊的健康乃至生命。

1.3 补草补料不及时,导致羔羊掉膘

随着羔羊体重的增加,生长速度的增快,羔羊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即会逐渐增加,有些羔羊还处于断奶期,仅靠单纯的放牧采食远远满足不了羔羊生长发育的需要,如养殖户饲草饲料贮备不足,补草补料不及时,羔羊长期吃不饱,即会导致羔羊普遍掉膘。

1.4 防疫不到位,致使疾病流行

科学的防疫制度是预防羔羊疫病发生的重要手段。有些养殖户错误地认为某种疫病在本地没有流行,防与不防无所谓,有些养殖户甚至怕麻烦图省事,不按防疫规程给羔羊进行防疫注射,以致对某种疫苗漏防和不按时防疫的现象时有发生。更有个别防疫观念淡薄的养殖户,甚至长期不给羔羊防疫注射,给某些疾病的流行带来了可乘之机。加之羊群饲养管理条件的限制,在某种疫病流行期间,不能及时采取严格的隔离防范措施,以致疫病传播流行范围扩大,由于羔羊自身的免疫力差,从而波及面扩大而严重影响羔羊的成活率。

1.5 保暖防潮条件欠佳,给羔羊的健康带来隐患

有些养殖户缺乏羊群的饲养管理经验,羊舍保暖防潮、卫生条件欠佳,特别是在冬春寒冷季节和下雪下雨天气条件下,羊舍和运动场内粪尿横溢,羔羊长时间生活于潮湿、寒冷的环境中,饮水、草料缺乏必要的卫生保障,长此下去,势必给羔羊的健康带来严重的隐患。

2 改进方法

2.1 抓哺乳,确保羔羊正常生长发育

羔羊出生后,首先应尽早在出生1小时内使其吃足初乳。其次,对于初产母羊或乳房发育不良的母羊,在产前或产后除加强喂养外,还可采用乳房温敷和乳房按摩的方法促进乳房发育,以利于母乳的分泌。其三,对于产后患病的母羊和体质瘦弱的母羊,应尽早采取治疗措施,促进母羊尽早恢复健康。其四,对于一部分一胎产羔过多的高产母羊、体质瘦弱母羊和患病母羊,其产羔后,应尽早在母羊群中由产羔日龄相近的母羊对羔羊进行代奶,或采用人工哺乳,以确保羔羊的正常生长发育。

2.2 抓补料,促进羔羊增膘保膘

从羔羊出生半月龄左右开始,羔羊随母羊放牧回舍后,应适当补喂优质的青饲料。并搭配一定的精饲料,其精料配方组成参考为:玉米40%、豆饼或麻饼23%、优质草粉25%、麸皮8%、骨粉2%、食盐1%、微量元素添加剂1%。其精料的补喂量应根据羔羊的日龄及体质状况而定,一般半月龄左右每天补喂 50~80g,1~2 月龄每天补喂 100~150g,2~3 月龄每天补喂 200g,3~4 月龄每天补喂 250~300g,4~6月龄每天补喂300~500g,每天早晚各补喂1次。

2.3 抓管理,减少羔羊发生意外事故

放牧的羔羊应单独组群放牧,并逐步由近到远训练羔羊放牧采食能力,对幼龄羔羊应适时给予哺乳,并结合舍内补饲。为了给羔羊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羊舍和运动场要经常保持清洁干燥,并定期消毒灭菌,遇阴天、雪雨天气,对羊舍和运动场要勤换垫草,并勤洒干土、生石灰或草木灰吸湿防潮。进入冬春季节,要及时维修好羊舍,门窗可用草帘或塑料薄膜遮掩,堵塞隙缝,做到羊舍不漏水、不潮湿,四壁不进贼风。如给羔羊舍生火取暖,要预留好排气孔,谨防烟尘危害羔羊健康。当羊外出放牧后,要及时将羊舍门窗打开通风换气,清除舍内垫草、粪便和饲料残渣,并将垫草晒干以备日后再用。

2.4 防疾病,减少疾病对羔羊的危害

羔羊的抵抗能力弱,怕冷、怕潮湿,容易发生疾病和感染体内外寄生虫病。因此应建立整套的科学防疫制度。羔羊15~20天可皮下注射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猝疽三联菌苗或羊梭菌病多联干粉灭菌苗,30天左右皮下注射五号病疫苗,40天左右皮下注射羊痘鸡胚弱毒疫苗,50天左右肌肉注射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活苗,60天左右口腔黏膜内注射口疮弱毒细胞冻干菌,70天左右背部皮下注射羊链球菌氢氧化铝菌苗,80天左右唇黏膜注射羊传染性脓疱皮炎活疫苗,90天左右皮内注射第Ⅱ号炭疽菌苗。2月龄断奶后可用广谱、高效、低毒的丙硫苯咪唑(或与伊维菌素合用)按8~15mg/kg体重进行首次驱虫。此后,每季度预防性驱虫1次。体外寄生虫病可用0.05%双甲咪唑药液给予药浴,但给予羊群药浴可视羊群体外寄生虫病的感染情况和天气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需要注意的是,养殖户在给予羔羊防疫注射、驱虫、去势和分群等,均是对羔羊的一次较大刺激,为避免对羔羊刺激的应激反应过大,过度引起羔羊不适甚至引起羔羊发生意外的应激死亡,养殖户应尽可能将羔羊的防疫注射、驱虫、去势和分群等,间隔7~10天错开进行。

猜你喜欢

产羔补料养羊
黄淮山羊产羔数与胎次的关联性分析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反应型冷补料与溶剂型冷补料路用性能对比研究
冬季养羊 做好这四点
夏季养羊八注意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
云上黑山羊黄体数与产羔数相关性初步研究
绒山羊产羔强度对母羊发情的影响
精补料增重净能对西杂肉牛育肥性能和成本的影响
绒山羊两年三产的优点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