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责任制护理工作模式的效果评价

2012-03-23罗明丽杨晓存郝改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年18期
关键词:病房优质责任

罗明丽 杨晓存 郝改琳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工程的全面实施,我科于2011年3月开始实施护士“包”病人优质护理工作,根据科室具体情况,采取先引导再铺开、先形式再内涵,逐步规范责任护士工作职责与流程及考核标准并将考核标准与护士的绩效挂钩,每名责任护士为所“包”的病人提供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治疗、沟通和健康指导等,使护理人员对所负责的病人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1]。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于2011年3月开始实施护士“包”病人优质护理工作,实施前我们对2010年3月~2011年2月在心胸外科住院病人及家属、在科护士、医师进行每月1次问卷调查。实施护士“包”病人优质护理工作后,我们用同一问卷每月进行调查,调查对象及医护人员的范围、病人年龄、文化层次、性别比例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分别通过调查表调查病人366例,医师63名,责任护士质量考评表收回7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

1.2 方法

1.2.1 护士“包”病人优质护理工作模式开展方法

1.2.1.1 转变观念 我科吸取了第一批优质示范病区的经验和教训,在科室采取先引导护士认识责任护士“包”病人优质护理工作模式开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到示范病区学习、了解工作性质、排班模式等方式,征求大家意见和建议,充分调动大家积极性,自愿接受新工作模式的实施。

1.2.1.2 承包原则 根据科室危重病人数量、护理工作量、护理人员层级(职称、学历、能力)等分管不同的病人数,管床数3~5张[2]。全员参与包病人工作。责任护士“包”病人房间相对固定。在护士站设置明白栏,让医护人员清楚掌握护士分管床位情况。每日由护士长根据病情分级、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进行床位调整。既要体现全程连续服务,又要体现

能级对应的原则。

1.2.1.3 完善责任护士职责及护理服务内容,并在病房公示责任护士工作职责包括为病人实施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护理服务,根据病人自理能力实施基础护理、个人清洁卫生、病房环境、安全措施保障、医嘱落实、专科护理、文书书写、入院、手术、出院的健康宣教等。“包”床责任护士休息时有相对固定的替责班落实,上班后进行评价强化。将护理服务内容公示在病房,让病人监督实施。

1.2.1.4 设置移动护士工作站 把护士工作地点转移至病房。治疗车将病人治疗、护理用具集中放置,推至所管房间,减少往返时间及次数。护理文书电子表格式录入[2],将记录时间缩短至20 min/班左右,让护士有更多时间为病人提供直接服务。

1.2.1.5 统一查房,完善考核标准 晨会交班后护士主动到所包病房进行医护一体化查房[3],责任护士主动向医师汇报病人的病情、需求,共同查房,听取治疗方案、措施,积极配合,解决病人需求。将绩效工资与病人满意度、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及护士层级挂钩。

1.3 效果评价 效果评价采用问卷调查法,每月1次。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包括:病人满意度调查表,主要内容涉及病人对本身疾病的认知程度,病人对责任护士工作内容了解程度,病人对病房就医环境满意程度,对责任护士工作的满意度;医护配合调查表,主要内容涉及医护配合、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责任护士工作质量考评表,主要内容涉及责任护士对病人病情了解程度,工作职责落实情况,健康教育执行情况等内容。问卷调查表均为百分制,每个选题有4个选项,分值越高表明病人满意度或掌握情况越好。责任护士工作质量考评表由护士长或质控成员来完成,>95分为合格。每月由质控成员、护士长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表1,表2)

表1 实施护士“包”病人优质护理前后病人与医师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分±s)

表1 实施护士“包”病人优质护理前后病人与医师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分±s)

时间 病人满意度(n=366)医师满意度(n=637)实施前实施后t值P 85.70 ±4.23 90.01 ±2.22 97.80 ±3.42 97.38 ±4.30 42.5558 12.0881值<0.05 <0.05

表2 实施护士“包”病人优质护理前后护理工作质量比较(分±s)

表2 实施护士“包”病人优质护理前后护理工作质量比较(分±s)

注:1)为 t'值

时间<0.05 <0.001 <0.05 <0.05 <0.05实施前实施后t值P例数 责任护士工作质量 基础护理合格 护士知晓病情 健康教育执行 病房环境达标78 88.13 ±2.55 90.23 ±4.38 81.38 ±2.42 92.48 ±2.25 92.00 ±2.23 78 95.57 ±3.62 96.82 ±4.26 94.35 ±7.02 98.43 ±3.13 96.00 ±3.42 2.01531) 9.5256 15.42651) 13.63211) 8.65261)值

表1,表2显示,实施护士“包”病人优质护理后病人满意度、责任护士工作质量、基础护理质量、护士病情知晓、健康教育执行情况、病房环境达标情况,医师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提高(P <0.05)。

3 讨论

3.1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根据卫生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总体部署及《关于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的工作方案》的要求,按照医院及护理部制定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以“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为核心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加大优质护理服务推进力度,充分调动护士积极性,探索建立优质护理服务的长效机制、绩效考核机制,为更多病人提供安全、专业、全程的优质护理服务。

3.2 实施护士“包”病人优质护理工作模式 每名护士通过分“包”3~5例病人;设置移动护士工作站,把护士工作地点前移至病房;护理文书电子表格式录入,减少记录时间;把护士“还给”病人,最大限度的满足病人的需求,护士通过为病人提供全程、连续的护理服务,建立了和谐的护患关系,病人满意度显著提高。

3.3 完善护士工作职责、流程及质量考评体系 通过完善护士工作职责、流程及质量考评体系,有效地提高了护理质量。责任护士绩效工资与病人满意度、工作数量、质量挂钩,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有效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4-6]。护士通过管理病人,积累了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经验,有利于个人成长,提高护士职业自豪感。分管护士治疗、护理完成后,工作在病人床旁,加强巡视,与病人交流,观察病人的病情、心理变化、需求等,减少呼叫器鸣响的频率,主动更换液体,帮助病人完成生活护理,如洗脸、梳头、喂饭、洗脚等,提高了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支持及满意度。

3.4 护士服务理念转变 护士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呼叫率降低,态度和蔼、用语规范,服务更加细心、热情、周到,通过不断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不但能以丰富的护理知识和精湛娴熟的护理技术服务于病人,而且能更加细致全面地掌握病人病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护理质量。无护理纠纷、护理投诉、护理不良事件发生。通过医护一体化查房,晨会交班等形式畅通了医护沟通渠道,医师对护士的满意程度提高,医护配合更加默契。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S].卫医政发,201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S].卫医政发,2010.

[3] 蒋海兰,刘 冰,曹 敏,等.护理查房实施医护患一体化模式的效果评价[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3A):348-349.

[4] 邝惠冰,黄慧根,符 霞,等.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下排班方法探讨[J].护理学报,2008,15(12):32-34.

[5] 赵红云,李秋洁,曹俊环.住院病人护理满意度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09,16(10):4-6.

[6] 崔亚林,孙网风,潘秋霞,等.护嘱在骨科护士分层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3(2):355-356.

[7] 王旭梅,韩世范.护士下达分级护理护嘱的可行性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8,22(2A):292-293.

[8] 邢 曙,陈一丹,罗桂珍,等.护士以下达护嘱并执行形式落实新分级护理工作模式的实践[J].中外医疗,2010,29(32):139.

猜你喜欢

病房优质责任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更正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期望嘱托责任
CCU病房医院感染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