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州地区非专业日语学习者学习动机考察

2012-03-20李哲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2年5期
关键词:常州日语学习效果

李哲

(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2)

动机是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并促使个体活动朝某一目标运行的内部动力,在心理学上,一般被认为涉及行为的发端、方向、强度和持续性。学习动机是学习的主要条件,是推动学习者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动机研究在外语研究特别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研究背景

(一)先行研究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习者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学习效果研究对外语教学科研的影响和作用也不可忽视。动机及效果研究在外语教学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一研究在我国日语教育界尚未充分发展。近年来,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研究逐渐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其研究现状和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国外学习动机研究已经进入一个相对成熟和多元化的时代。在学习动机的研究中,很多研究者对动机进行了不同维度的分类,其中最主要的有两种分类方法,即Gard-ner、Lambert的融合型和工具型动机的分法以及Noels等研究者的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分法。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Lambert和Gardner等人提出了第二语言学习的社会心理模式和社会教育模式。创立了加氏体系,包括一系列研究程序、标准化的测量手段和工具在内,其中的语言学习动机调查工具——态度/动机测验量表,至今仍是权威性的外语学习动机调查工具。

日本在该方面的研究主要有:日本学者縫部義憲对外语学习动机的定义、动机学习的种类等进行了描述,守谷智美对第二语言教育中的动机研究动向、日语学习中的动机研究等作了详尽的描述。除进行理论研究外,部分学者还进行了大量的海外调查,这些调查基本上是动机类型与学习成绩、学习效果的关系分析。

国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研究尚处于发展阶段,多数研究成果集中在以英语为主的外语教学领域。关于日语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研究,成效最显著的是清华大学的王婉莹。王婉莹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日语专业学习者为对象进行了调查,对专业日语学习者学习动机的强度、学习时间、动机变化、对教学的希望建议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把专业一年级学习者与专业二、三年级学习者分为两组加以对比。除“工具型动机”和“强迫型动机”两组间存在一些差异外,日语专业学习者日语学习动机学年差小,各动机的平均值一般保持在40%~70%之间,这从某一侧面反映了学习者的学习状态。除专业日语外,王婉莹还对非专业日语学习者的动机类型与动机强度进行了定量研究。另外,也有部分学者对日语部分内容的学习效果及动机激发策略等进行了相关研究。

综上,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研究上,国外发展较为充分,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且在日语方面研究很不充分。在动机与效果两者中,更偏重于动机研究,学习效果研究不足;日语界以专业日语学习者为对象的研究较多,以非专业日语学习者为对象的研究较少;理论研究较多,而地域性的应用研究较少。

(二)地区环境

常州市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经济发达,科学技术先进,在引进日资与企业出口日本方面发展迅速,在常日资企业不断增加。本课题调查研究进行期间,常州市的日资企业总计约500家左右,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常州的年对日贸易额在10亿美元左右,东芝、小松、三菱等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均已在常州扎根。可见,就常州地区来说,日语人才有非常大的需求量,日企相关从业人员的数量也不可小觑。

目前常州市日语人才的培养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大学专业模式,如常州工学院、江苏大学、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等都设有专门的日语专业。第二外语模式,在设有英语等其他外语专业的大学里,多数学习者的第二外语选择是日语。部分学校的课程设置指定第二外语为日语,但也有部分学校可自主选择,如常州工学院,绝大多数学习者会自行选择日语作为他们的第二外语。另外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模式,即培训模式。其中包含企业定向日语培训和其他社会人士自主参加日语培训。企业定向培训中的日语学习者,多数为日企职工,或者与日本有贸易往来的企业员工。社会其他人士包含有出国、留学打算的学习者以及其他职工等非专业日语学习者。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研究结合常州地区的经济人文环境及目前日语学习者的实际情况,联合常州各高校及其他部门,以常州工学院英语系、计算机学院以及延陵学院为主,各在常大学及其他常州地区的社会培训机构、企业为辅,就第二外语模式和培训模式下非专业日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效果,展开定量、定性的实证调查和研究。本课题结合地方特点,着眼实际应用,拟为常州地区的日语教学科研工作提供有力的实证参考。

其中,在调查问卷发放时,注意区分调查对象的类别和身份。首先按照学习日语的时间长短,将被调查者分为三个不同类别,即初级、中级、高级学习者。其次,针对学习者的不同身份,将其分成文科学习者、工科学习者和社会学习者三个大类。另外,调查问卷的发放也分三个阶段进行,分别对同一批次学习者的初学阶段、学习中期以及学习后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查。时间跨度为2010年11月至2012年3月总计一年半时间。每批问卷分三组发放,每组随机抽取20人,即每次发放问卷60份,整个调查期间,共发放问卷180份。其中,针对文科和工科学习者的问卷回收率较高,发放三次,共120份,有效回收总计118份,回收率达到98%以上,社会学习者的问卷回收率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相对降低,三次总计发放60份,有效回收48份,平均回收率约为80%。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设置

考虑到不同级别的学习者的日语水平,问卷用中文做成,按照纵向初、中、高三个级别,横向文科、理工科及其他社会学习者(以社会培训机构与企业中日语培训对象为主)三个类别进行问卷设置;问卷设置要随时间和对象变化,注意历时跟踪同一对象的动机变化及其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2.数据收集

分阶段、按区域发放调查问卷,逐步进行纵向和横向信息收集。确保信息的信度与效度,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将随机抽样与分层抽样相结合,样本的选取考虑到研究对象、问题、变量、对总体的代表性,最大程度收集广泛、真实的数据信息。

3.研究分析

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动机类型进行划分,然后用相关性关系分析来看动机类型、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使用因子分析等手段进行动机的维度、成分的界定、动机类型、动机强度和自我认同变化等多元素的研究。

三、结果分析

问卷调查参照前人研究并结合学习者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程设置为三大部分:动机调查、学习效果调查和动机激励调查,每部分均采用主客观题结合的形式进行。

(一)动机类型

本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调查问卷中的28个小项归纳得出5个大项,并进一步根据Bandura的界定将其归类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分析过程中,因个别小项平均值极低,根据标准差系数不超过0.45的要求对其进行了删除。对这些项目进行分析显示,问卷信度在0.7以上,故数据可用作因子分析。本调查的三个组别一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结果见表1。

表1 动机类型及因子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对文科组学习者来说,内在动机是他们学习的主要动机,其中项目(1)兴趣、文化动机占的比重最大,但是,外在动机中的项目(5)学校或家长、公司要求,即强迫型动机也占到了比较大的比重,排在第二位。可见,对文科生来说,虽说学习者主要出于爱好或对日本文化有兴趣而学习日语,但是,外在因素在其选择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与文科组相同,理科组学习者学习日语的主要动机因素也是源自内在动机,不同的是,较之文科组的兴趣和文化动机,理科组学习者的主要动机因素为内在动机的项目(3),即他们之所以学习日语,是出于将来进入日企或者去日本工作生活的需要,即将来型动机为主。这与目前常州的经济状况关系密切,也印证了常州日企较多,可提供较多的外企及出国工作机会的环境特点。与文科组和理科组有很大的不同,社会组的动机主要源自外在动机,其中项目(4)留学和工作需要是他们学习日语的主要动机因素,即现实型动机为主,与项目(5)一起,两项外在动机构成了目前常州外语培训机构日语学习者的主要动机来源。

(二)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

本调查先从学习方式、学习时长、预期目标考察学习者采用动机强度,然后与他们的学习效果进行对比,得出结果如下:

日语学习中,内在动机为主的学习者采用的学习方式较多,除课堂学习加必要的课后复习外,还经常参阅各种日语杂志,浏览新闻网站等,通过多种途径学习日语。此类学习者的学习时间平均每周10小时左右,对自己学习积极性评价为非常积极或比较积极。他们对学习效果的预期较高,期望自己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能达到中级及以上水平。学习中遇到困难时选择坚持下去不放弃的学习者比例达到90%以上。综合学习动机比较强。外在动机为主的学习者采用的学习方式也比较多,课堂学习之外,会采用网络等方式补充学习,但较之内在动机为主的学习者,缺少主动性,多数没有课后复习,并且没有合理的学习计划。学习时间相对较短,平均每周5小时左右。就预期效果而言,其中部分学习者特别是社会组学习者希望通过学习达到初级或中级水平,但是也有部分学习者对学习效果未作预期,打算顺其自然。此类学习者在日语学习中不易树立学习信心,遇到困难容易放弃,总体学习动机不强。对比学习效果我们发现,不管是文科组还是理科组,内在动机为主的学习者学习动机强,更易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社会组学习者的学习效果由于受各种客观环境和因素的影响,与动机类型和动机强度关系较小。

(三)动机因子变化

学习是一个延续的过程,所以,学习者的动机因子也会不断发生变化。本调查分三个阶段进行,意在考察学习者在不同时期的动机因子构成及动机强度的变化。通过结果比对发现,影响动机变化的因素主要包括学习成绩、学习环境以及目标环境三项,以上三项动机因子的变化对三个组别的学习者各自产生不同影响。每个组别受影响的人数比例见表2。

表2 动机因子变化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学习者自身学习成绩的变化对动机的影响较大,三个组别的学习者,在成绩上升时表现出的学习欲望和动机程度明显增强,其中文科组学生最为明显,达到82%以上。其次,三个组别的学生均有半数左右认为学习环境会引起动机变化,特别是社会组的学习者有60%以上认为环境可以影响自己增强或减弱学习动机。最后,目标环境,即日本的整体发展状况也是因子变化的重要一环。本次调查进行期间,日本发生了地震及核辐射事故。事后展开的调查中,高校的文科组和理科组对这一变化反应并不明显,但是在社会组,这一因子变化则明显影响了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强度。多达89.7%的学习者表示日本环境变化对自己的学习有影响,甚至有些学习者因此放弃了留学和去日本工作的计划。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受地区经济环境、教育教学状况等各方面的影响,常州地区非专业日语学习者的学习人数众多,总体学习动机较强。从动机类型来看,常州地区高校学习者中的文科组和理科组的学习动机以内在动机为主,外在动机起辅助和推动作用。社会学习者主要以外在动机为主,内在动机为辅。从动机强度看,内在动机带来的动机强度高于外在动机,且带来了较好的学习效果,这一点在常州地区的三个组别中均得到了证明。从动机因子变化来看,学习者自身成绩的提高对动机变化的影响最大,动机强度与学习成绩成正比增长。社会组学习者最容易受到学习环境和目标环境变化的影响。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可制定相应的策略增强非专业日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首先,采用文化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并延续其学习热情,这是增强学生内在动机的基础保证。其次,为学习者创造各种日语学习环境及交流条件,常州地处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日企众多,可将这一优势与日语教学结合,令所学有所实践,必能激发学习者的内在驱动力,增强其学好日语的信心和动力。另外,在本次调查中,学习者还提出了开展小班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按时间设定不同层次的阶段性目标等教学建议。

[参考文献]

[1]縫部義憲,狩野不二夫,伊藤克浩.大学生の日本語学習動機に関する国際調査―ニュージランドの場合[J].日本語教育,1995(86号):162-172.

[2]李受香.第2言語及び外国語としての日本語学習者における動機づけの比較——韓国人日本語学習者を対象として[J].世界の日本語教育,2003(13号):75-92.

[3]王婉莹.大学非专业学习者日语学习动机类型与动机强度的定量研究[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5(3):38-46.

[4]蒋庆荣.关于日语专业学生日语学习动机的调查分析[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6):117-120.

[5]杨瑛,魏万德.二语学习完整动机的调查及其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1):217-220.

猜你喜欢

常州日语学习效果
常州的早晨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常州非遗 灿烂多彩
莲心宝宝有话说
常州梳篦
从语义模糊性看日语委婉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