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受众视野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当务之急

2012-03-20王晓敏

文化学刊 2012年4期
关键词:传播者大众化哲学

王晓敏

(宝鸡文理学院政法系,陕西 宝鸡 721016)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前理论和学术界的热点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根基和重要组成部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无疑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就当前理论宣传和学术研究的总体状况来看,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这一议题来讲,可谓见仁见智,其中虽有一些论者注意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过程中的受众问题,做了一定有意义的探讨,但仍有诸多不足,对一些具有重要影响的基本问题未能予以足够关注。因此,本文拟从受众视角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有关问题再做探讨。

一、能否全面把握受众的理论需要,是推进和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基本前提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就是要让广大群众了解、接受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从而使群众能够从马克思主义立场来认识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这一基本目标的实现,不能不首先考虑,广大群众是否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或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需要程度如何?也就是说,当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大众化放到某种高度来推进的时候,它究竟反映的是谁的需要?应该说,从当前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问题的背景来讲,对此不难做出回答。无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归根结底都在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是以马克思主义引领多元社会思潮的需要为主的。质言之,是巩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是新形势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需要,因而在很大程度上是官方需要。这一需要的实现,无论从国家治理角度而言,还是从人们的思想信仰角度来讲,都不能不考察广大群众的意愿和需要。因此,在某种程度上,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大众化,也是一个从官方需要转化为民众需要的过程。在考察官方需要的同时,也不能不考察民众的需要和反应。

就需要来讲,人的需要是多样的、多层次的,有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等等。人的需要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需要的满足或改变,也是与其生存、生活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发展状况相联系的。哲学作为人的精神层次的需要,也应当是有一定条件的。尽管人们在生活中也有一定的生活哲学或人生哲学,但系统化的哲学理论或思想总是与现实生活有着一定距离,让它直接走入不以哲学思考为业的广大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无疑有着一定的困难。因此,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普罗大众所接受,就不能不认真对待群众的需要问题。其核心问题在于,在当前广大群众的需要构成中,有无哲学乃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地位,如何激发群众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需要,以及广大群众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条件如何?群众的漠视、拒斥,主客观条件的缺乏等,都将使大众化的目标成为幻影。广大群众的需要构成如何?对于哲学的需要占何程度?群众当前主流需要的层次和类型如何,是否具备接受一种系统的哲学理论的条件?凡此种种,都有待考察和明辨。即使存在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需要,也要分析这一需要的真实性、有效性。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实际需要的程度,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再强调的。而一个国家的实际需要,既包括官方的需要,也包括广大群众的需要——这是最为根本的需要。群众对于理论和哲学的需要,受其自身主观因素和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也与其生活中的物质利益需要密切相关。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被广大群众接受的程度,最终取决于它满足群众需要的程度。对群众来说,只有当它能够解决群众的某些问题时,才能真正被接受。以中国为例,群众需要什么样的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态度如何,需要布道者做出实事求是的考察。不管这一考察的具体结论如何,不能不注意的是:中国人的实用理性传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实践的结果、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及其神圣光环、社会生活中的诸多不合理现象等等,都会对群众的理论需要和接受心理产生一定影响。普罗大众理论感的缺乏、哲学历来具有的精英化的传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被逐步神圣化的事实,都可能使群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敬而远之。更何况,社会主义实践中的曲折、党政工作中的失误和错误、当下的社会不公等社会问题,都有可能使马克思为此“背上黑锅”,使群众对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疏离、回避乃至厌烦,即使不反对,也未必亲近和认同。更不用说,市场经济大潮对人们价值观念的冲击,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浸淫和多种俗文化的兴起,都从不同方面挤压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传播空间,对马克思主义的各种偏见和误解在群众中也不是没有,改革之初就出现的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如今也并未消失。一些论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正滑向“边缘化”和“弱势化”[1],不是没有道理。置身这样的环境,普罗大众如何对神圣、玄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兴趣?有无可能或在多大程度上会引以为切己之事?面对这样的现实,教育者和传播者即使放下架子,端正态度去“化”大众,大众是否会做出积极响应?

正视群众的需要问题,并不是说群众对哲学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需要不足,就不能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而是要对实现大众化将会遇到的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解决。一是当群众的需要不足时,如何激发群众的需要,并为这一需要的实现创设条件?二是如何根据群众的实际需要程度,采取能够为群众接受的教育、传播方式?不仅要看到人的需要有不同层次,应有相应的不同方式去实现;而且也要看到人的需要是变化的,有些方面的需要不是持久的,或是需要的程度并非持续增强,对“度”的把握至为重要。三是合理设定大众化的目标。在一个社会思潮多元化的社会中,不可能使人人都接受一种思想和信仰,更无法做到人人都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同时,社会也是由不同的人群构成的,各个群体的需要也是有差异的,即使各个群体都有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需要,其需要程度也会不同,不可能使人们都做到知、信、行。更不用说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作为一定阶级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不会为所有的阶级所接受,当代中国也并不是一个不存在阶级分化和没有阶级差别的社会,因此,从大众的需要来讲,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态度,在知、信、行的不同层面上,实际恐怕是一个范围次第缩小的状况。因而,大众化的目标,恐怕主要是在知的层面,对于绝大多数普通百姓来讲,能够做到知道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知识,不敌视不反对,就足够了。信与行,只能是小众的事了,也不能奢望普罗大众的头脑中,除了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不存在接受其他思潮的空间。在整个社会范围内争夺和占领思想阵地是可能的,但用一种思想完全填充一个人的头脑则未必可能。

二、能否为受众释疑解惑,是推进和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关键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说到底,就是要广大群众认可和理解、相信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思想,进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并运用它。简而言之,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信和用。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当今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大众化,并不是从无开始,从零做起,而是有着复杂的社会背景。就广大受众来讲,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在中国已不是初来乍到时的状况,公众极为陌生,而是经历了几十年主流意识形态的洗礼,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多少有一定了解;另一方面,由于以往几十年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宣传中的某些片面理解或误解,以及实践中的悖谬,使得公众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某些疑惑,乃至拒斥。此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思想解放潮流的不断涌动和其他思潮的兴起、冲击,思想领域的多元化正在成为现实,使得人们在对信仰、思想、哲学等的接受方面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再是唯一的选择。在这种多样化思想、思潮、哲学流派相互竞争和影响的背景下,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公众的主流选择,不能不设法使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产生的疑惑得以释怀。也就是说,只有首先使普罗大众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较强的可信性和有用性之时,他们才会迈出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一步。

几十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从总体上指导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但在这一过程中,理论与实践上的问题乃至错误也多有发生,不能不使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产生某些疑惑。就大的方面来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基本观点在实践中往往呈现出一种悖谬或者相反的状态。诸如,辩证唯物主义或唯物辩证法是以往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括之一,但无论从过去几十年的历史来看,还是就当今现实来讲,在党和政府所主导的国家和社会生活中,违背唯物辩证法的现象屡屡发生,这如何能增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广大群众中的可信度?历史唯物主义或唯物史观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容,但长期以来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违背唯物史观的现象却一再发生,诸如个人崇拜、官僚主义的盛行等,究竟是反映了唯物史观还是唯心史观,不难从理论上作出回答,然而要从实践上让普罗大众信服,谈何容易?我们曾出现大批“唯生产力论”,又将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们曾宣传过“革命加拼命”、“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奋斗精神,也宣扬过“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唯意志论。诸如此类,在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极为矛盾的哲学思维,都曾存在于我们的生活,而当时又都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现。当今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方针,但在不少地方和官员那里还停留于口号,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以牺牲群众利益为代价的政绩观并未得以根本改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政为民这个以人为本的根本含义尚未真正入脑入心和得以践履,甚至有官员对媒体发出“替党说话还是替群众说话”的疑问等等,这如何让老百姓相信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群众观点?实践的观点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可在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相当一个时期,本本主义盛行,实践的地位并未得到应有的体现,以至于对实践是不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问题曾进行了一场广泛而激烈的争论。虽然早在改革之初就从理论上恢复了实践的应有地位,但唯书、唯上的现象至今依然不绝。在当今执政党倡导全社会“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的荣辱观的背景下,不少官员却迷恋于求签算卦、求神拜佛等迷信活动,我们如何让广大群众信服唯物主义,相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真理?普罗大众自然不必关心这些问题产生的理论根源,可在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的国家出现这样的状况,如何让老百姓仍然亲近和相信这一指导思想呢?它还能帮助解决老百姓关注的生活问题吗?总之,如果不能解开广大群众心中对于许多悖谬现象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种种疑团,即使用再好的方式去进行大众化,也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民大众仍将处于分离状态。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群众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疑问,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多年实践中被误解误用日积月累而成,要使群众释怀也并非易事。不论我们把上述悖谬现象归结为什么人的 “僵化”、“片面性”、“教条主义”或是“歪嘴和尚念错了经”,都不是群众的过错。然而它在实践中造成的恶果和负面影响等,却是损害了群众的利益和感情,成为群众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时的隐痛。因而,从某种程度上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能否实现,首先必须面对群众释疑解惑的需要,这也是能否重新获得群众的认可、信任的关键和难点所在。只有排除了这个障碍,才能谈得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否满足和如何满足群众的需要问题。为此,在某种意义上,需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几十年实践中的错误予以清算,做出系统检讨。不矫枉不足以回归正位和取信于民。而对这一错误,恐不能单纯记在某个人头上了。

理论只有满足群众的需要,才可能说服群众,得到群众的认可。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它能否满足群众的需要,不仅仅在于它的科学性如何,是否彻底等等,还在于如何把握它所面对的当今的世情、国情和民情,以及改革实践中的种种新情况新问题。在多元化的社会思潮相互激荡,社会生活中的许多新问题仍然缺乏可信的马克思主义的系统阐释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否满足群众的需要也不是没有疑问。马克思主义过时论依然能有市场,实际上还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今是否管用的问题,能否满足群众需要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不在于理论家和传播者们如何论证,而在于群众的感受、感知。尤其是在不少共产党员自己对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都缺乏兴趣和热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容缺乏领会和钻研,把阅读经典文本视为少数研究者的专利,乃至遇事相信鬼神甚于马列的情势下,如何让普罗大众对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树立信心和产生浓厚兴趣?更遑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能满足群众的需要?

推进和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无论是释疑解惑,还是让群众相信马克思主义哲学,都要拉近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普罗大众的距离,增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亲和力。这就必然要求布道者和传播者能够换位思考,从群众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群众的角度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课题,把它能否解决群众关注的问题放在应有的地位,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同时,也需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去圣化”,①有学者在谈到关于孔子的还原研究时,认为孔子身上被人们附加上了层层叠叠的涂饰,孔子成为圣人,经历了前圣人、圣人、失圣人、后圣人几个时期。在我看来,马克思及其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也有类似问题,马克思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被"神圣化"和需要"去圣化"的问题。参见杨义.回到本来的孔子[N].光明日报,2011-09-26:(5).回归群众的实践和日常生活,接受人们从不同方面对它的质疑、争辩和批评,而不是高高在上;需要认真反思作为工人阶级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以及所阐明的“很朴实的”“并不玄奥”的道理,为什么并不为今天中国的劳工们所热捧,不为普罗大众喜闻乐见?不积极面对和正视这些切实的问题,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大众化,必然是上热下冷、应者寥寥的尴尬处境。

三、能否尊重和确立受众的主体地位,是推进和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重要立足点

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并不是一个单向灌输和受众简单的接受的过程,不是宣传者和接受者之间的单向运动,不是主客体间的关系,而是主体间的关系,需要尊重和确立受众的主体地位。只有以此为立足点,才可能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亲近群众。

尊重和确立受众的主体地位,是理论掌握群众的需要。任何一种理论要掌握群众,都有一个从个体认识转变为群体认识乃至上升为社会认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有思想家、理论家和传播者们作为主体的需要,及其能动作用的发挥,也离不开广大受众作为主体予以呼应,发挥其能动作用,因而不能不关注受众的意愿和需要。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与工农大众发生关系及其在世界的传播,实际也是一个传播者与受众相互作用的过程。过去人们常说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的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实际就表明了工人群众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作为主体的能动作用。当然也要看到,马克思主义离开其发源地而向更广范围传播的时候,一些理论家和传播者们强调理论灌输的重要性,使传播者的主体作用得以彰显,受众的主体作用未能得到重视。但若就此以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世界各地乃至成为一些国家的主导性意识形态,仅仅是靠精英们的灌输实现的,而没有受众主体作用的发挥,就难免陷于荒谬。因为与马克思主义同时存在的理论和思潮还有许多,可谓百家争鸣,被精英们引入中国的思想舶来品也是色彩纷呈,没有受众的选择、响应、检验和认同,马克思主义安能一枝独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被接受,归根结底是受众选择的结果,也是受众主体作用的体现。不幸的是,一些理论家囿于经典作家们的个别论断,或是对于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的片面理解,在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和教育中,总是单一地突出和强调灌输的作用,把群众的接受视为一个被动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与受众之间成了灌输——接受——顺从的单向运动。这从根本上显然有悖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能动的认识论,也与马克思主义重视群众的社会实践、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群众观和实践观相去较远。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和宣传当中,基于教育者和宣传者正确的假设,漠视受众的需要和意愿,把受众只当做教育和需要改造的对象来对待,以教育者的标准为标准,以宣传者的价值为价值,实际都是不承认受众的主体作用,把能动的人视为不会思考的机器。这种缺乏主体间积极互动的教育和宣传,难免使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教育陷于玄奥和成为空头说教,使受众失去兴趣。我们不难看到,经过了几十年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和教育,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却能够引起受众的认同,不少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大道理不感兴趣,这不能说与忽视和不尊重受众主体地位的宣教方式无关,也是今天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需要反思的问题之一。

尊重和确立受众的主体地位是在当前社会背景下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取得实效的需要。让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入群众的头脑,不仅要考虑群众对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需要,还要考虑受众如何接受才能有好的效果。当今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与几十年前已有很大不同,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不再单一,尤其是传媒形式的丰富和立体化,大大拓展了人们获得知识和信息的空间。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读和阐释也不只是官方宣传者一家,而是有着众多不同的解释流派,受众会以自身的知识背景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因而,对服务于主流宣传的传播者来讲,应当尊重受众思考和选择的权利,要将自己所理解和宣传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给受众,不可忽视受众作为主体的能动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在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实际是一种主体间的互动关系,主体间的相互作用以尊重彼此的主体地位为基础。

尊重和确立受众的主体地位是基于受众自身现实特点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今要实现大众化,所面对的受众已与几十年前乃至新中国成立前的革命时期有了很大不同。相对于革命时期而言,今天的受众范围更大,笼统地讲,就是全国人民,是广大的普通百姓。而过去革命时期的受众,则以劳动阶级中的先进分子、进步知识分子等为主体,以革命者为主体。尽管也曾有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哲学传播活动,但其主要还是面对的革命者。更为重要的是,今天的受众,都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接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其思考能力较几十年前的人们有了很大提高,从总体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有所了解;今天的受众,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正在觉醒和增强,不会甘于别人主导自己的思想;今天的受众,处在信息网络化的时代,互联网所提供的多源信息和信息互动,使受众不再轻信某一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他们可以通过参与信息互动,在信息传播中更具主动性和自主选择性。从一定程度上讲,对于今天的大众,他们不再是被动地面对教育者和传播者,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知、信、行等,并不是能一次完成的简单合一的过程,而是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如何使知、信、行三者统一起来,则是大众化的艰巨任务。面对这种状况,不尊重受众的主体地位,不善于将受众的能动作用引导到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们头脑中扎根的方向上去,就难免使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停留于一知半解、知而不信、信而不行、乃至拒斥。

尊重和确立受众的主体地位就是要注意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和传播活动中,与受众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建立在传播者与受众相互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特别是传播者,不以真理的化身自居,不以权威身份垄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释权,不能限制受众思考、质疑乃至批评的自由;不以正确自居,而拒斥和压制受众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学习、交流过程中做出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把受众的异议一概视为"错误";不以改造者和塑造者自居,企图单方面使受众成为任由驱使的顺从者,以满足其宣教需要。概而言之,传播者和受众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要学会尊重彼此的发言权。它要求传播者在关注和了解受众需要的同时,改进传播方式,在与受众交流和对话、倾听和沟通中,增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亲和力、吸引力。如此,才有可能进而发挥引导和说服的作用。

四、能否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读和阐释上形成更多共识,是推进和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向世界各地的传播,已历经多年。这一过程,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初文本转换为多种民族语言文本的过程,也是各种人士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做出众多不同解读和阐释的过程,更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研究并深化的过程。这些不同的解读和阐释既有差异,也相互影响,并影响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就当今推进和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来讲,不能不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是把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给受众?这并非没有意义,而且也不容易解决。

事实上,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读是马克思主义构成中最具争议的一部分,历来纷争不断。从历史和现实来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读和阐释,有着不同的方式和角度,形成了诸多流派。大致来讲,有致力于共产主义革命的各国共产党的解读和阐释,有致力于社会改良的其他人士的理解;有获得执政地位的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的解读和阐释,也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理解;有以社会实践为旨归的解读,也有以研究学问为旨趣的学院派的理解。总体来看,在世界范围内,有原苏联东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等等几大派系。就当前中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读也发生了不少变化,由几个人乃至领袖个人独占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权的局面已经被打破,使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释呈现出多样化。如有官方一贯坚持的说法,大量民间和学者的不同观点,以及一些西方研究者的解读也得以大量引入,可谓多元并存的局面。至少我们可以看到,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定性上,除了传统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概括之外,还出现了 “实践唯物主义”、“新唯物主义”甚至“实践唯心主义”等不同说法,每一种概括都受到其他方面的指责,不同说法之间有过不小的论辩,更不用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构成、主要范畴和观点等所存在的众多分歧。从学术界来讲,也有人提出了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 “马克思哲学”、青年马克思与老年马克思的不同,以及马克思与恩格斯哲学思想的差异等等。学术研究中存在分歧乃至激烈争论是正常的、应该的,问题是毕竟研究中的争议只存在于“小众”而非“大众”之中,普罗大众不会去关心这些深奥的问题,他们所需要的只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知识。对于这些深奥问题的不同认识和分歧,势必也影响到在基本问题上所达成的共识。当我们的宣传者和教育者需要面对大众,使大众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时,受众们究竟该听谁的?官方的某些解读为学界所诟病,而学界中又处在各派纷争不断之际,即使受众们乐于接受更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不能不提出相应的问题,即:让受众接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什么样的?换句话说,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存在众多不同解读的背景下,应该普及的是哪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固然,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个命题产生的背景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承担着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使命,自然应该把官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或是官方认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灌输给普罗大众,然而官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合理性、合法性并不是无可置疑,至少“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说法就被学界认为是斯大林的解释,有割裂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嫌。即使官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在大众化中占据主导地位,学界的各种解读和阐释是否就无所作为或只能配合官方的宣传?在现代社会,各种思想都有其存在和传播的自由,官方和非官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也都有其传播的权利,普罗大众也同样有其思考和选择的权利、思考和判断能力。这样,在相互影响的各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中,广大受众所接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化的结果,恐怕并非官方所希望的那样。对于官方来讲,恐怕并不乐见给公众展示纷争不断甚至向其挑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学界的主要流派来讲,恐怕也并不安于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观限定于狭小的学术圈子。因而,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给受众,必然有一个如何处理不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或流派)的相互关系的现实问题。总体而言,既要多元并存,也要增进共识。否则,恐怕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这并不是一个传播或宣传口径的形式问题,而是事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面貌和实质。从理论的逻辑来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就是要受众得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经”。而就现实来讲,在各种解读都以正统或正确自居的情势下,要使受众获得真经,又何其难矣!没有传播者们之间的共识,受众恐怕接受的是千百个马克思,而不是一个。而要传播者在当今达成更多共识,可能也不是轻易可以做到的。

究竟如何增进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共识,固然尚需探讨,但对于主张和认同大众化这一目标的有关各方来讲,无疑需要积极的互动,也需要彼此的尊重和宽容。作为主导大众化的官方,其阐释需要与时俱进,不能停留于“山沟里的马克思主义”阶段或深受苏式解读影响的教科书阶段,而应有新的提升。这就需要吸收学界的新成果,吸取各主要流派的长处,更需要结合当今的社会实践和现实需要。就学界来讲,既不必刻意迎合官方的需要而成为传声筒,也不能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阐释封闭于书斋,而有必要盘点几十年的研究究竟在哪些方面取得了基本共识。无论官方还是学界,明辨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经”,才是根本所在。一些学者提出要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精神”,[2]对于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某种启发。只有传播者首先取得“真经”,把握了“真精神”,才可能给受众展示真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实质。

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已有百年,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大众化这个命题也已多次提出,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理论和现实需要。当今重提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大众化,所体现的各种需要实际都事关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当代价值这一根本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归根结底取决于世界潮流的发展与群众的需要和实践。因而,从受众的视角观察和提出问题,也是大众化的应有逻辑。正视和关注受众方面的问题,要做的工作还有许多。上述概括虽尚属粗浅,但所指出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可谓当务之急。

[1]李春会,赵继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受众诉求与话语建构[J].重庆社会科学,2011,(3):44-48.

[2]赵剑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精神”[N].北京日报,2006-02-06:(17).

猜你喜欢

传播者大众化哲学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也是传播者吗?
菱的哲学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让我们都成为直销正能量的传播者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新闻传播者的现代意识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忠诚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