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文化的精神家园与传承创新

2012-03-20孙泊陈瑶

文化学刊 2012年4期
关键词:大学精神文化

孙泊陈瑶

(南通大学廉政文化研究所;南通大学杂志社,江苏 南通 226019)

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了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角。大学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发挥引领社会文化的功能与价值。因此,大学文化必须与时俱进,传承创新,始终代表社会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大学文化是大学思想、制度和精神层面的一种过程和氛围,是理想主义者的精神家园,是大学里思想启蒙、人格唤醒和心灵震撼的因素的结合体,是知识、能力、人格的升华和结晶。[1]大学精神是大学优良传统文化的结晶,是大学历久常新的动力和源泉。大学应该让大学外的人神往,让大学内的人崇尚。

大学用人文精神培育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是民族复兴和文化复兴的中坚,引领社会前进的脚步。大学文化这面旗帜是永恒的。我们认为,大学的精神家园至少应该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完美结合和生动画卷。

(一)各类大师云集的场域

清华老校长梅贻琦老师总结清华精神有四点,第一就是“大师论”,他提出“大学者,有大师之谓也。”根据这个论点,他掌校期间,千方百计地罗致当代各门学科的著名专家和权威学者为教授,始终汇聚着一只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为推动清华的教学和学术研究走向世界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大学应该有大师,大师不仅是指专业学术层面的创造者、传播者和践行者,而且更应该成为那些敢于担当人间道义的“精神战士”。大师应该成为当前高校师德建设的引领者和示范者,是一面永恒飘扬在象牙塔里的旗帜。永攀科学高峰的意志、严谨求真的治学态度、两袖清风的高雅人格将激励和带动现代大学人守住道德的底线和教师的尊严,大师除了传道授业解惑以外,更应该是一面精神的标杆,即知识与真理、正义与自由、崇高与清廉的化身,这在今天我们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也许更有价值和意义。

(二)塑造完整人格的基地

大学人文教育的缺失,是结构性缺失,这是长期的问题。人文教育就是培养大写的人、舒展的人,使人的生命经过教育的洗礼而情韵悠长。呼喊一种广博优雅的人文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的迫切需要,以实现一个世纪前鲁迅先生提出的“立人”的理想,这是一个伟大的工程,还有好长的路需要我们不断地去追索,去探究。当前的大学无法满足大学生对普世价值通识的人文渴望和祈求,大学应该以负责任的态度,以大学生“精神成人”的高度,来满足大学生生命史中特有的、珍贵的“灵魂发育”季节,因此,大学从本真意义上应该设置相对应的“精神营养”课程。从三个纬度上,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生自我,也就是完善大学生三个价值目标。一是创造意义自我。现代人已经高度异化,根源就在于社会中的人对物质的极端追求和永无满足地霸占。冯友兰将人生划分为四大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人只有超越生理和物质,实用的和利益的境界才能面向道德的、天地的境界,人才能获得人的意义和精神标识。二是升华青春自我。我们应该知道,青春的自我不光仅是飞扬,还有一份对社会的责任,对未来的担当,对创造事业的预备。这些都为大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奠定了坚实而厚重的价值基础。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就很有必要。在正面价值引领中,摆正自己青春的定位和未来的方向,具有深远的意义。传统的德育遭遇现代的挑战,我们应该倡导“三生教育”即“生存、生命、生活”,但仅仅这些还不够,在新的时代语境下,我们特别应该注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廉洁文化教育,前者从生命深处审视教育对象,后者从完善人格的高度构建教育的长效机制。三是沉思苦难自我。人,是无法避免苦难的。对于大学生而言,苦难对于未来的人生有着别样的意义和深层的启示。创造自我,超越世俗的拘束而达到精神自由的高度;升华自我,守住生命的热情;沉思自我,伸展情志的高度和深度,从而形成整体的人文关怀,让生命走向丰富、绚丽、深刻、充盈,书写自己真正有意义的人生。

(三)充满自由气息的圣土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谈到,大学也是一种学校,但是一种特殊的学校。学生在大学里不仅要学习知识,而且要从教师的教诲中学习研究事物的态度,培养影响其一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大学生要具有自我负责任的态度,并带有批判精神从事学习,因而拥有学习的自由。而大学教师则是以传播科学真理为己任,因此他们有了教学的自由。大学的理想始终存在,而理想的实现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实践。原则上,学生有学习的自由,教师要培养他们冒险的精神和独立的人格。“高贵的精神隐修院”,这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曼罗兰对母校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的精辟概括。该校建校两百多年来,大师云集,精英辈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师生无不受“自由求索创新”——高师精神的熏陶和培育。其实巴黎高师并非与世隔绝,而是强调在那里可以自由思考。在他们看来,自由思考就是为了采取现实行动,甚至认为理论就是实践。也就是要将理论创新和现实关怀有机结合起来。北大老校长蒋梦麟先生在《北大之精神》一文中提到,北大具有大度包容的精神,北大具有思想自由的精神。清华大学主张学术自由,兼容并包也就是主张在学术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只有允许百家争鸣,才能得到百花齐放。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在《无条件的大学》中谈到了大学的责任和使命,大学应该是和所有类型的研究机构不同,它原则上(当然实际上不完全是)是真理、人的本质、人类、人的形态的历史等问题应该独立、无条件被提出的地方,即应该无条件反抗和提出不同意见的地方。大学应该是独立的,有自由的气氛,有不同的声音的精神圣地。

(四)培育人文精神的学府

探求科学真理,必须赋予丰富的想象力才能到达彼岸。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怀特海谈到,大学是教育机构,也是研究机构。大学存在的理由在于,它联合青年人和老年人共同对学问进行富有想象的研究,以保持知识和火热生活之间的联系。大学传授知识,但它是富有想象力地传授知识。至少,这就是大学对社会应该履行的职责。为此,一所大学的特有功能就是运用想象力去获得知识。他同时认为,组织大学的全部艺术在于提供教育的是富有想象力而闪耀学问光芒的大学教师。想象力是一种“传染病”,教师的想象力将会潜移默化地感染他所传授的学生。综观当今世界著名学府,它们的确是多姿多彩、各具特色的,而且越是著名的大学,特色就越鲜明。比如学术大师云集,学科水平很高,科研成果卓著,学术声誉很高,学生素质一流,杰出校长掌舵等。但最鲜明的特征是:一流大学一般都具有较为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独立、完整的大学精神,在长时间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明确的办学理念,凸显自由、民主、创新、进取的文化品格。一流大学之所以被人们接受,不仅仅在于学校规模、学科层次、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等硬实力上,同时也表现在悠久的历史、一以贯之的办学理念、广为流传的校训、严谨的校风和学术氛围、师生中约定俗成的习惯等软实力上。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从中世纪的欧洲大陆诞生起,它的崛起就是以“精神城堡”的英雄姿态而著名于世,而非如今的“职业培训所”的招牌,昭示于人类社会的。大学,人文精神的旗帜,大学文化的寓所。大学精神是大学的一种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大学精神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大学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之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软实力。而这种大学精神,如生命之火,永不歇灭,是大学文化的集中体现和要义所在。正如一位哲人所说,永远的校园,这圣地绵延着不灭的火种。

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一批重点高校在国家的支持下迈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摆在教育主管部门和重点高校面前的重大实践课题,也是当前教育创新必须回答的重要理论课题。高校教育管理的实践充分证明,大学精神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标识。如果不能改变我国大学精神弱化的局面,势必会延缓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步伐,从整体上降低我国高等教育的全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因此,大学精神的回归和重塑是当前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路径和未来走向。

我们会经常反思这样的一个深层次的根本问题:大学管理创新的动力之源来自于何处?这一问题触及到大学管理创新理论的核心,即精神层面。我们必须从创新载体的精神深处去探寻创新的动力之源,亦即我们所说的大学文化创新。大学文化创新范畴构建于创新实践基础之上,是以创新活动为核心展开的,所谓文化创新是指通过观念、制度、物质等文化形式,构建创新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创新主体的创新思维,推动大学创新实践的开展,并以文化的力量规范,整合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等创新活动。从哲学的视角进行透视,大学精神文化的创新有三个基本层面,即观念层面、制度层面和物质层面。

(一)观念文化是大学文化创新的核心

所谓观念是指人类社会个体或群体对客观存在的意义、是非、价值的全面评价和看法。观念文化本身亦是复杂的体系,不仅有主要和次要之分,而且观念的重要与否亦随着创新主体和创新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就观念文化本身而言,价值观念是观念体系的内核,是大学文化的基石。树立全员价值观,为全体教职工和学生提供共同方向的意识和日常行为的准则。首先,创新主体的创新思维来自观念的革新,没有价值观念的变革,就没有触动创新行为的产生。价值观念是行为的最为革命意义的动因。其次,价值观念具备强大的辐射力和辐射面。价值观念的认同不仅会使创新主体互动,凝聚合力,而且会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辐射效应。最后,价值观念还规范着创新的走向和未来的发展口径。观念层面上,关键在于大学全员价值观的建构,包括自我实现的需要、对成就感的追求、对大学教育目标的认同和对集体荣誉的重视等观念,初步建立起以自我实现为核心、以追求成就感为动力、以学校整体目标为方向的价值观念体系。

(二)制度文化是大学文化创新的保障

制度文化是大学管理创新的“守护神”。[2]制度文化存在的意义赋予了创新思维以鲜活的生命形式。学校的规章制度、学生的行为规范等硬性外在的文化制约、规范、保护着创新活动能够持久。制度层面上,主要是搭建载体,构建以创新的激励制度、创新的利益保护和创新的管理制度等制度体系。

(三)物质文化是大学文化创新的基础

物质文化与观念文化、制度文化比较,它更为直接反映创新主体的外在行为特征,从而更具客观实在性。大学文化创新的物质文化更多的不是体现在创新成果上,而是体现在创新过程上的创新行为。观念、制度、物质,作为大学文化创新的三个基本层面,其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一体。观念作为其中的核心,规范和引导着创新思路,制度是其外在的准则保证,而物质层面则以文化行为进一步促进创新的发展。物质层面上,主要有塑造创新精英、突出创新文化仪式、建构创新文化网络。

就中国大学管理现状而言,存在着制度管理与文化管理的双重缺陷。那种待制度管理做足了再搞文化管理,亦或是搞好了文化管理可以替代制度管理的认识都是有失偏颇的。我们不能陷入“制度决定论”或是“文化决定论”的误区。因此,改变中国大学管理的落后面貌,其根本对策是双向突破。既要本着“求真、求善、求美”的科学态度补好课,强化科学制度,强化科学规范,推进科学管理;又要不失时机地切实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并上升到文化管理的层次和品位,做到 “实则泻之,虚则补之”,以保障大学的血脉畅通,以期在较短时间内全面提升我国大学文化管理水平。

新形势下,必须切实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努力培育大学精神。要坚持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把正确的价值导向、共同的理想信念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培养师生员工的共同价值观,拓宽大学文化建设的渠道,使大学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效果更明显。生生不息的大学精神更需要一代代学人为之努力才能延续和发展,大学精神的凝炼需要一个长时间的积累和建设过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建构和精心培育。

(一)大学管理者的教育造诣和治校理念赋予与提升大学精神

大学管理者的教育造诣、治校理念、管理方式乃至其人格魅力对大学精神的形成都有着关键的作用。洪堡、阿什比、蔡元培、梅贻琦等等大学管理者和教育家,他们都成为大学的“灵魂人物”与“文化符号”。对当代中国大学而言,我们需要大师级的领导者。这也是我们一直倡导专家治校的原因。因为,在一所大学里,需要这样的精神领袖,一是指导和规划学校的发展和未来,使大学拥有自己的精神和文化。二是成为学生的精神偶像,促使他们不断地追求真理,向成功迈进。三是对大学的发展保持自己独特的见地和清醒地判断,对大学教育有着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并有着对教育创新的自主意识、对教育改革的积极担当和对教育成功的激情梦想。21世纪的中国大学发展,既面临着诸多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因此,大学管理需要创新,需要拥有创新意识的领导者。他们对教育的现实制约必须有超越性的把握,科学引导大学既要适应现实又要超越现实,构建高品位的文化精神家园。

(二)师生的教学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传承与创新大学精神

大学的教学科研活动不仅承担着知识的传授、发现和创新的作用,而且还进行着大学精神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大学精神的形成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实践,而广大师生是大学精神形成与发展的主体力量。在大学长期的发展脉络中,教师崇高的师德、严谨的治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攀高峰的创新意识,无形中在教学科研实践中日益积淀、传承、丰富和发展。但我们应该看到,大学精神并非无意识地发展,它需要大学不断地自觉创建。大学同时要重视大学生的力量,充分发挥他们作为大学精神接受者和创造者的角色,激发他们富有的创造性、开拓性、创新性的思想和行为,从而使大学精神得以丰富、拓展、提升和完善。这样,大学精神将更容易被大学生理解、接受和践行。因此,针对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应当加强与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弘扬努力学习、刻苦拼搏的进取精神,主动发挥大学生在创建大学精神中的积极作用。

(三)大学的物质文化建设与制度文化建设培育和凝炼大学精神

一般而言,前面也多次提及,大学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大学精神的培育需要生存的土壤,需要载体和路径。大学的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必不可少,它们是有机的整体。培育大学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将大学精神渗透于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之中。这有这样,才有鲜活的生命力。这里必须纠正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即大学的物质文化只是单纯的实体存在。实际上,大学的物质文化生存被赋予一定的教育意蕴和审美意向,体现一定的人文和科学内涵,表现出求真务实、志存高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校园的建筑应追求古典与现代的统一、艺术与科学的统一、人文与自然的统一。教学大楼、实验大楼、图书馆、校园景观等能让人感受到大学校园是探索自然、探索社会、探索人生的场所。它能深深地感染人,予人以智慧和力量。大学精神的软实力,必须要有大学制度文化的硬实力去支撑,否则,大学精神将很难实现。大学要不断加强教学与科研、管理与服务等制度,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和工作机制,促使大学的学术文化、教学文化和管理文化走向规范、稳定、积极和繁荣,并且能有效抑制文化中的精神垃圾污染校园环境和毒害师生。

(四)大学校园的先进典型大力宣传与传播引领和塑造大学精神

作为校园精神文明的“路标”,先进典型的不断树立与广泛传播在师生中产生了有益而深远的影响。我国高校在这一方面具有成功的经验。在不同时期塑造的先进典型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发挥了积极作用,有的先进典型甚至广为流传,影响当代。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新时期的现象:先进典型的影响效力在悄然弱化。发挥新形势下先进典型的影响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大学文化、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提升高校师生道德实践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凝练大学核心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3]目前,大学生的价值观状况还不能令人十分满意,还需要不断改进和提升。构建和谐校园,塑造大学精神,需要良好的道德氛围予以支撑与助推。依靠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把道德内化为师生的信念、行为和习惯,是高校道德教育的一条基本规律和有效路径。

在社会自由度逐步扩大、社会成员个性日趋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克服高校道德规范的外在性、强制性,如何更好地发挥先进典型的价值示范与引领的作用,通过日常生活转化为自觉的价值实践是重大的现实问题。

主流媒体是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代表着国家和社会主流意识,是主流价值观的支撑,是社会舆论的引导者,是社会的守望者。主流媒体历来十分重视树立、宣传道德榜样工作。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形势和任务呼唤弘扬光大社会主义道德榜样的精神。主流媒体一旦“失语”,不能积极主动担当自己的神圣职责,后果难以预料。

高校重在育人,育人重在育本。[4] 因此,必须强化校园主流媒体在宣传先进典型方面的力度和深度,努力探寻形成校园的道德力量,不断探寻校园道德力量制度固化、道德教化、实践转化的有效机制,铸造大学精神,并逐步影响和辐射社会,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的制度路径,使之成为广大公民进行自我、自我提高的有效载体。

[1] 吴勇.大学文化:理想与现实的冲突[M]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

[2] 李兰芬,崔绪治.管理文化——管理哲学新视野[M]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8.76.

[3] 王炳林,方建.大学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原则与途径[J] .中国高等教育,2012,(5).

[4] 陈瑶,孙泊.高校德育与大学生廉洁文化耦合机制[J] .廉政文化研究,2011,(3).

猜你喜欢

大学精神文化
“留白”是个大学问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