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思想建设的核心内容及其现实价值意义

2012-03-02范瑞红赵拓

世纪桥·理论版 2012年1期
关键词:思想建设旗帜中国共产党

范瑞红 赵拓

摘要:

近百年建党大业,九十载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鲜明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顽强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旗帜与信仰,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思想建设的核心内容,对不断提高共产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加强、改进和完善党的建设,树立凝聚团结的社会价值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大的指引作用与凝聚┮庖濉*

关键词:旗帜;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

收稿日期:2011-12-11

作者简介:范瑞红(1979-),女,山东济宁人,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赵拓(1988-),男,山东聊城人,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

一、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思想建设的核心内容——旗帜与信仰

(一)旗帜的历史光芒及其指引作用

旗帜,可以指一种精神、主义、目标、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奉的,作为自身行动指南的思想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共同建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开展国家革命、社会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思想指南。

在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反抗侵略与压迫的光辉胜利,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历尽艰辛获得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邓小平理论这一伟大旗帜的带领下,国家逐步从十年内乱的严重破坏局面走出来,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理论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是领导亿万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引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引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行动指南,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人,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在这一伟大理论旗帜的正确指引下,国家实现了经济发展迅速,政治建设进步,文化事业繁荣,社会发展稳定的良好局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是指引我们党和国家新世纪伟大进军的行动 。

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一历史继承性与发展创造性共存的伟大理论旗帜。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最为提纲挈领的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把握达到了新的水平。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由此看出,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无论是政权革命还是国家建设,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旗帜。正是在这一旗帜的指引和带领下,中国共产党人才能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了民族的自由民主,国家的繁荣富强,殚精竭虑,奋斗不息。正是在这一旗帜的感召和鼓舞下,更多的人才会投身到革命和建设的洪流中来,不断壮大和发展党的有生力量,实现国家的崛起和民族的复兴。

(二)信仰的感召、鼓舞及凝聚作用

信仰,是人们对于世界观、人生观、 的选择和持有。共产党人选择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区别于其他一切信仰的最崇高、最远大的信仰。科学、坚贞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人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不懈奋斗的价值追求和近百年来取得的斐然成就。过去,无数党员为了自己心中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而献身革命;当今,又有无数党员为了心中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而投身建设。时代虽然改变,但共产党人的信仰却没有改变,一以贯之的精神追求也没有改变!

信仰是有凝聚作用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尤为如此。建党初期,伴着俄国十月革命的春风,一批优秀卓越的青年经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洗礼,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王尽美、邓恩铭等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凝聚下,怀着对粉碎旧社会,建设新世界的美好憧憬和社会理想,团结起来,投身革命;战争岁月,炮火硝烟之中挺起了中华民族的不屈脊梁,朱德、彭德怀、贺龙、刘伯承、邓小平、聂荣臻等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凝聚下,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和广大人民子弟兵一起,浴血奋战,戎马半生;建设时期,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凝聚作用下,以牛玉儒、方永刚、钟南山、郭明义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共产党员在自己的社会岗位上,呕心沥血,无私奉献。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员,正是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浸润、召唤和鼓舞下,凝聚起来,团结起来,为党、为国家、为人民而积极进取,奋斗不息。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优秀的共产党人依旧坚定信仰,至死不渝!这就是信仰的凝聚作用。

二、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实价值意义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能否全面提高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党事业成败和历史使命的完成。而提高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最根本的就是要让每个共产党员自发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当代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人在遇到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时,才能明辨是非,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忠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荚颉*

(一)加强、改进和完善党的建设的客观需要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的建设,注重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有机结合。其中,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共产党能否实现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角色转换,能否赢得当今国内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从而有效地领导国家和社会,实现执政党自身的发展和兴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拥有并坚持执政党自身的思想建设。只有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不断加强、改进和完善党的建设尤其是思想建设工作。

(二)树立“凝聚”、“团结”的社会价值观的必要条件

科学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主体组成部分。只有党内外同时具备一个能够凝聚社会人心的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价值观的整合与统一,产生与维持社会运行的团体性活动能力与动力。

毫无疑问,只有中国共产党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在当今社会中发挥示范性作用,以高尚的情操和廉正的品格取信于民,带动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做好各项工作。对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端正党风和社会风气,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培育共产主义新人、净化人们的灵魂、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可以说,每一个真正的中国共产党人,都应该也必须努力提高和坚持自己对于这一旗帜与信仰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三)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人的一切工作成效,不仅取决于其出色的工作能力,更取决于其崇高的信念追求。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坚持正确的人生道路,经受住各种风浪的考验,彻底冲破追逐一己私利的精神牢笼,找准自己的位置,为国家为人民的利益认真地工作,从而提高领导人民群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同时,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必须将信念、愿望、声音、智慧、思想、风格、知识等的宣传和发扬工作,作为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生活的重要任务。只有在全社会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繁荣氛围和热烈局面,才能充分发挥这一理论武器和观念力量对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和指导意义,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核心的方向性┒力。

旗帜和信仰,是中国共产党九十年思想建设的核心内容。在过去的九十年里,中国共产党始终鲜明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不断实现社会建设和自身建设的新突破和新发展,领导和指引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与建设的道路上,前赴后继,一往无前。历史和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只有高举旗帜,才能鼓舞人心,指引方向!只有坚定信仰,才能凝聚力量,创造希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

[3]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

[4]何毅亭.论新时期共产党员修养[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5]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6]刘建军.从信仰视角看为人民服务[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12).

[7]韩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杜红艳]

猜你喜欢

思想建设旗帜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旗帜
旗帜呵·旗帜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70年强国梦圆 70面行业旗帜
高校培养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
浅析如何做好民生检察服务热线工作
加强电视队伍思想建设做好电视舆论监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