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水井联动测试防喷管加热保温技术设计

2012-02-27韩文超

化学工程师 2012年6期
关键词:电热板热线热带

韩文超

(大庆油田 第七采油厂,黑龙江 大庆 163515)

为提高分层测试质量,进一步实现精确注水,2010年起100%的分层注水井开展年测试3次的工作,测试工作量不断加大,冬季也需要进行水井测试。联动测试技术与桥式偏心分层配水工艺相结合,可缩短测试时间,提高测调效率,但在进行联动测试时,防喷管内部的水几乎不流动,随着冬季气温降低,管内极易结冰,不仅增加测试难度,而且会造成电缆抽头后仪器掉井,导致冬季联动测试工作无法顺利进行,为此,本文开展注水井联动测试防喷管加热保温技术研究,并提出3种设计方案,碳纤维内衬加热技术、电热带整体外包加热技术和硅胶电热板分体加热技术,以解决冬季测试防喷管内部结冻的问题。

1 防喷管加热保温功率计算

冬季进行注水井联动测试时,野外温度约在-20~-30℃,防喷管内部水初始温度约10℃,电加热产生的热量一部分补充给防喷管内部的水,另一部分热量要弥补与周围冷空气及相关部件进行的热交换损失上。

电加热需供给防喷管内部的水的热量为:

式中 Δt:管内水的温差变化;C:水的比热容,4.2kJ·(kg·℃)-1;m:管内水的质量。

利用此公式计算得出,长度为2.5m,内径为Ф62mm的防喷管内部的水,温度从10℃降低到0℃散发的热量为3.2×105J,根据实际现场经验,冬季气温在-30℃时,防喷管内的水约30min开始结冰,即电加热提供给水的热量每秒应大于177.8J。

与周围环境进行热交换产生的热量损失为:

式中 AW:管的外壁面积;tw:管的外壁温度;t:外部环境温度;αT:对流、辐射联合传热系数,αT=9.4+0.052(tw-t);

利用此公式计算得出,电热线与周围环境进行热交换产生的热量损失为每秒263.1J。因此,电加热产生的实际热量应大于以上两部分热量之和,即功率应大于441W。

2 碳纤维内衬加热技术

图1 碳纤维内衬结构Fig.1 Diagram of carbon fibre inner

碳纤维是含C量在90%以上的纤维物质,属纯黑体材料,升温迅速,比其他金属、陶瓷电热材料快近1/3的时间达到额定温度,电热转化效率高,比一般金属发热体节能30%以上,热传导率高达98%以上,节能省电。

该工艺是在原防喷管内部衬上一层高压合金管(耐压40MPa),并在合金管外表面缠绕碳纤维电热线,管两端套扣,采用螺旋堵头和橡胶圈密封,防止水进入防喷管与合金管的环形空间,通过测试车车载供电使碳纤维电热线发热,并在供电线路上安装漏电空开保护器,一旦发生漏电,可及时断开电源,防止事故发生。该工艺设计是在测试防喷管基础上内衬高压合金管,不改变原防喷管的外形结构尺寸,与井口的安装连接方式不变,虽内径尺寸有所减小,但不影响测试仪器的下入。

防喷管内径Ф62mm,为给测试仪器提供足够的下入空间,选用Ф49mm内径的合金管,厚度2.5mm,外缠直径为Ф3.0mm的碳纤维电热线100m,可产生480W热功率,满足冬季水井测试保温需要,缠绕后的合金管外径为Ф60mm,与防喷管内部两侧存有1mm的预留空间,保证高压合金管顺利安装到防喷管内。

3 电热带整体外包加热技术

图2 电热带整体外包结构Fig.2 Diagram of ribbon heater whole casting

电热带是一种二芯结构的加热电缆,由两根平行金属导线外敷高分子材料和阻燃护套材料构成,正常工作温度60℃。设计将电热带连续缠绕在防喷管外表面,再依次包裹上聚乙烯泡沫保温层和防雨布,防止防喷管堵头喷水渗入保温层,使其失去功效,并防止外界工具伤害保温层,两端用卡子密封固定。通过测试车车载供电使电热带发热,并在供电线路上安装漏电空开保护器,通过电热带发热及外层隔热保温的作用实现冬季水井测试的目的,外包缠绕电热带及保温层已留出足够的蹬梯空间,不影响测试工人上下操作。设计应用电热带总长度24m,产生总功率480W,满足防喷管防冻热量需求,外包缠绕后厚度约14mm,剩余蹬梯空间可满足工人操作需要。

4 硅胶电热板分体加热技术

硅胶电热线主要是由合金电热丝和硅橡胶高温绝缘布组成,在150℃下可长期使用而几乎无性能变化,在200℃下可持续使用10000h,具有发热快、温度均匀、热效率高、韧性好等特点。

硅胶电热板分体加热装置由2~3节加热保温盒组成,保温盒以分体式可开合钢骨架做基材,将硅胶电热线均匀硫化于橡胶之中,按照保温盒的规格,制成柔性硅胶电热板,镶嵌于钢性壳体中,并在保温盒外壁涂上绝缘隔热树脂,减少热量散失,钢体外壳安装防水防爆插座,增加其使用安全性。使用时将加热保温盒卡装于防喷管梯子之间,接通车载电源进行供电,保温盒安装拆卸方便,钢体外壳耐磕碰,不易损坏,可根据环境温度,适当增减卡装加热装置的级数。每块硅胶电热板内排10m电热线,可产生功率200W,3节合计产生功率600W,满足冬季水井联动测试保温需要。

图3 硅胶电热板结构Fig.3 Diagram of silica gel hot plate

5 结论

(1)碳纤维内衬加热技术应用不改变原防喷管的外形结构尺寸,虽内径尺寸有所减小,但不影响测试仪器的下入。

(2)电热带整体外包加热技术设计工艺简单,成本低,外包缠绕留有足够的蹬梯空间,不影响测试工人上下操作。

(3)硅胶电热板分体加热装置安装拆卸方便,钢体外壳耐磕碰,不易损坏,可根据环境温度,适当增减卡装加热装置的级数。

[1]吕立斌,荀勇.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性能与应用[J].山东纺织科技,2004,(6).

[2]边朝朝,孙德超.常见电热带的结构与原理和使用注意事项[J].电热电缆,2004,(6).

猜你喜欢

电热板热线热带
96365健康热线 有问必答 有求必应
96365健康热线 有问必答 有求必应
96365健康热线 有问必答 有求必应
基于蜂窝罩的平板型远红外电暖器的节能机理
热带风情
热带的鸟儿
碳纤维电热板采暖系统施工技术应用
碳纤维带电热技术的试验研究
圆滚滚的热带“龙”
热带小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