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中部地区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2012-02-21

统计与决策 2012年16期
关键词:总收入面板旅游业

杨 梅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a.金融学院;b.工商管理学院,武汉430073)

0 引言

中部地区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起着承东启西、接南进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作用,在全国地区分工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旅游业方面,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凭借其得天独厚的位置和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蓄势待发。旅游业对旅游地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旅游经济作用的发挥与地区经济规模有关。因此,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加强对中部地区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正确评估旅游业对中部地区经济的影响,对于中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都有重要的意义。Feder两部门模型的研究思路和实证检验方法对于研究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有着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Feder模型不仅仅考虑旅游相关产业,也包括了经济活动中其他部门;不仅考虑旅游业对经济的影响,也考察了旅游业对其他产业的溢出效应。并且两部门模型适用于短期数据估计,这和中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数据特征相吻合。两部门模型将考察视角扩大到整个经济系统中而不仅限制在旅游部门之内,面板数据模型改善了由于样本不足导致的偏差。因此,本文利用两部门模型和面板模型研究我国中部地区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得到中部地区特定的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短期和长期关系。本研究有利于填补国内类似研究的空白,并为现实的中部地区旅游规划和政策制定等提供指导与参考。

1 理论模型

1.1 两部门模型

Feder(1983)提出了第一个两部门模型分析出口部门对非出口部门的溢出效应,研究出口扩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随后许多研究者将其思想用于其它方面的研究。本文将所有经济部门分为旅游业和非旅游业两个部门,分析我国中部地区旅游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假设各部门的生产函数为F=F(L,K),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和资本。旅游部门对非旅游部门存在着溢出效应,旅游部门的产出作为要素投入非旅游部门的生产函数,体现旅游业发展对非旅游业部门的影响和两类产业之间的联系。用方程表示如下:

其中:T为旅游部门的产出,H为非旅游部门的产出,Y为两部门的总产出;LT和KT表示旅游部门的劳动力和资本投入;LH和KH表示非旅游部门的劳动力和资本投入;L和K表示两部门劳动力和资本总投入。考虑到旅游部门和非旅游部门中劳动和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可能存在的差异性,定义如下关系:

其中:∂T/∂LT,∂H/∂LH分别表示两部门的边际劳动生产力;∂T/∂KT,∂H/∂KH分别表示两部门边际资本生产力。δ表示两部门边际生产力的差异。当δ>0时,表示旅游部门的边际生产力大于非旅游部门的边际生产力;当δ<0时,表示旅游部门的边际生产力小于非旅游部门的边际生产力。对于非旅游部门而言,假定其劳动力产出弹性和资本产出弹性分别为α,β,则:

1.2 面板数据模型

根据截距项向量∂和系数向量β中各分量的不同限制要求,可以将面板模型分为三种类型:联合回归模型(∂i=∂j,βi=βj)、变截距模型(∂i≠∂j,βi=βj)和变系数模型 (∂i≠∂j,βi≠βj)。在对面板数据进行估计时,使用的样本数据包含了截面、时间和变量3个方向上的信息。如果模型设定不正确,估计结果将与所要模拟的经济现实造成较大的偏差,因此研究面板数据的第一步是模型设定检验,广泛使用的方法是协方差分析检验。主要检验两个假设:

如果接受假设H2,则可以认为样本数据符合联合回归模型,无需进行进一步的检验。如果拒绝假设H2,则需检验假设H1。如果接受假设H1,则认为样本数据符合变截距模型,反之,则认为样本数据符合变系数模型。检验假设H1和H2时构造的检验统计量分别为:

给定显著性水平∂,若F2>F∂,则拒绝假设H2,继续检验假设H1。反之,则认为样本数据符合变系数模型。若F1>F∂,则拒绝H1,认为样本数据符合变截距模型,否则认为是联合回归模型。根据对个体影响处理形式的不同,还可以将面板模型分成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如果模型中忽略个体差异的影响,则模型为固定效应模型。如果把个体的影响看作是跨截面随机分布的,则模型为随机效应模型。至于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可以根据所研究问题来决定。另外,也可以使用Hausman检验进行识别,以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

1.3 基于两部门模型和面板模型理论。

本文构造如下模型:

式(15)中:i表示我国中部6个地区;t表示数据区间为1997~2010年;μit表示随机误差项。为以下实证分析标记方便,将式(15)改写如下:

2 实证研究

2.1 指标选择与数据说明

本文选取了中部地区各省GDP作为经济增长的度量指标,记为Y,单位为亿元;劳动力人数采用各省就业人口数,记为L,单位为万人;投资采用各省固定资产投资,记为I,单位为亿元;旅游业发展采用各地区旅游总收入衡量,旅游总收入等于国内旅游总收入加上旅游外汇收入之和,记为T,单位为亿元。其中各省市GDP、固定资产投资、旅游总收入是利用折算成1997为基期的地区GDP指数消除物价影响后所得到的不变价实际值。

本文采用年度数据,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样本区间为1997~2010年,数据主要来自于《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年鉴》和各省《旅游年鉴》。

2.2 中部地区旅游业现状分析

图1 中部地区旅游总收入及其比例

从图1可以看出中部地区旅游总收入的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及其占实际GDP比例的变化趋势:1997~2010年,从旅游总收入上看,旅游总收入呈现明显的递增趋势,旅游总收入从1997年的484.84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5695.122亿元,实际增长32.37倍;从旅游总收入占实际GDP的比重来看,旅游总收入所占比例除在2003年附近有稍微的下降外,整体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1997年旅游总收入占实际GDP的4.3%,2003年由于“非典”的影响,旅游总收入增长率下降,所占比例也从2002年的7.06%下降到5.87%,之后旅游总收入迅速增长,到2010年这一比例已经增加到8.7%。根据WTTC(World Travel&Tourism Council)报告,在未来几年内旅游业平均增长率为9%,到2020年旅游经济将占GDP的9.7%,由此可以预见中部地区旅游业发展将有良好的发展机遇。中部六省在地域上相连,旅游类型上互补,在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与专题旅游项目组合等方面存在诸多合作的可能性。各省应在公平竞争环境下,加强区域协作,实现旅游资源、客源市场共享,紧抓机遇,共谋发展。

2.3 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

为避免非平稳时间序列造成的“伪回归”问题,首先应对面板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即对数据进行面板单位根检验。面板数据单位根的检验方法比较多,本文选择了Levin,Lin and Chu检验(2002)、Breitung检验(2000)、Im Pesaran and Shin W检验(2003)、ADF-Fisher Chi-square检验(1999)和PP-Fisher Chi-square检验(2001),滞后期数的选取根据AIC准则确定,检验结果见表1。

检验结果表明:变量Q和X3原始序列和一阶差分序列都是平稳的,变量X1和X2的原始序列都存在单位根,而一阶差分序列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都平稳的。因此,所有变量均为一阶单整序列,即I(1)。

表1 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

2.4 面板数据协整检验

对非平稳时间序列直接进行回归分析时会产生虚假回归的问题,但是当各非平稳变量的特定线性组合平稳时,这些变量间就具有一种内在的平稳机制。虽然它们自身的变化是不平稳的,但由此组成的一个系统却是稳定的,彼此之间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单位根检验表明所有变量都为I(1)序列,存在协整的可能。因此,我们采用Kao检验(1999)和Pedroni检验(1999)两种检验法对面板数据进行协整检验,检验结果见表2。

表2 面板数据协整检验

检验结果表明:变量之间在5%显著性水平下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我国中部地区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2.5 面板数据模型的设定和估计结果

基于前文分析结果,利用面板数据回归分析方法对模型进行估计。根据估计结果的F统计量的值和F分布的临界值比较以及Hausman检验设定面板模型,模型设定结果见表3。

表3 面板数据模型设定检验结果

根据表3所设定的模型,运用混合最小二乘估计(Pooled Least Squares,PLS),考虑到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和序列相关问题,采用截面加权(cross-section,SUR)。估计结果如下所示:

表4 随机效应变截距模型截距项

调整后的 R2=0.98,DW=1.88显示回归方程拟合的很好,随机误差项不存在自相关。括号内为t值,*、**、***分别表示统计值在10%、5%和1%的显著性水平。

回归结果表明:中部六省实际GDP自发增长率各不相同,平均水平为1.78%。山西,安徽,江西三省自发增长率小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而河南、湖北、湖南自发增长率大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增长率最大的是湖南省,最小的是江西省,这和中部地区各省的经济水平相适应。就业人口增长率对实际GDP增长率的影响在10%的统计意义上显著,固定资产投资率和旅游业发展对实际GDP的影响在1%的统计意义上显著,并且符号都为正。非旅游部门的劳动力产出弹性和资本产出弹性分别为0.3565和0.2735。旅游业发展对实际GDP增长率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在其他假定不变的条件下,旅游总收入增加1%,则实际GDP增长率将提高4.69%,其中包括了旅游业的正的外部性和两部门边际生产力差异对经济的影响。旅游业对其他经济部门的溢出效应表现为:旅游业发展可以增加就业,吸收劳动力,这是各地区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动力之一。旅游业发展不仅直接提供包括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工作机会,而且还可增加包括旅馆、零售、娱乐等服务部门的从业人员。据WTTC(World Travel&Tourism Council)估计在未来的10年里,旅游业就业人数将以每年4.3%的速度增长,将容纳7.8%的就业总人口。旅游业增加社会总投资,包括旅游企业在基础旅游设施上的支出,政府部门旅游公共支出等。对旅游业的投入用以完善旅游设施建设,改善旅游景点接待条件,提高服务质量,促进旅游业发展,这必将带动制造业、建筑业等产业的发展,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旅游业发展增加净出口,增加旅游业外汇收入,包括外国旅游者对旅游地物品和服务的购买和对带有旅游性质的资本品输出所得。旅游业是一个有着高关联度的复合型产业,和国民经济中绝大多数部门都有联动关系,旅游业发展对经济系统中其他部门的溢出效应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本文采用的两部门模型在此层面上可以更好的描述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3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我国中部地区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旅游业发展对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本文不仅考虑旅游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而且分析了旅游业对其他非旅游部门的溢出效应,因此采用两部门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得到的旅游业对经济的影响系数更大。

在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不同区域特别是相邻区域之间,为了自身利益,为争夺旅游开发权和客源为中心的竞争日趋激烈,比如河南安阳和安徽毫州“曹操墓”之争。并且旅游资源和目标市场的趋同,使得旅游业开发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旅游经济效益低下和旅游资源的破坏与浪费。为充分发挥区域内旅游优势,提高整体竞争力,避免可能由于恶性竞争和地方保护带来的两败俱伤,加强旅游联合与协作,形成区域内旅游联动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已经迫在眉睫。为此本为提出以下两点建议:提高旅游资源配置效率,以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1)充分发挥政府在旅游资源配置方面的主导作用。政府在制定旅游业政策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方面有着尤为突出的作用。中部六省政府共同建立联合领导机制,协调和推动旅游合作。统一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统一监督治理旅游市场,提高区域内旅游资源的配置效率,比如组织规模化、专题化旅游产品—红色旅游,民族文化旅游等。以营造中部地区无阻碍旅游发展环境,更好地服务与区域旅游业发展。

(2)区域旅游发展要与区域生态保护、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一是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追求健康而富有效益的旅游活动与自然生态和谐统一,同时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二是旅游开发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与社会发展规律,旅游管理遵循以人为本的和谐理念。注重旅游需求与环境保护、社会经济发展和谐共生,实现旅游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加强省际旅游合作与分工,以整合区域旅游市场。旅游业是一个开放性的经济产业,在当今旅游业迅速发展的经济环境下,树立“大旅游”思想,加强区域合作是中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中部地区旅游业必须突破狭隘的地方主义观念,实现区域内“旅游资源共享”与“市场共享”,充分发挥地区旅游业互补优势,以达到扩展旅游市场的目的。

(1)联合设计旅游产品,组合旅游路线。中部地区空间地理位置相近,行政界限相邻,有利于组合联合旅游区,构建以旅游中心城市为中心的旅游圈。比如建立以洛阳,郑州和许昌三座历史文化名城为中心的历史文旅游圈,以宜昌为中心,联系三峡,武陵源,武当山及神龙架构建的名山胜水旅游圈等,以达成客源互送,资源共享的通畅旅游区。

(2)联合推广宣传促销。旅游目的地形象、认知和忠诚度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媒体的宣传得到的,旅游宣传得好,会扩大区域旅游的影响。在做好传统的文字资料宣传的同时,更加注重媒体、互联网等现代科技宣传方式。中部地区联合各省旅游品牌,共同宣传,不仅可以降低宣传成本,而且可以在旅游市场上形成整体营销模式以达到“1+1>2”的效果,实现规模经济效应。

[1]吴珍.测量旅游经济效应的新工具-旅游卫星账户[J].统计与决策,2002,(8).

[2]Feder.G.On Exports and Economic Growth[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83,(12).

[4]孟祥伟,金浩.旅游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河北学刊,2010,(5).

[5]王良建,袁凤英等.针对我国省际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间关系的空间计量方法应用[J].旅游科学,2010,(2).

[6]刘华巧.旅游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猜你喜欢

总收入面板旅游业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石材家具台面板划分方法
碧桂园:2019年总收入4859.1亿 同比增长28.2%
MasterCAM在面板类零件造型及加工中的应用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
Photoshop CC图库面板的正确打开方法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旅游业:半年总收入2.25万亿元
旅游业:半年总收入2.25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