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地区经济差距演变及其结构分解:1990~2009

2012-02-21明,黄

统计与决策 2012年16期
关键词:基尼系数第二产业份额

周 明,黄 慧

(1.东华理工大学 地质资源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江西抚州344000;2.江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南昌330046)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稳定、快速的增长。与此同时,正如许多研究指出的,中国地区经济差距在总体上呈现出一个先降后升的“U”字型的动态变化过程,即大致以1990年为分界点,1990年之前经历了持续的缩小,在此之后开始扩大[1][2]。关于1990年以后中国地区差距扩大的原因,林毅夫等[3]、范剑勇等[4]通过对人均收入基尼系数的分解,揭示了产业结构变化与产业地区分布对地区差距的作用;杨云彦等[5]则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部沿海地区的“再工业化”以及其对中部地区的产业替代与就业替代是导致中部地区边缘化从而地区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

根据以上研究,本文认为1990年以来中国地区经济差距扩大具有深刻的产业变动原因,一是产业结构升级因素,主要是指非农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产值份额的增加对地区差距的影响,二是产业地区分布因素,主要是指在保持各产业产值份额不变的情况下,非农产业的地区集中程度对地区差距的影响。为了准确把握产业变动因素对地区差距扩大的贡献,本文通过对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的分解,定量地揭示了推动中国地区经济差距及其演变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地区分布的主要原因。

另外,与已有地区差距研究比较,本文提醒读者注意以下几点:

(1)在衡量中国地区差距时,含有人口权重得出的结论与不含人口权重的结论截然相反。这是因为含人口权重计算时,加重了低收入地区的份额并同时降低了高收入地区的份额,导致的结果是地区间差距缩小,更有甚者,它可能导致出现两种相反的发展趋势,如计算含有人口权重的泰尔指数时,改革以来地区差距是缩小的,而不含人口权重时,地区差距的变化趋势是大家熟悉的先下降后上升[6]。本文没有采用人口权重。

(2)本文对产出值采用GDP指标。多数学者研究地区差距是出于两种目的,一是探讨地区经济增长的成果,采用的指标是国民收入和GDP等;二是讨论地区间人均生活差距,采用的指标多为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

(3)在计算GDP值时,本文是通过将各年各省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各产业GDP值加总后得到的(基年为1990年的价格水平),这样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因价格可比性问题而导致的误差。

1 地区差距演变及产业构成

1.1 地区差距的演变趋势

基尼系数是最常用于衡量地区差距的指标之一,根据Fei等[7]的定义,其计算公式为:

(1)式中,xi是按各省人均收入占总收入的份额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百分比,yi是各省的人均收入,n是省份数量。顺便需要指出的是基尼系数具有不可按地区进行分解的特点[8],但是,笔者可以对基尼系数按产业进行分解:

其中,G为总的基尼系数,Ck为分项集中率(也即分项基尼系数),μk,μ分别代表平均分项和人均总收入。SkCk/G×100%表示第K项产业收入对基尼系数的百分点贡献。定义Ck/G为相对集中系数,如该系数大于1,表示对基尼系数起促进作用。

图1 中国地区差距的总体演化趋势

从图1中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出,1990年以来30个省市①由于数据的不完整,本模型中不包含中国台湾,重庆并入了四川。的地区差距的总体趋势是处于缓慢的上升趋势中,期间1999、2000、2002和2004年的地区差距是缩小的。1998年达到最大值0.395,此后的1999~2009年间,基尼系数处于相对平稳的高位值,2009年基尼系数达到0.388,比1990年高出0.028。

1.2 地区差距的产业构成

表1报告了1990~2009年期间以基尼系数衡量的30省市地区差距的产业构成状况。各产业对地区间总体差距的贡献既受该产业地区差距的影响,又与该产业产值占GDP份额有关。1990~2009年,第一产业的地区差距虽然处于上升趋势,但是该产业的地区差距比较小,而且产值占GDP的份额快速下降,因此对地区间总体差距的贡献份额一直最小,并且持续下降。

1990~2009年,第二产业的地区差距是影响中国地区间总体差距的决定性因素。虽然第二产业的地区差距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基尼系数由1990年的0.444降至2009年的0.431,但是由于第二产业产值份额最高,并且前期呈逐步上升趋势,由1990年的41.3%提高至1997年的47.5%,所以该产业地区差距对中国地区间总体经济差距的贡献份额仍然最高。由于第二产业的地区差距存在动态的变化,其对中国总体地区差距的贡献也呈现表现出了波浪型的变化趋势:1990~1996年,贡献份额持续上升,1996~2002年,贡献份额转而持续下降,在2003年以后,贡献份额又有所回升。

1990~2009年,第三产业对中国地区间总体差距的影响一直在扩大,对总基尼系数的贡献份额由1990年的26.64%持续提高至2002年的42.85%,之后又稍稍回落至2009年的42.17%。这主要是因为该期间我国各省区间的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比较大的差异,产业结构升级导致了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的地区差距持续扩大;同时,产业结构升级的差异导致了第三产业地区差距的持续扩大。在这两个方面的共同作用下,第三产业对全国地区间总体差距的影响日益深远。

通过横向与纵向比较,可以发现,1990年以来,第二产业是我国总体地区差距的决定性因素,只是其对总体差距的贡献率逐渐下降;与此同时,第三产业对总体差距的贡献率日益上升。

表1 30省市的各产业对构成基尼系数的贡献(1990~2009)

2 地区差距变化的产业构成

前面笔者论述了各个产业对地区差距构成的贡献,1990年以来基尼系数的上升趋势是由于产业结构调整还是各产业的分基尼系数变化引起呢?这在前面的分析里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而这正是本小节所要回答和探讨的。本处将结合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空间分布变化来论述总基尼系数变化的结构性因素。通过把基尼系数变化分解为结构效应、集中效应、综合效应,可以发现1990年以来基尼系数变化主要是由结构效应和集中效应发挥了主导作用,而综合效应所起的作用非常小。因此,本部分论述的顺序安排如下:首先给出按产业进行的基尼系数结构分解法,然后论述30省市的地区差距变化构成。

2.1 基尼系数的结构分解法

笔者从公式(2)出发,假设相邻两期的基尼系数的变化率为ΔG,则ΔG可以写成:

因此,将∑kΔSkCkt称为“结构性效应”,它是由收入结构变化引起的总基尼系数的变化;将∑kΔCkSkt称为“集中效应”,它是由收入集中程度变化引起的总基尼系数变化;将∑kΔCkΔSkt称为“综合效应”,它是由收入结构变化和收入集中变化两者综合引起的总基尼系数变化。这种方法是用来寻找引起总基尼系数变化的产业或行业的结构性原因,因而具有非常方便实用的优点[9]。

表2 30个省市的各产业对总基尼系数变化的贡献(1990~2009)①注:各产业对基尼系数变化的贡献指各产业集中效应与结构效应的总和在基尼系数变化值中所占的比重,其中符号为正者,表示该产业对基尼系数变化起促进作用,符号为负者,则说明该产业对基尼系数变化起阻碍作用。

2.2 30省市的基尼系数变化的产业构成

从表2可以看出,除了1999、2000、2002、2004、2006、2009年,其他年份的总基尼系数都较上年扩大了。观察表2的最后一栏可以揭示推动全国总体地区差距变化的产业结构因素。除了1991年和1993年外,相对于第二、三产业,第一产业对总基尼系数变化的贡献份额一直都很小;除了个别的年份,第二、三产业对总基尼系数变化的贡献份额都很高。这说明,非农产业在我国总体地区差距的变化中处于主导地位。另外,从贡献的方向来看,期间所有年份,第一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缓解地区差距扩大的作用。第二产业对基尼系数变化的贡献几乎一直是正值(只有1991年例外),说明1990年以来第二产业持续推动地区差距的扩大。1995年以后,第三产业对总基尼系数变化的贡献一直是正值,贡献值总体上比第二产业小(见图2)。

下面笔者将论述各产业的结构调整与空间聚集对总基尼系数变化产生的影响。从图3中可以看出,根据结构效应与集中效应对总基尼系数变化影响的方向上来看,可以分为二个阶段,分别是1990~1994(两者方向相反、总体上结构效应大于集中效应)、1995~2009年(两者方向基本一致、集中效应大于结构效应)。

在1995~2009年期间,结构效应与集中效应对基尼系数变化的作用方向一致,且集中效应大于结构效应(见图3)。在集中效应的产业构成中,第二、三产业变化与总基尼系数变化方向相一致,但第三产业的影响作用大于第二产业;在结构效应的产业构成中,第二、三产业作用方向刚好相反,第二产业起扩大地区差距的作用,并且第二产业对总基尼系数变化的贡献大于第三产业。两者综合起来,这一期间除1999、2002年外,第二、三产业均起了扩大地区差距作用,但第二产业的作用大于第三产业。因此,第二产业在空间上的聚集和在产值份额上的提高共同导致地区差距扩大,而第三产业在空间上分布不平衡性的增强也拉大了地区差距。分产业来讲,具体特点如下:(1)对于第一产业而言,期间所有年份都起缩小地区差距的作用,但作用比较微弱;同时其结构效应大于集中效应。(2)对于第二产业而言,期间所有年份都起扩大地区差距作用,且发挥着主要作用。但是在第二产业构成中,第二产业的结构效应和集中效应均起了拉大地区差距的作用,且结构效应大于集中效应。(3)对于第三产业来说,集中效应大于结构效应,说明第三产业在这一期间加快了空间的转移速度,促进了地区差距的扩大。

图2 30个省市基尼系数变化及第二、第三产业对其贡献(%)

图3 30个省市基尼系数的结构效应、集中效应分解(%)

3 地区差距的地区构成

根据泰尔指数的可分解性,把全国省际总体经济差距分解为东部地区内部的省际差距、中部地区内部的省际差距、西部地区内部的省际差距,以及这三大地区之间的差距。通过比较4种差距在全国总体差距中所占份额,判断总体差距的主导动因是区间差距还是区内的省际差距。分解结果如表3。

表3 1990~2009年30省市的地区差距分解

可以看出,1990~2009年,我国总体经济差距的主导因素是东中西三大地区之间的差距,其对全国总体经济差距的贡献一直在上升。中、西部地区内部省区之间的经济差距对全国总体经济差距的贡献一直都不显著,并且这种贡献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这表明,中、西部地区内各省区间的经济差距在逐步下降,其中,中部地区内部各省区间经济差距下降的速度甚至超过了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各省区间表现出了俱乐部趋同的态势,已经形成了一个所谓的“贫穷俱乐部”[1]。另外,东部地区内部各省区间的经济差距对全国总体经济差距的贡献总体在降低。

4 结论

本文通过对地区差距的演变过程、产业构成、地区构成进行了多角度的剖析,阐述了地区差距的演变与第二产业的产值构成、空间分布不均等存在着密切联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基尼系数的扩大是由集中效应、结构效应共同推动所致,从而导致地区差距的扩大,且集中效应的作用更为显著,这就强烈地提示我们,整个经济重心已经开始向东部沿海地区聚集并由此导致了地区差距的持续扩大。因此,在90年代中期以后,地区差距扩大则主要是由第二产业的产值份额居高不下与非农产业在空间分布上重新向东部沿海地区聚集所致。这也昭示着东部沿海地区的制造业中心地位正在日益形成和加强,而西部地区却逐渐沦为农业和原料型的重工业等初级产品供给的不发达地区。从泰尔指数的地区分解来看,三大地区各自形成“富”与“穷”的俱乐部,地区内部的差距急剧下降,而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却急剧上升,这证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中心地位的形成足以对地区差距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1990年以来的中国经济发展是以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中心逐渐形成、中西部地区慢慢沦为农业和其它初级产品的外围为主要特征,由此造成地区差距在近20年内持续扩大。

从笔者的计算结果中引申出的思考是,如何在不损失效率的前提下缓解地区差距的进一步恶化?已有的研究揭示,产业集聚是缘于非农产业规模报酬递增的地方化,如果缓解地区差距的政策着眼于改变现有的产业集聚上,很可能会损害已有的空间效率。一个可能的做法是在不损失现有的沿海地区产业集聚前提下,通过系列政策措施来为中西部地区若干区域创造产业集聚的条件,如重庆、成都、武汉等城市城乡一体化的特区试点以及中部地区的崛起,逐步将某些制造业由沿海省份转移到中部地区。

[1]徐现祥,舒元.中国省区经济增长分布的演进(1978~1998)[J].经济学,2004,3(3).

[2]Demurger S.Infrastructrue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An Explanation for Regional Disparities in China?[J].J.C.E,2001,29(1).

[4]范剑勇,朱国林.中国地区差距演变及其结构分解[J].管理世界,2002,(7).

[5]杨云彦,徐映梅,向书坚.就业替代与劳动力流动[J].经济研究,2003,(8).

[6]范剑勇.产业集聚与地区差距:来自中国的证据[J].中国社会科学评论,2004,(1).

[7]Fei.J,Rains G,Kuo.S.Growth and the family distribution of income by factor components[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78,92(1).

[8]刘树成,李强,薛天栋.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

[9]魏后凯.中国地区发展—经济增长、制度变迁与地区差异[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基尼系数第二产业份额
澳大利亚可再生能源首次实现供给全国负荷的50.4%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
什么是IMF份额
父母只有一人留遗嘱,效力如何认定?
什么是基尼系数